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区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区位资源优势,逐步做大产业规模、做实品牌培育,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链招商扎实有效。今年赴外招商9次,区内接待客商30余次,针对中兴工业文化主题公园、牛郎山野生动物园、温泉小镇仿生研学等项目,重点考察深圳鼎彝文旅集团、仙盖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九方珹文旅集团等头部企业,梳理有效招商线索20条,新签约过亿元文旅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3个。二是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建文旅项目8个,总投资80.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1.6亿元。万达广场项目、牛郎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项目共3个项目纳入了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项目库。三是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攀升。全区特色文旅产业链链上企业共计55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77亿元。2024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6家,其中,4家文化传媒公司,1家设计院,1家信息科技公司,全区规上文化企业总数达到29家。大观园文化市场、一甲动漫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鲁南水城和吉品街被评为市级文旅消费聚集区。儿童情景剧《榴娃传奇》成功在全市石榴产业发展大会上现场演出。
推进文物保护修缮项目, 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面向社会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信息,共计53条。今年以来,已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10处,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处。开展“文物六进”即“文物进景区”、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文物展览展示、参观讲解、宣传传播活动等共计7次。组织开展2024年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共开展12场。
扎实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精心推出非遗石榴系列文创作品,打造市中特色的非遗伴手礼,举办“龙腾华夏,石榴花开”——2024龙年手造非遗展,举办市中区第三届广场文化节“匠心手造·市中好礼”非遗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开展“乐迎龙年新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公益培训、2024年“全国爱鼻日”非遗进校园等各类非遗宣传展示和非遗“五进”活动60余次。
打造“文旅+”特色活动,策划五一欢乐嘉年华等11大板块活动,打造农业采摘等体验感互动线路3条,推出“我爱枣庄”等热门网红打卡点10个,开展“十一假期跟着美食地图游市中”宣传活动,全方位拍摄美食打卡视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浏览量达50万人次,全面提升市中旅游影响力、吸引力。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暨“安侨”杯辣子鸡炒鸡大赛,进一步推动辣子鸡产业发展,带动城市餐饮、文旅消费热潮。举办市中区第一批文旅推介官颁奖仪式,联合枣庄传媒MCN、山东燊坤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情系游子心,味传家乡情,来自枣妈的温暖”为家乡在外学子邮寄特产活动3期,收到留言评论2万余条,活动浏览量达200万+人次,社会反响热烈。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车辆286车次,执法人员1056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80家次。联合属地镇街,配合市支队对28个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执法检查。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处置违法出版物3500余册。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7个专项整治行动。召开双月警示教育活动、安全专题会议等12次培训活动,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今年以来,共实现“互联网+监管”数据采集222次,覆盖率和及时率均达100%。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 展望未来,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锚定“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的目标,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市中区文化和旅游事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