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规划计划】中兴小学2023-2024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9-24 11:22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教育活动,夯实学校“123456”工作思路,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全面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为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校史馆的宣教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坚持党建引领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2.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3.狠抓常规提质增效 聚焦课堂强基达标

4.构建以“习惯养成”和“思政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课程体系

5.做好服务,充分发挥“中兴校史馆”的宣教作用,提升学校形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管控工作。

6.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7.改善学校幼儿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

8.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主线,深入实施“筑基”工程。

三、具体目标及措施

(一)强化党建引领。

1. 落实“三会一课”及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每月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召开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及支委委员换届选举大会。做好迎接2023年度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验收考核工作。

2.聚焦党风校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学习平台;加强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细化党员管理,注重离退休党员及交流党员的管理,确保组织生活正常,按时收缴党费。

3.加强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做好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4.切实做好“双报到”工作,继续开展党员教师帮扶贫困生、学困生活动。

5.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主线,深入实施“筑基”工程。

利用暑期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开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专题学习。

⑵充分利用周一全体教师例会时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

⑶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二)安全工作: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考核。

2.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推进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日”等,通过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集会教育、广播电视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以提高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全方位开展面向家长的安全宣传。引导广大家长积极参与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探索节假日增强家长监护意识的实用办法,采用家长会、家访、定期发放“安全提醒”、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发放安全教育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家长的监管职责,唤起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家长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增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水平。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明确预案的工作程序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每月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

3.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切实推进校园安保工作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全面加强防溺水管理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工作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电教仪器、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大校园安全管控力度,坚决防止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4.增强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深化“三防”建设,制定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形成自查、自报和自改机制,做到隐患排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月由校长组织召开安全排查治理例会,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反馈、落实每月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

(三)教学工作:深耕课堂主阵地提质增效促发展

1.立足新课标,推进达标课堂

⑴强化学习助推达标课堂。从寒假期间全区教师培训开始积淀、改变,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新思想、新概念,在课堂中实践、落实,助推课堂达标。

⑵扎实开展教师多元展示课。持续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研标课、青年教师学标课多元展示课活动,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参与积极性,助推质量提升。

教师立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优选后出一位教师执教立标课,要求执教教师整体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课堂体现“备-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设计明确,可评能测,评价任务设计清晰准确,课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教研组研标课各组推荐一人执教研标课,这节课要求整组参与磨课,凝聚整个教研组的智慧进行研磨、展示。将研究“备-教-学-评”一致性成果作以展示。

教师学标课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教师上学标课,其余教师自主申报。

2.依托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⑴校内教研要高效。本学期,继续开展历年命题研究、目标评价数据分析等主题教研,注重实效。

⑵校际联研取长补短。结合《城乡教研同频道  教育协同共发展——“四校自主联研共同体”实施方案》,以“共荣、共研、共享、共进”为原则,以联研活动为平台,密切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校际间的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师通过业务上交流,思想上沟通,工作上合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⑶“青蓝工程”携手共进。继续从师徒结对、种子教师、领导帮包三个层面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让教师能够“胜任”,让“胜任”成为“优秀”,让“优秀”发展为“卓越”。从而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

3.夯实常规,提升质量 

⑴“三级联动”抓常规检查。严格按照学校常规检查制度要求进行常规量化。常规检查由教研组内自查、教研组内互查和学科主任抽查“三级联动”形式推进。一级检查为组内自查,由教研组长和一名骨干教师承担;二级检查为教研组互查,由教导处指定教研组长和一名骨干教师承担检查任务;三级检查则是学校层面抽查。在实施中,改进作业漏批、错批、不批、全权交给学生批的不规范现象。

⑵考务工作操作规范

一是科学编排考场。走多少来多少,保持班级总人数不变,消除了交叉班级间再互相补充桌凳的麻烦;二是合理分工甲、乙监考教师。一人负责领卷,一人负责考场纪律,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三是考务室的专室专用,使工作更趋于规范化;四是《考场巡查记录表》《阅卷分工表》等材料的实时记录,督促教师对待考务工作更加严谨。

4.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学科素养

语文:以中兴书院为主阵地,开展学生常规阅读课,择机开展读书分享、书写、征文、诗词考级等主题活动。主要强化学生积累必背古诗词,提升汉字书写质量,提高阅读及写作兴趣。

数学:择机开展数学趣味活动。主要以图形题推理、图形计算、智慧小屋、加*题目、智慧园地、易混淆知识点、易出错的概念为竞赛内容。通过竞赛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诊断性的依据。

英语:继续推进“金耳朵”英语听力小课堂,择机开展英文歌曲、单词王挑战、英语小故事演讲等。

5.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素养

利用“雅书雅韵”粉笔字展示区域进行常规粉笔字书写推进,钢笔字与简笔画间周安排一次,每周由专人统计粉笔字展示、钢笔字、简笔画作品上交情况,此项纳入教师基本功量化。

音体美教师继续加强常规基本功训练。

6.规范教学,落实五项管理

⑴规范作业布置与审核。严格按照《中兴小学家庭作业布置与评价制度》《中兴小学家庭作业布置审核制度》规范三至六年级作业布置。

⑵强化巡堂力度。为了规范教学活动,确保课堂安全,加强巡堂。安排专人对每一节课进行巡视记录,特别关注音、体、实验等学科教学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

(四)德育工作:踔厉奋发重德育勇毅前行谱新篇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德育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系列化和专业化,创新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1.行为习惯养成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班级常规管理为重点,通过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定期评比展示三个环节,让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学实践课程。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动过后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家庭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家委会的组织机构,尝试编写家庭教育校本化教材,继续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周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途径。

一是与校内德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专题讲座、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

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是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校外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5.红色教育课程。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我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比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鼓励学生学知识、增本领、强体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手抄报、征文等比赛,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6.“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教育”课程。以家庭和社会资源为依托,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等主题班队会,开展环保主题演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7.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抓好课堂主阵地,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师生共诵、亲子共读,开展传统文化我传承”主题读书、绘画、书写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学习,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8.劳动教育课程。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改变由讲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劳动月”“劳动周”,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绘画、合唱、主题研学、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9.法治禁毒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法治禁毒教育实现学科德育渗透,每年依托12月4日开展法治主题宣讲、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使法治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10.挖掘艺术特色,开展丰富活动,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审美品位。扎实推进“每月一次艺体活动”,每月举行一次艺体比赛活动。

)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展示学校特色亮点。积极向《山东教育报》、《枣庄日报》《市中新闻》等相关报刊投稿,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拓宽渠道向大众网、幸福微市中、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投稿,“学习强国”平台稿件再创新高。配合各大媒体做好学校亮点、特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屏掌控”“自媒体”等,做好有关安全、防疫、国家政策的宣传,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管控工作。加强和规范学校网络舆情(微信群)监控工作,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校舍、校产管理。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该归类整理的要整理到位、有序。做好每月固定资产月报,做好能源消耗和教育信息季报工作。

)拟定财务预算坚持计划、合理使用经费,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常规性支出,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