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导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 以“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区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优化教学管理,抓实课堂教学,完成了教学的各项任务,在此作简要汇报。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学期初,制定了两大突破过程提升方案,一是精细化常规管理提升工程, 二是阅读提升工程,本学期的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围绕这两块工作进行。
一、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1.夯实课堂,立标课、学标课、优质课、师徒课、推门课扎实开展:通过研课、磨课、展示的过程,全体教师全群邀课,以美篇形式记录精心备课---团队打磨---集体听评各环节,形成了积极的备教学评的浓厚的教研氛围。
立标课:教导处必参与听、评,立标人说课,全体学科教师评议,目的是打造校级优质课。
学标课:由组长组织,朱校长和教导处分工帮包,听后进行组内评议,以评促教,对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好的,进行二次听课。其中四年级语文三班的陈老师第一次听课时,仅仅上课 20 分钟就讲完了一节课内容,评议指导后游艇第二次,有了较大的进步。
推门课:推门课最能掌握和督促老师们的常态课的上课水平与备课的质量, 本学期推门听课的次数不多,但成效挺大。例如,听三年级六班的数学许娜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发现许老师讲评试卷的方法不合理,一节课才仅仅讲评完填空题, 而学生听课的状态和效率也不好。给予指导后,在练习课、讲评课上均能进行归纳分类、有层次性地进行教学,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班级成绩也得到了提升。不足之处是教导处推门听课的节数太少,下学期打算增加推门听课的节数,督促教师们上好常态课,夯实“教”成效和“学”的效果。
师徒课:本学期青蓝工程以模拟上课形式举行,所有师徒均认真进行试讲、修改,学校于5月底进行了比赛,对6位一等奖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一年来, 青年教师积极听师傅的课、指导教师尽心竭力为新教师听课评课,几位青年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升。
优质课:教导处对教研组提出了团队打磨精品课的要求,各教研组齐心协力共同研讨、多次研磨,同一教研组多听、多议课,共同打磨,力争取得最好成绩。教导处全力以赴跟进指导,本学期十个学科共12位教师参赛,其中7位教师获得一等奖,5位教师获二等奖。
2.继续抓实“晨诵”管理,做好晨诵午写工作。教导处要求各班级中午在学生 到校之前就要打开优写软件做好播放准备,学生进班后入座就跟随指导进行练习。教导处坚持每天检查晨诵和午写,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对播放优写软件落实较 好,班主任跟班管理到位的班主任进行表扬,对午写落实不到位的班级责任到人, 落实原因督促及时进行整改。至六月初学生的入座即写习惯基本养成。6 月初教导处组织所有班级举行了“优写比赛”,并用测评软件进行了评分、评比,对测 评分位居前 10%的“书写之星”进行了颁奖。
3.抓实课堂学习常规,举行星级班集体评选:各班严抓学生课堂常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齐抓共管,严格夯实精致课堂常规管理,重点关注各科课前准备和听课纪律,管理干部巡课进行听课习惯的评议作为参考。第十周进行第一次班级课堂常规评议,并评选出了班级常规管理星级班集体,并颁发了奖状。
4.抓好备课、作业等常规检查。以精细化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在疫情之前,坚持做到了每周一查一公布,后因疫情与核酸检测工作太忙改为每月一次检查。每次检查整改后复查的计划落实的不到位,需要以后加强。
5.加强学历案的集体研磨:以年级为组,单元承备人要提前把学历案发到组内教师手中,使用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一次调整学案。在集中教研时讨论交流,本着“备、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案,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的共识作为二次调整;上完课后写出教(学)后反思作为三次调整。通过不断地研磨调整,让学历案成为精品。
6.教研活动扎实进行:每周一次集体学科教研,除了研备课、研教法学法、研常规以外,还研新课程标准,各学科先后三次分别集中参加了线上的新课标解读的学习与培训,每次培训后,都要求老师们上传笔记,写好培训心得,力争每一次培训从形式到思想都留痕。
二、阅读提升工程,师生逸起阅读悦美
1.学生方面:一是硬件保障:各班积极建设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带书籍互相分享,组织学生做好图书管理与借阅记录,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是时间保障:开设阅读课,全校固定把每周二幕省课定为阅读课,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读。
三是倡导各班持续坚持“亲子共读阅读打卡”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四是展示评价:结合 4.30 世界读书日,分级部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展示
与分享活动,各班颁发阅读明星进行鼓励。以分享燃读书之热情,以评价促读书之坚持。
2.老师方面:一是举行校长赠书活动,以强烈的仪式感点燃教师们阅读的热情。二是教师读书进行分级分享,一级分享是学科组内分享,即在每周大教研活动时间,先拿出 5 分钟时间,由两位老师进行简短的读书分享或好书推荐;二级分享由各学科组推选出优秀的领读人结合自己阅读的书目,与全体老师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分享带动全体教师掀起读书的热潮。三是展示与评价:在 4.30 读书日活动期间,我们组织老师们进行了阅读卡的展示活动,四位校长带头展示了自己的阅读记录卡,老师们阅读、展示的质量很高。
读书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关注到在教育教学前沿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最新书籍和理论,这对教师们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帮助很大。各种原因,本学期的读书沙龙没能进行,下学期将持续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努力使老师们不断学习, 更好地适应课改要求,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
三、教科研工作扎实开展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共有三位教师主持的区级课题结题,分别是孟玉洁老师、夏兰老师、王智然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由朱玉兰校长主持的枣庄市社科联课题,也已经进入结题环节。
四、问题和困惑
如何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下放给教研组还是有教导处统一组织,如何有效调动教师们参与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集体教研缺乏稳定的、有效的指导。
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如何引领和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有效激发教师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引领教研组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改变班级成绩之间的不均衡现象。
五、下学期重点工作
精致常规管理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再夯实,培养学生练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写好文的“四好”习惯系列活动,开展“一笔一划写好字” 和 “专心致志读好书”活动,继续完善评价制度与细则。
公开课研讨: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同课异构”,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题内容上一节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阅读提升工程,开展师生读书沙龙与分享活动,创新教师读书激励机制, 提倡阅读打卡,进行沉浸式阅读。
积极开展微课评选活动,结合师训内容信息技术 2.0 工程,以赛促练,激发老师们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热情。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