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体育评价】2021年市中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0-02 08:22

2021年,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我校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认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较好地完成了体育教学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一)体育课程设置

我校认真贯彻《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积极落实省市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工作,配足配齐体育专职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学校规定,禁止任何人随意缩减每一堂课的课时数,保证每班每周2课时体育教学,同时,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并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

经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研究决定,我校体育教材选用《体育与健康》(南方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紧紧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主题,将体育与健康有机融合,在介绍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处理好体育技能、健康知识、卫生保健、体育欣赏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突出人文体育精神。

根据学校的校本资源及“一校一品”特色活动的实际,我校上下正在集思广益形成合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品质和学生体质。

(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体育教育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本着此目的,我们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他们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保证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规定,周一至周五的每个学习日,确保学生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针对课程表安排课外活动内容,有效的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具体安排如下:

(1)早操:住校生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开展15至20分钟的晨跑活动;走读生自由安排自己的晨练时间。

(2)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之间安排25分钟的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3)体育课: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

(4)课外体育活动:每天第八节课组织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

篮球:运球、定点投篮、行进间投篮、篮球的基本知识、篮球综合比赛等。

跳绳:一人、二人、或多人的跳绳练习,不断创新跳绳的方法采用多手段和练习方法。

综合小游戏: 利用各种游戏方法对学生进行各种速度、柔韧、肌肉力量等练习。

(5)眼保健操:在每天上午、下午二节课后组织学生完成两次眼保健操。

(6)特色体育活动:按计划持续全面推进《激扬青春--羽毛球》活动的教学工作。

2.参加区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暂无

3.参加国家、市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情况

暂无。

4.学校“一校一品”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自2020年开始“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以来,紧紧把握上级要求,做最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将体育兴趣活动与“阳光体育”建设相结合,创建“一校一品”--《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棋活动》体育特色,丰富校园文化。

(1)基本情况

今年,我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整洁美观,建有标准的体育运动场、篮球场,体育教师师资培训、设施设备和器材不断完善和充实。《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棋活动》、阳光体育、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等活动如期开展。

2021年,综合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棋活动、羽毛球、篮球等兴趣班。

(2)师生共同创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

①建立健全“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体育学科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任成员的“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此项工作。

②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列入教师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把“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的基础知识、创新理念深入到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创造出魅力、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③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为了保证“一校一品”工程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特色带动作用,我校发动全体教师参与“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建设,力争在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特色两方面提升学校品位,从而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④坚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建设与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

实施“一校一品”工程以来,结合校园文化,我校的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教育。为筑牢根基,教师精心组织学生每天坚持训练,并对其进行辅导。

这项活动持续健康开展,让“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成果不断得到提高巩固,既陶冶师生情操,又让师生在快乐中学习、工作、生活。这种精神拓宽了教育内涵,激励着学校校园文化更上一层楼。

⑤坚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工作并结出累累硕果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12月3日,枣庄市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棋比赛在峄城区职业中专举行。

我校代表队6名选手与其他区市职业学校代表队展开博弈,经过五轮激烈比赛,其中5名选手最终获得优异的个人成绩:2021级机修班尹作坤、任泽海同学分别以五战五胜的全胜战绩包揽一等奖,2021级机修班王家昱、高恒以及2020级幼教班王美懿取得二等奖。


(三)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现有专职体育教师数为1人,兼职教师1人,与学生的生师比为275:1,2021年新招入体育教师数为0人。

(四)教学条件保障情况、场馆设施情况

体育活动场馆方面,目前,我校建有标准环形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足球场)1个,2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

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经全面检查,所有设施设备均能正常使用。

(五)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规定,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优先保证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教学、体育特色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是近2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配备了塑胶跑道、健身器材等中大型体育活动器材,总投资约1500万元,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一)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专、兼职)

我校没有专职足球教师。

(二)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场次、队数、人/次数

(三)校园足球场地情况

我校目前有1个足球大场(400米环形运动场,和十五中北校共用),新建足球场地计划在新校区进行。

(四)参加师资培训情况

(五)经费投入情况

(六)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情况

目前,我校缺少专业足球教师,师资薄弱直接影响足球课程开设及足球运动水平,严重制约校园足球推广普及。

另外,校园足球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保障跟不上,医疗救助条件不配套,都严重阻碍了我校校园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由于新冠疫情,我校按照防疫要求,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学校,校内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

四、改革经验与突出成效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到位

1.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书记、校长、教务主任、体育组长组成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领导、监督和指导。

2.每一学期期初及时制定出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学校领导积极深入第一线,配合体育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3.经常组织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阶段性要求,从而使得体育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优良教学条件

我校体育教师学历达标,业务素质强。学校按照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配齐体育教师,并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市、区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

(三)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

1.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提高教师对体育新教改精神、理念的把握及运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2.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上课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抓好课外活动及“一校一品”教学质量,推进整体素质教育

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每周各年级不少于2节。坚持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及“一校一品”体育活动训练,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五、主要问题与分析

1、场地制约因素

由于和十五中北校共用一个体育场,班级众多,授课时需要进行协调,严重影响一些体育项目的开展。

2.师资制约因素

我校体育专任教师人数少,师资薄弱,直接影响体育课程及体育活动开设。

3.经费制约因素

学校场地、器材、经费等的投入不足,制约体育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开展。

目前,我校部分体育器材和测试仪器严重匮乏,长此以往,无法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效实施。

六、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一)继续加强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促进师德观念,丰富体育教师的政治头脑。

(二)继续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促使每一名教师去关爱每一名学生。

(三)进一步学习强化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转变陈旧思想观念,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积极锻炼、主动学习的习惯。0

(四)加强集体备课,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要求、手段和方法,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全面树立健康第一安全优先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力求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促使他们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让他们快乐中锻炼,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六)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全力拓宽阳光体育活动的内涵及外延,最终让阳光体育辐射到每个学生家庭,形成墙内开花内外都香的良好氛围。

(七)进一步夯实“一校一品”特色体育活动,努力促进其结出累累果实。

(八)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向主管部门申请配备配齐专任体育教师,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设施设备的采购,完善学校运动风险保障措施。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