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教学信息】枣庄市十五中南校区(小学部)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7-16 15:42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小学教务处将在学校领导下,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以校本教研为重点,积极开展2022新课程方案学习及新课堂达标活动,优化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利用教研活动学习2022年新课程方案,落实新课程思想;按照《枣庄市新课堂达标活动方案》以及我校《新课堂达标活动方案》,进一步开展好新课堂达标活动,迎接区、市级验收。

2.以课程研修中心为平台,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快速提升其业务能力。

3.以教学六认真检查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4.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各类学科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5.做好四项服务,开展好课后服务及社团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6.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多媒体教学的推进为抓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师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2022年新课程标准,利用线上线下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落实新课堂达标课堂理念,重点抓好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业务培训活动。多渠道地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努力帮助教师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发展。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新课堂达标公开课,不断提高教师课堂业务能力。

2、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健康地开展。

3、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建设好一支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实行青年教师拜师制,对青年教师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加强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考核、管理工作,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加强过程管理,规范常规工作

1、加强教学“六认真”管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科学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将严格按照教学“六认真”的要求,加大常规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力度。对工作认真,卓有成效的教师,学校将予以奖励。

2、加强教研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和权利,充分调动教研组长及组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积极探索课题引领下的新型教研形式。会同各教研组认真做好教研组活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工作,通过检查、指导、考核、评比、奖励等形式,确保教研组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从而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3、加强听课检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深入教学第一线,广泛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对课堂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尤其要加强指导与交流,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使这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本学期,每位行政人员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

4、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各类文档资料的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教学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努力创建教育现代化小学。

(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1、加强作业与考试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严禁惩罚性作业。作业内容要精选,作业设计要精心,力求使布置的作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分层批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认真组织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工作,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和反馈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加强质量检测与监控工作。配合上级做好小学阶段的调研测试工作,加强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定期开展学科竞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小型多样的常规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并督促教师做好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

(四)加强特色建设,发展个性特长

1、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两操”及活动课质量。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引导师生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对师生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教育,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2、认真强化写字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加强午自习学生书写练习,扎实开展书法考级工作。

3、认真抓好国际象棋教学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学象棋,处处见象棋”的特色氛围,通过象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4、组建数学兴趣活动小组,利用课后服务社团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5、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为此,学校制定方案,统一安排时间和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学习情况设定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并且定期组织考级活动,统一颁发等级证书。除此以外,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形式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在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心灵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了其性情,开启了其智慧。

(五)开展社团活动

依据小学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工作,促使社团建设,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使学校教育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六)切实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

根据市级相关文件,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般情况下比正常放学时间延长80分钟,解决家长接送难题。

(七)各类学科活动

1.语文

(1)继续加强读写训练。各年级将分两个板块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重口语表达,可开展讲故事、普通话、可开展书法大赛、童诗创作、默写、现场作文等,主力求让学生将汉规范、端正的书写下来,尽量讲求美观。

(2)继续进行语文综合素养展示活动。词语拼写赛、阅读能力提升,小作家等各项展示活动,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3)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读本”《经典悦读》阅读工作。

(4)继续开展课本剧展演、美读课文、经典诵读等活动。

(5)做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在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备课组活动安排中,纳入语文新教材的培训,体会编写意图,用好新教材。

2.数学

(1)坚持口算月调研制度。首先加强平时口算训练的检查力度,其次是坚持月调研及质量上报。本学期将进行口算调研3次,最后一次开展“速算大王比赛”,坚持口算正确率与速度兼顾的计分方式,努力提高了学生的口算水平。

(2)本学期将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与学习内容,开展学生数学趣味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内容。

3、艺体常识

1深化体育、艺术、自然、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努力使之处于市、区的领先地位。

2。配合德育处、少先队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级艺术团队的建设。

3。加强体育基础课程的训练,贯彻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和周的半日活动。

4。配合安管办展各项预防疾病宣传,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常规工作,创建健康校园。

四、各月份具体安排(根据教育局教研室活动安排会有相应调整。)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工作。

2、做好新书发放工作

3、妥善安排课程表,协调上课教师。

2、制定各学科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讨论学习。

3、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培养。

4、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检查。

2、加强查课

3、教学常规检查。

4、各教研组开展2022年新课程标准大学习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研讨活动。

6、学科教师公开课新课堂达标交流活动。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教研组长教学工作汇报。

3、各学科教师制定复习计划

4、期中考试。(第11周)

5、组织科组教师总结期中考试情况并小结。

6、学科教师公开课教学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教研组长教学工作汇报。

3、学科质量调研。

4、课改教学回顾与反思研讨活动。

元月份

1、抓好各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2、组织好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组考核总结。

3、做好教学资料,教学器材的归档工作。

4、布置期末复习统考工作。

5、布置寒假生活指导。


小学教务处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