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教学信息】文化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1-20 10:20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加强教学行为检查。加强教学行为管理,通过实施教学行为跟踪监督检查,加强教学行为监控。采取执勤领导固定查,教导处成员随机抽查的形式,查后及时在周工作要点上反馈,要求立刻整改,并与教师量化考核挂钩;对于家长反馈的不规范教学行为信息,一经查实严格按规范制度处理。

2.落实教学常规检查。采取集中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定向检查的方式,针对老师们备课、作业等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整改,对薄弱环节“反复查,查反复”,加大对作业设计、作业批改的检查力度,杜绝无效作业,确保每位教师常规达标;加大听课力度向课堂要效果,采取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的形式,对于弱师、弱班,校级领导、学科主任持续听课指导,做到听后必评,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通过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过程,凸显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3.落实“五项管理”,贯彻“双减”政策。一是作业管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二是读物管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4.落实“四项服务”。 整合现有资源保障学生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加强课后服务日常管理,加强课后服务巡查,保障课后服务质量。 

二、加速教师培养力度,促进能力提升

1.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根据我校“教师基本功训练方案”,日常抓“三笔一话”练习,钢笔字练习和粉笔字练习间周进行指导和练习相结合,以赛促练,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2.多维教研活动促进专业发展。大教研和学校层面教研由教导处统筹,本学期加大东校分散教研活动管理力度,学科主任全部跟进,做好管理与评价工作,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举行不同形式的研讨课,赛课、送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举行大单元设计、课时学历案设计、作业设计活动,提高教师研课标、研教材,研教师用书等课程资源、研学情的专业课程设计能力;举行音体美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全体教师基本功大赛,促教师基本素养的提升。

3.强化师徒团队建设。本学期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队。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调整师徒结对名单,以老带新,骨干辐射的培养方式,促进学科之间,级部班级之间师资的均衡发展。

4.抓课题研究。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比如学历案设计、课堂实施、作业设计等维度,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选取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加强过程性管理。

三、加深教学改革力度,培育学生素养

1.大单元及学历案设计与实施。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立足核心素养,一方面语、数、英学科继续实践研究大单元整体教学,以大概念的提取促进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形成,以大任务的设计再促进教师形成结构化的课程思维,使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课程理念落地。另一方面综合学科进一步优化课时学历案设计,以优质的教学设计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确保备课、上课一张皮。全学科优化“教-学-评一致性”板块化、结构式、小循环课堂模式,实现上课时“心中有目标、评价有标准、引学有方法、课堂有效果”的课堂教学目标。

2.学科特色活动添彩教学改革。语文学科“最美朗读者”继续以班级、级部到学校进行评选品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数学学科“我的思维讲出来”评选金牌、银牌小讲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英语学科口语展示系列活动评选金牌、银牌小主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大评价体系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本学期继续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意识,促学生学业质量发展。一是重视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评,赋能“双减”;二是发挥单元检测功能,组织好集团抽考、区期末的检测,召开阶段性检测质量分析研讨会,通过质量分析研讨,查缺补漏;三是进行各学科多元化评价,陆续进行学生素养之书写、诵读、口算、动手能力测试、英语书写、英语拼读等多元检测,评出书写小标兵、阅读小能手等,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四是进行非统考学科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测评,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2.改革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学生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学科特色活动和多元评价为载体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搭建平台,在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并通过学生多元评价手册,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