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一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1、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上无准备之课。
2、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课堂讲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教书与育人统一。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加强直观、形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准备大纲。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内容,掌握重点、难点,对有关课程提出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课程的教学内容。
(2)备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备教法。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4)备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准备好习题、作业和教具,提出实验器材、电教器材的使用计划。对某些课程应紧密结合实际,并根据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准备好补充资料。
4、任课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编写每堂课的教案。教案一般应包括课题和教学目的要求,复习旧课的内容和方法,讲授新课的内容、方法和重点难点,课堂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课外作业的安排、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5、教务处要组织同一课程的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贯彻教学大纲,处理教材重点,研究统一教学进程,安排练习和作业,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
6、教师备课须提前一周以上,保证上课前有充分的准备。重复讲授的课程,应注意更新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备课,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
7、教务处主任和年级主任、备课组长,要经常了解教师备课情况,检查教师教案,定期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讲评,对集体备课作出统筹安排。
二、讲课
1、讲课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认真、用心讲好每一次课。
2、教师讲课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启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课堂讲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教书与育人统一。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加强直观、形象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教师应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做到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5、教师应按课程表进行上课,不得随意调课。遇有特殊情况,应提前办理调课手续。调课应由系、部主任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执行。若教师私自调课、缺课、误课,按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的界定及其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作业
1、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任课教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效果。
2、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作业内容要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教师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3、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系、部、教研室应对作业批改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批改情况进行抽查。教务处每学期检查一次学生作业和批改情况。
4、教师批改作业应作批改记录,认真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讲评,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5、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当堂理解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做好准备,深入进行指导。
四、辅导和答疑
1、辅导和答疑是课堂讲授的必要补充,是解除学生疑难,指导学生自学,因材施教,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
2、对学生辅导和答疑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不要向全班辅导。
3、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每周课外辅导的时间、技能训练时间,任课教师应巡回辅导。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