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应急预案-安全事件】枣庄九中学生意外伤害(课间课堂)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作者: 更新时间:2025-05-16 09:49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课间、课堂)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以及区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 石伯生

副组长: 李婷 曹锋

成  员: 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

2.责任分工:学校实行首遇责任制,所有教职工对安全工作都有管理、维护、施救的责任。

二、可能引发校内(课间、课堂)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

引发校内(课间、课堂)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外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教育;实验操

学校校园猝死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

(一)概述 猝死指看来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 瞬间自然死亡。多数是由于心脏疾患造成的,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 1 小时内。部分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能有并不引起注意的先兆症状,如晕厥、全身不舒服、头痛、胸闷紧缩感。多数在死亡前无任何诱因或可引起注意的症状。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 可能会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猝死事件一旦发生,存活机会很低,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 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将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近几年,猝死屡屡发生 在校园,成了直接危及学生生命的一大杀手。 能诱使猝死发生的 外因有: 1.精神因素 如狂喜、狂怒、极度紧张、恐怖、惊吓等精神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都可诱发有潜在性 疾患者猝死。 2.体力活动 诸如赛跑、游泳、爬山、重体力劳动等剧烈运动或者疲劳过度,容易诱使心血管系统疾 病患者发生猝死。 轻微外伤、暴饮暴食、过冷过热以及感染等,也都可以成为猝死发生的诱因。这些外因,对于身体健康、正常的人来说,也许毫无危害或危害不大,而对于具有某种潜在疾病的人来说,却可诱发或加速疾病的恶化,导致死亡的发生。但无论如何,不管外因对猝死的发生来 说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多么必不可少,它也只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间接的、条件性的因素, 不能作为猝死的直接原因。 下面是我们选编的部分案例,希望认真阅读, 并且积极学习防猝死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甚至杜绝校园猝死事件的发 生。

(二)安全知识 1.新生入校统一体检,了解特异体质的学生,并将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家校共同采取相 应保护措施。 2.如果学校不能统一组织体检,可请新生家长把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新生的体检报 告交到学校存档。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4.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 6 倍,吸烟与高血压、 高胆固醇等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成倍增加。 5.教育学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6.教育学生平衡膳食,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 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尤其是垃圾快餐食品。 7.教育学生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尤其是校门口流动摊点出售的“三无”食品。 8.发现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发病征兆,要立即联系学生家长,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办 理休学手续。 9.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和精神负担。 10.教育学生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还会诱发心 率失常。 11.教育学生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 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2.教育学生适量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 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 13.教育学生随季节和天气增减衣服,谨防感冒。14.制定学校“防猝死”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危急情况时及时作出正确反应。 15.建立紧急通讯系统,以确保能在意外发生时及时开展急救。 17.每年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只有掌握了急救知识,一旦发现猝死病 人,才能进行现场救护,也才能以妥善方法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 17.-旦发现猝死者,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悲伤过度,一定要镇静,立即拨打120 电话 求助,打电话时务必简要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症状、病人发病时所在具体位置,

(三)应急预案

学生受伤和猝死事故应急预案 为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尤其是当各种安全紧急情况 出现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 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 规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 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 绝或减少校园暴力、消防、饮食、治安等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 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工作原则 ①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③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3)工作目标 ①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 ②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③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4)组织管理 ①成立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校园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 ②其主要职责为:召集会议,部署处置安全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负责指导、协调学校突发安全 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5)主要处置措施 ①学生课间受伤和猝死事故发生,立即启动该应急预案。 ②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 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④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⑤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 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⑥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 工作。 ⑦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⑧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⑨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