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频繁排尿
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小时尿量可达5000~1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因此,糖尿病患者早期应注意排尿频繁这一症状,尤其是在夜间。
2.经常口渴
高血糖使得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得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增加,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总是感到饥饿
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机体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增加。
4.感到疲乏
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的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缺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会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症状。
5.视力下降
血液中过量的糖会损害眼睛中的细小血管,这会导致视物模糊。这种模糊的视觉可能发生在一个或两个眼睛。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进行治疗,这些血管的损伤会变得更严重,最终可能出现永久性视力丧失。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这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控制良好,视力恢复也较快。
6.伤口缓慢愈合
血液中高含量的糖会损害身体的神经和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即使是小的伤口愈合也需要数周或数月。伤口愈合缓慢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7.手或脚刺痛、麻木
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身体神经,引起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中往往会出现手足疼痛或麻木感。如果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症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并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8.黑棘皮病
临床特点为皮肤皱褶部位天鹅绒样色素沉着,比如:颈部或腋下出现暗红疹,少数见于伸侧。多数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相关。有学者认为可作为2型糖尿病标志,机制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因胰岛素抵抗发生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引起表皮异常。
9.皮肤瘙痒与真菌感染
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尤其多见于女性外阴。或可并发真菌感染,此时瘙痒更严重。
2、糖尿病诊断标准:
01
合理饮食
维持合理的体重18-24kg/m2,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全谷物,杂豆类),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绿色叶菜不低于70%,烹调油25-30g,控制进餐速度15-30分钟,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在吃肉/最后吃主食。
02
有规律的进行适量运动
每周150分钟,餐后1-3小时开始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车等,配合抗阻训练。
03
规律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一旦口服药物无法把血糖控制达标,千万不要拒绝胰岛素或GLP-1激动剂等注射类药物。
04
自我监测
空腹4.4-7mmol/l,餐后10mmol/l,控制血压≥130/80mmHg,调节血脂。除了传统的血糖仪,还可以选用不用扎手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
05
定期筛查并发症
首次诊断糖尿病的糖友,应进行全面的并发症筛查。此后每周监测血糖,每月检查体重,血压,每三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进行血脂检查,每年进行肝功肾功,眼底,神经,心电图,血管超声等。
本文由院前急救联盟综合医学界内分泌频道、糖尿诊疗指南等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