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安全制度-教学安全】枣庄市第十六中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 更新时间:2025-05-22 15:39

一、总则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安全,防范教学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教学、实验、实训、体育等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责任:学校应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师生学习并贯彻执行。

教师责任:教师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学生责任: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教师管理,注意自身安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措施

课前准备:

1.教师应提前检查教学场所的安全状况,确保教学设施完备、无安全隐患。

2.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

3.学生应按时到达课堂,遵守课堂纪律,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

1.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学生安全参与。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注意自身安全,禁止进行危险行为。

课后管理: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检查学生的安全状况,确保学生安全离开课堂。

学校应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四、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人。

培训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及时报告:一旦发现安全事故,教师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学校报告事故情况。学校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处置。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的情况,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如有疑问或争议,可向学校相关部门咨询或申诉。

通过制定和完善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