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入手,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1.全员动员。为切实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将劳动教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我校由政教处牵头,由校长和书记亲自部署,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均参与其中,在学校内部划分25大劳动区域,。
2.明确目标:通过学生每天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3.坚持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形式:
1)充分在课堂教学中纳入劳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一是融合综合实践课程,根据学生高中生体质健康等特点进行劳动教育。二是结合每周班会课,班主任渗透学生劳动光荣的思想,不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我校把劳动教育实践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班主任每天带领学生参与校园保洁活动;让学生参与班务整理、个人书桌整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3)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为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技术,培养劳动习惯,我校每年多次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社区劳动、家务劳动实践等。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