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体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教育部、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枣庄四十六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劳动教育课”,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劳动教育内容
中学阶段内容:主要有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技课实践、学农劳动等。
四、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1、劳技课教学。要求做到课时落实、设备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
2、家庭教育中实施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
3、学校与社会公益劳动。
4、校外农业生产劳动。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五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必修课和活动课、选修课相结合;
(5)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五、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六、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综合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主人翁,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七、组织职责
(一)团委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政教处
负责物资保证,工具发放,回收,目标检测考评。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八、劳动教育领导与管理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劳动教育领导系统,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保证,有检查的管理制度。
2、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3、依托家庭和社会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重视劳动教育科研工作。
九、劳动教育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十、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40、下午 16:1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