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求,以落实课程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有效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导处的“服务、督查、指导、评价”的功能,分步分段螺旋上升式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年度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精细化常规管理提升工程、阅读提升工程、教研突破过程三方面工作进行。
(一)优化常规管理提升工程,教学管理再上新台阶
1.第一步,夯实课堂。扎实开展调研课、立标课、学标课、优质课、师徒课、推门课六课活动,通过研课、磨课、展示的过程,美篇形式记录精心备课---团队打磨---集体听评各环节,形成积极的备教学评的浓厚的教研氛围。
立标课:教导处必参与听、评,立标人说课,全体学科教师评议,目的是让优秀教师站靓课堂。学标课:由组长组织,朱校长和教导处分工帮包,听后进行组内评议,以评促教,对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好的,进行二次听课,力争让年轻迅速教师站稳课堂。推门课:本学期继续进行不定时听不打招呼的推门课。督促老师们的常态课的上课水平与备课的质量,本学期拟增加推门听课的次数,促使老师们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本学期拟打造各学科校级优质课,通过优质课评比促进教师研读新课标、教材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2.第二步,夯实常规。
(1)进一步抓实课堂学习常规。把9月定为学习习惯养成月,要求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齐抓共管,严格夯实精致课堂常规管理要求,重点关注课前准备、听课纪律、小组合作情况。由科任教师评分为主,管理干部巡课评议得分为辅。本学期将扩大星级班集体评选面,10月中旬进行第一次班级常规管理星级班集体评选,对获得称号的班集体颁发奖状。
(2)抓好备课、作业等常规检查。以精细化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进行“一周一查,一查一简报”,及时汇总反馈,点到个人,形成对比,找差距,夯实“有效备课,高效常规”,将常规工作与个人自觉行为形成统一,对于历次常规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在量化中加分鼓励。
3.第三步,继续抓实晨诵工作。
坚持每天检查晨诵和午写,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对播放优写软件落实较好,班主任跟班管理到位的班主任进行表扬,对午写落实不到位的班级责任到人,落实原因通过谈话督促及时进行整改。
4.教师基本功常抓不懈:继续夯实教师基本功钢笔字和粉笔字的扎实有效的训练,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比赛,以赛促练,加大平时训练有效性,提升教师的基本功水平。
(二)推进阅读提升工程
(1)学生方面:一是硬件保障:开学前已经布置各班积极建设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带书籍互相分享,组织学生做好图书管理与借阅记录,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是时间保障:每班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读。
三是倡导各班持续坚持“亲子共读阅读打卡”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四是展示评价:分级部每个月开展一次阅读成果展示与分享活动,结合练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写好文的“四好”习惯系列活动,开展“一笔一划写好字” 和 “专心致志读好书”活动,各班颁发阅读(书写)明星进行鼓励。
(2)老师方面:一是规定内容人人读:本学期将新课标的研读与阅读指定专业书籍作为必读书目,分学段进行分享;二召开读书沙龙活动:阅读老师们认为比较好的书籍推荐给同组的老师们共同进行深度阅读,坚持每天或每周阅读,写出自己读书的遇到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群内打卡。三是评选最美领读人: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在分享交流、读书沙龙、共读一本书等任何形式的阅读活动中的优秀组织者、领读人评选出最美领读人,学校颁发证书,并赠与图书。
(3)开设校本阅读课程,助力读书突破工程。一至五年级每周一节阅读课,有共读数目,也有自选书目,要求语文老师根据新课标推荐书目要求师生共读,如果阅览室条件许可,可以安排每个班级每个月到阅览室上一次沉浸式阅读的阅读课。
(三)教研活动突破
继续落实“大教研”活动,打造“特色教研”。计划教研活动分单周和双周分别进行两类教研:一类由教导处组织分学科进行的学习理论、观看名家视频、组织评课活动(以评促改,一评促思,一评促进)等,另一类为教师组成各自年级组团队,分周次由团队的中心发言人定主题进行现场主讲,分析教材、提出教法学法、分享经验等,其他年级组进行现场评论。
1.第一步,研磨新课标。分学段进行新课标的研读、测评、运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课标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新课标、测评新课标、实践新课标的积极主动性,让教师们尽早熟知新课标,做到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向。
2.探路大单元整体教学。抓实集体备课:一是以学科年级为单位,借助李亚校长的培训课件,对实施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流程进行研究和探索,教研组教师共同合作,通过研磨课标、教材、修改学历案,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流程,力争立标课所属单元初步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提升教师教的能力,学的水平。
3.公开课研讨: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同课异构”,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题内容上一节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三、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实常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和四项服务措施,确保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关注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切实为学生服好务,让家长满意。
2.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挖掘学校潜力,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结对、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优质课比赛、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和实践研究,建设精品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团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发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5.拓展学校办学特色内涵。通过教学活动主题月、学科教学周、书香校园建设、教师素养大赛等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做好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