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体育评价】枣庄市第四十六中学2023年度体育发展报告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5-20 08:17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面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

本学年我校的体育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安全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现根据市关于学校体育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严格自查,回顾一年来学校体育工作成效,自评结果反馈如下:

一、体育课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课时,定时按课程表上课,上好每节体育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按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要求,高中各年级每周每班 2 节体育课。强化体育课安全管理,不断规范体育课堂,重视学生体能、技能训练。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体育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体育课上教师进行精准指导练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认真组织学生跑操,并纳入学校的常规检查,同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和下午统一都安排了 30 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长。加大课间管理,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方案,眼睛保健操活动方案,配合政教处进行监督与检查。

二、体育训练

学校有专项体育训练队,教练员团队每天坚持带队训练,周一至周日早上6:00到7:00,下午 15:00 到 17:30 训练,每周坚持训练七天。寒暑假正常训练。

三、体育比赛

我校积极开展体育班级联赛、阳光大课间、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积极参加区、市各级体育赛事,并取得较好成绩。

四、体育教师

学校共有专业体育教师 6人,学历标准均符合国家要求。教师平均周课时 12 节,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我校体育教师发挥特长优势,指导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训练,体育课开设球类模块教学,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体育课教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体育场地

学校现有 300 米田径场地 1 个、篮球场 5 个、排球场 1个、羽毛球场 3 个、、乒乓球台2副、学生乒乓球台6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室 1 间、力量房 1 间,能够满足全体学生体育活动与各校活动等专项训练的需要

六、认真组织健康体质测试

每年度按时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测试,确保每名同学都能测到真实成绩,确保每名同学都能通过体质健康标准,通过测试找出平时上课的不足,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保证。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1月份完成学生体质测试、体检工作和艺术素质测试工作,12月份完成对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试工作,并及时上报青少年体质健康网。

七、条件保障

学校体育设施配齐率达 100%, 篮球架 10 副,足球门 2副,排球、足球、篮球数量充足能够满足 4-5个教学班级同时上课的需求。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设有室内体质监测室 1 间(内设体质监测设施一套、史密斯健身器 2 台、跑步机 1 台、哑铃杠铃等器材若干),学校体育设施设备教学条件正逐年改善。

八、存在问题及调整策略

1. 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科研意识及能力有待提高,形成每学期有写反思的好习惯,争取有高质量论文发表。

2.还要不断的完善我们的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套。体育场馆改造、器材配备专业化,希望打造一间形体教室、力量器械房、专业的体操训练区。

3. 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应从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来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4.开发校本课程中符合我校实际的体育学科的校本教材。

九、今后的发展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稳固现有的教师队伍,鼓励职称晋级,引进年级老师。

2.教学:鼓励教师朝专业特色上发展,培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优课来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力争在区、市评优课中获奖。

3.科研:提倡以科研引领教学,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设立课题,争取在校内获奖、在区、市、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4.群体:打造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提供参与、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们在每年的运动会、体育节、阳光体育活动中得以锻炼。

5.特色:将体育特长生的梯队工作加以完善,科学的训练、良好的后勤保障,确保每年输送3—5名体育特长生进入理想的大学。

6.竞赛:保证2--3支校队的建设(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训练,力争每个队中单项或团队有前三名的成绩。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