- 索 引 号:370402/2025-01232
- 主题分类: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2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20日
- 标 题:解读: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 效力状态:有效
解读: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当前,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市中区制定《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关于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部署。通过统筹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多领域,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新业态,全面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方案》以2025年为阶段性目标,围绕六大重点任务展开,覆盖消费全链条,形成“政策引导+场景创新+环境优化+信心提振”的多维体系。
1. 推动商品消费升级:精准施策激活市场
消费促进活动常态化。通过“四季主题”活动(新春、爽夏、金秋、暖冬)和全年100场次以上的促销活动,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持续消费热点。例如,节庆消费与本地特色结合(如“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既能吸引本地居民,又可打造区域文旅品牌。
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将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纳入以旧换新范围,并新增净水器、洗碗机等品类,补贴力度与活动频次(全年50场次以上)显著提升。通过“五进”活动(进乡村、社区等),政策触达下沉市场,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扶持限上企业(计划新增100家)、优化供应链、引导企业升规纳统,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一举措有助于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良性生态,提升区域商贸整体实力。
2.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满足多元化需求
文旅融合拉动消费。以“百年中兴·烟火市中”品牌为核心,举办大型节会活动(如“五一”嘉年华),打造“市中手造”等特色消费场景,推动旅游购物、研学体验等业态发展。全年不低于10场演出活动的规划,将增强文旅吸引力。
餐饮住宿品牌化。依托本地食材打造地标美食(如辣子鸡),推动乡村酒店和民宿规范化发展,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促进农民增收。
养老托幼服务创新。通过医养结合、智慧家政、银发旅游线路开发,挖掘老年群体消费潜力。例如,“老朋友相约去看戏”等活动,既丰富老年人生活,又带动文化消费。
3. 强化新型消费培育。紧跟时代趋势
首发经济与数智化转型。引入国际国内品牌首店(目标20家以上),推动老城与新城商圈升级。同时,通过直播电商、沉浸式体验场景、智慧农业等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例如,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可提升产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健康消费与循环经济。推广中医药服务、发展康养旅游,契合后疫情时代健康需求。循环经济产业园与闲置品交易基地(目标交易额10亿元)的布局,既符合绿色消费理念,又能吸引全国资源,打造城市新名片。
4.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商业提质。推动“一站式”消费地标建设,发展便民生活圈,优化消费环境。例如,“生活圈+商圈”融合模式,可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与消费黏性。
农村消费潜力释放。通过县域商业“领跑县”创建、农村电商发展(“直播+助农”活动),打通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渠道,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业态融合与夜间经济。推动非遗工坊、工业研学游、夜间文旅集聚区等融合发展。例如,龟山风景区的业态丰富化,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消费。
5. 消费环境优化提升:夯实基础保障
物流与质量双升级。城乡商贸物流网络完善(如客货邮融合)、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推广,可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
放心消费行动。推行先行赔付、无理由退货制度,严打假冒伪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如“日管控、周排查”机制),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6. 提振消费信心:强化民生支撑
就业与社保联动。通过“榴枣归乡”工程、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提升居民收入预期。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拓展(如“社保卡+消费提振”),直接关联社会保障与消费能力。
住房市场激活。高品质住宅供给增加、房贷政策优化(下调首付比例),可稳定房地产市场,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
三、实施保障
《方案》强调“一盘棋”统筹,通过财政投入、宣传引导、考核督导确保政策落地。
四、与上级政策差异
一是相比较上级政策,此《方案》聚焦市中区实际,突出本地资源与特色。如依托中兴文旅集团、贵诚购物中心等具体载体,打造“百年中兴·烟火市中”“市中手造”等区域品牌,更强调社区参与和农村消费潜力挖掘。
二是区级目标更具体细化,区级方案明确“五进”(进乡村、社区等)以旧换新活动不少于30场次,市级未细化此类下沉措施。
三是区级侧重本地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依托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二手奢侈品交易(目标10亿元),打造“中兴严选”二手车质保服务;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工业研学游等,深化“生活圈+商圈”融合模式。
四是区级注重镇街落实与社区参与。责任单位明确到各镇街,如齐村镇、永安镇负责便民生活圈建设;突出基层执行,如“榴枣归乡”工程精准对接就业服务,强化社区医养结合。
总之,市级方案以“大格局、高目标”为导向,通过省级以上试点创建、全域品牌打造和跨区域资源整合,推动枣庄市消费能级跃升;而区级方案更注重“精准落地、特色创新”,依托本地商圈、文旅资源和镇街协同,解决社区与农村消费痛点,形成“小而美”的消费生态。两者互为补充,市级提供政策框架与资源支持,区级则通过细化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共同构建“市-区联动”的消费提振体系。
政策解读机构:市中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政策咨询电话:0632-536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