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学校整体的工作实际,树立“安全施教、品质课堂、提升质量”工作思路,以“聚集教学,提升质量”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领导,细化教学管理,开展社团生活,扎实合理开展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细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围绕新课堂,完善三学一练,强化精讲多练。
2.强化课堂管理,抓好学历案的编写工作,推进做好新课堂达标,强化教学评一体化。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做好优质课展评活动。做到老教师上课有示范,新教师上课有规范。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4.提升学业质量的提升,提高升入高级学校的人数和自招人数、提高地生结业成绩。提升合格率、优秀率及低分率和平均分。
5.全面落实“双减”,分层作业,全面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6.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业质量,实现差异化升学。
7.缔造造完美教室,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设
7.加强音体美教学,开展社团生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8.加强实验教学,注重教学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工作。
9.抓实毕业班各项工作,分层推进,措施学生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
1.严格按课程计划,各学科课时安排编制本学年课程设置表,保证各类学科按规定开全开足。探索学校各年级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好学校安全教育课程,7、8年级研究并实施书法教育课程、劳动教学课程,并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安排师生的读书活动,音乐兴趣,美术兴趣、体育兴趣活动及劳动活动,加强阅读与写作,提高师生信息、音乐、美术、体育兴趣爱好及修养,劳动育人,切实丰富全校师生的校园生活。
2、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落实“双减”,探究学历案的编写与使用,探究按照“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转变;深入展开学科组教学学历案编写、分层作业布置与批改研讨、集体备课活动,学校要派领导全程参与,保证学科组活动质量;准备在本学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四次优质课展评活动,及优秀教学设计展示活动(每学期两次),进行一次全员的“同课异构”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导处要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定期检查学科教师不占用体育、音乐、美术及学校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课程,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对违反规定者及时制止并通报。学校各处室统一协调,积极落实学校师生各兴趣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含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全程协调和管理,力争更多师生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关注教师发展,教导处要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鼓励教师交流学习,建立学校学科名师、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班主任相结合的教师成长培养网络模式,通过以赛促训,开展微课、说课大赛、送课下乡等活动,促进教师由“学区联研”向“导学型、管理型”转变,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4、关注学生的发展,(1)丰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发挥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引导我校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学校社团、班级社团、特色社团的开设和效果展示。
具体社团类型:学校社团:军乐社团、英语阅读社团、语文经典诵读社团、声乐合唱社团、美术社团的开展;特色社团:心理健康、红色经典、校园安全、科技创新、情绪管理;班级社团:以班级为单位,借助家委会的力量开设班级社团活动。
(2)落实学校星级学生评选制度,升华梯级荣誉评选。
为落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继续借助学校“星级学生”梯度评选,建立星级学生档案,放大表彰的力量,促进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教育自己,在行动中有目标,个人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让每个个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强化教学领导工作。认真落实学校领导(全体干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导,做到“两个深入”:每周至少深入课堂听评课2节(德育主任至少听班会课1节),每周深入学科组参与教研活动1次。认真落实对任课教师的教案撰写、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及批改、学生检测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与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工作检查,检查要有记载、有分析、有小结。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并提出优化指导意见。
6、关注学业质量,实现差异化升学。
(1)加强课堂管理,关注课堂教学。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研究教情、学情,做到中考形势分析到位、教学备课精准到位、培优补差辅导到位:(1)精心备课。应做到:备学历案,明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上。(2)关注课堂。灵活运用“一评两测”的三学一练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师课堂目标意识,面向全体,重视评价环节的设计;(3)练习反馈。教师要加强有效分层作业与评价的研究与设置,要下“题海”,精选习题重在质量,做好作业的管理,切实落实“双减”,做到“五有五必”,即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
(2)加强巩固训练,注重知识落实。(1)推进学科单元过关制度化、规范化。月度质量检测按照惯例进行。(2)坚持月度教学质量检测制度。(3)强化三级教学质量分析:一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质量分析会;二是以学科组长为核心的学科质量分析会;三是以级部为核心的全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使各班各科平衡发展。
(3)分层推进,强化培优补弱,注重梯度培养。狠抓培优补差,做好分类指导。认真了解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培养,从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全方位关心特优生;补差工作要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关注临界生及偏科生,课任教师对偏科生作业及练习进行面批、指导;加强体育训练,注重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
