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我们这个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龙卷风、水灾、雪灾、冰雹、雷击等。为确保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灾行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其应急行动
(一)学校救灾领导小组
组 长:尹 泉
副组长:魏晓侠 王庆超 朱玉玲
成 员:刘志玲 吕林红 房 青 姜凤芹
李 昆 裴国政 钟小明 谢 源
张 维 俞超廷 王智然 刘 卉
(二)救灾领导小组的应急行动
1.掌握灾情,制定救灾对策。
2.向上级汇报灾情。
3.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抢险救灾行动。
4.根据灾情的发展,请求有关部门进行支援。
二、发布灾害预报时的应急反应
当发布自然灾害预报时,临时应急行动如下:
1.召开救灾指挥部会议。加强监视,随时报告异常现象,做好临时预报。
2.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组织学生疏散。
3.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主控室等重要部门、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4.加强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及时平息各种谣言和误传。
5.对易燃、易爆、毒气、疫病等自然灾害源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处理。
6.做好灾后应急的准备和必要的物资、资金储备工作。7.采取强制措施,保持学校秩序稳定。
三、发生严重破坏性灾害应急反应
(一)由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救灾行动小组并指挥开展工作。救灾行动小组分成五个小组。
①抢险救灾组:全校青壮年教职工;
②医疗救护组:教务处、体育组、学校卫生人员;
③治安保卫组:校园管理组成员、保安;
④生活安置组:总务处、工会;
⑤通信联络组:办公室。
(二)救灾行动小组职责
1.抢险救灾组:抢救被压人员,排除险情。迅速组织力量对重要设施进行排险、抢修,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扩大,防止水灾、火灾、毒气泄漏事件的发生蔓延。
2.医疗救护组:开展救护、防疫工作。
3.治安保卫组:加强学校治安管理,保卫要害部门。
4.生活安置组:安置师生,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防寒衣物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特别做好孤、幼、残人员的安置及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5.通信联络组:负责通信联络保证信息畅通。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