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3995
  • 主题分类:简明问答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10月2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10月25日
  • 标  题:简明问答:市中区加快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效力状态:有效

简明问答:市中区加快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问:行动方案中如何具体落实“畅通农资流通主渠道”的要求?

答:1.完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以股权、开放办社为纽带,推动与辖域内农资经营企业、基层供销社开展联合合作,构建县域三级农资流通服务体系,包括区域性农资集采仓配中心、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社网点。

2.提高生产供应及仓配能力:改造提升区域性农资生产基地及农资仓配中心,加强对货源管理、运输装卸、仓储设施等改造升级,提高仓储、调运、分拨、配送等综合服务水平,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扩大生产及仓储能力。

3.创新农资直供经营方式:创新农资生产直供体系,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点对点”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造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

4.搭建农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庄稼医院、化验室等科技服务作用,推进“一站式”服务创新,支持区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推动资源、技术、信息共享,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问:政策如何具体规划供销合作社的农资仓储能力?

答:1.完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构建以区域性农资集采仓配中心为依托、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为支撑、村级服务社网点为链接的县域三级农资流通服务体系,以提升农资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2.提高生产供应及仓配能力:主动融入省级“5+5+N”农资仓配体系,改造提升区域性农资生产基地及农资仓配中心,加强对货源管理、运输装卸、仓储设施等改造升级,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扩大生产及仓储能力,全系统农资生产及仓储能力达到1万吨。

3.创新农资直供经营方式:通过“点对点”直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并加快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提高农资使用效率。

问:如何优化县域三级农资流通服务体系?

答:1.构建以区域性农资集采仓配中心为依托的核心层:集中资源建设或升级区域性农资集采仓配中心,确保其具备强大的集采能力、高效的仓储管理和精准的物流配送功能。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仓配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强化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为支撑的中坚层:在各乡镇设立或优化农资综合服务站,作为连接上级仓配中心和下级村级服务社的重要节点。服务站应提供农资产品的咨询、展示、销售、配送以及简单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3.拓展村级服务社网点为链接的基础层:在各行政村或农业集中区域设立村级服务社网点,确保农资能够直接触达农户。村级服务社可以依托当地的小卖店、合作社或村委会等现有资源,通过合作或授权的方式建立。

问: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答:1.完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作为县域三级农资流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建设应重点关注如何与区域性农资集采仓配中心及村级服务社网点形成有效链接,确保农资产品的顺畅流通和及时供应。

2.提高农资供应及服务能力:服务站应具备一定的农资生产和仓储能力,以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还应加强对货源管理、运输装卸、仓储设施等的改造升级,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3.创新农资经营方式:服务站可以借鉴“点对点”直供等创新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农资服务。同时,还可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