6、抓紧抓实毕业班各项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师获得尊严和幸福的保证。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和形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中考要出成绩,研究针对临界生确定模拟分数线专门分小组,组建艺考特长团体,集中精力实现突破。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培优扶差,动态跟踪,精工落实”工作方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重心下移的策略,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作业,并把重点放在培优扶弱上。研究毕业班导师制,让全体毕业班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促学生的全面发展。
(1)、毕业班班主任会,每月召开一次。及时交流情况,汇总各班学生的学习与思想,明确工作要点。(2)、毕业班教师会,每月一次。对每月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月考成绩进行深层次分析。统一教学思想、商讨教学对策,明确下一阶段教学的任务。尤其是对薄弱学科提出教学的要求。(3)毕业班学生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及时总结、动员、表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4)毕业班学生家长会:学期初一次、期中考试后一次、中考前一次,加强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5)教师会每月召开一次,对每月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月考成绩进行深层次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6)毕业班团队教导,以两个班级为一个教导团队,进行不定期的召开班级教导会。(7)班级课任教师及相关领导,要经常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方面便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老师们采取有效教学方式与学生沟通,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8)针对体育加试、理化生实验、信息技术考试纳入中考考查的要求,教导处要做好检测管理工作,切实引起毕业班师生高度重视,及时展开学生学习和检测工作。
7、继续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力求规范化。期中与期末考试期间加强巡视和管理力度,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后分析和落实调整措施的力度,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加大考试对教师的评价实效性。
8、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给青年教师铺路子,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脱颖而出,进而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继续落实好间周名师大讲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
9、认真落实教育装备信息技术使用工作。
(1)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教育课堂。教导处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期末,组织全体教师展开信息技术案例、网络班级平板使用总结、展示、评比活动。
(2)教导处在理科实验教学管理中,要提前上报并及时添置实验器材和损耗性实验用品,要及时排解师生实验教学中存在困难,为师生完成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要常规检查课堂演示实验完成数量及效果,每月落实各学科分组实验开设情况,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填写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并通报。促使学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足开全,学期末组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教师实验课件评比,组织全学科教师展开实验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活动。
(3)倡导全校师生开展读书活动,制定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学校、教师向师生推荐阅读书目计划,落实师生阅读目标、阅读流程,及时解决师生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困难,提高全校师生的阅读能力。在本学年开展全校师生读书节一次,全校范围的阅读交流会,演讲赛、诵读比赛、阅读征文活动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丰富学生读书活动。
(4)探索在每班设立图书借阅橱窗,将必要的仪器、器材、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装备置于教室、走廊等方便师生观察和使用的场所的管理模式。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份主要工作
2022年9月
1.传达教学工作计划、收交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计划、教学进度计划;组织编班、分班;七年级新生建籍;(教务处)
2.九年级教研组组长及八年级地理、生物教研组织论坛;(教导处)
3. 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推进会议;(教务处)
组织新上岗教师学科业务培训;
4.先进教研组教研活动观摩;(教务处)
5.九年级体育测试和培优工作;(级部)
6.九年级推门听课;(全体干部)
7.学历案培训撰写;(名师工作室)
8、组织相关学科单元过关及八年级地理、生物双周考;
9、印发“四十一中学习常规”,指导七年级学生尽快入轨。
2022年10月
1、新上岗教师汇报课;(教务处)
2.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会;(三个级部)
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务处、教研组)
4.九年级体育测试及化学加强测试;(级部)
5.九年级新授观摩研讨课;(级部)
6、分解中考的任务目标及体、音、美特长生培训计划。
2022年11月
1.期中考试;(教务处)
2.期中业务检查;(教务处)
3.各年级学习汇报家长会;
4、继续推行推门随堂听课,检查师友合作学习小组的使用情况。
2022年12月
1.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及质量分析;
2.各年级学习汇报家长会;
3.九年级教学研讨会;
2023年1月
1、做好期末复习计划及迎考工作。
2、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数据整理和公示。
3、根据本学期各项工作上交学科组、个人的各种材料。
4、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5、组织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单元检测。
6、分级部完成期末考试各类成绩统计、质量分析,做好各项总结。
7、收齐、整理、装订各种材料,完成量化考核。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