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规划计划】文化路小学发展规划(2023-2025)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9-15 14:23

为了科学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时效、传承历史、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的原则,寻找学校发展变革的突破口,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使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规划定位更准确,措施更具体,操作与评估更方便,特制订《文化路小学发展规划(2023-2025年)》。

一、学校概况

文化路小学始建于1980年,几经改造与扩展,现拥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78人,教职工176人,是市中区规模较大、富有朝气、生命力旺盛、质量较优的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秉承“爱与责任”的办学核心理念,树立“制度规范,文化引领,注重效益,崇尚精致,构建和谐”的管理目标,遵照“担当、务实、团结、创新、奉献”的工作要求,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开展新教育实验,积极实施“爱责”课程,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学历案教学新课堂达标活动,不断探索教育的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各项工作逐步纳入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轨道,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基础教育发展成就30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家长委员会”、“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家长委员会”、 “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 枣庄市健康学校”、“ 枣庄市书香校园示范校”、“ 枣庄市优秀少先队集体”、“枣庄市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被省侨办命名为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多次承接海外华侨华人来校参观考察,迎接国内外教育考察团3000余人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学在市中”品牌建设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理念,以创建“文化教育品牌”为抓手,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科学民主管理为保障,以创新思维为路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学校发展核心理念

“爱与责任”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理念的引领下,力求创建爱在校园、美在校园、学在校园、乐在校园,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教师享受教育者的幸福,拥有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为教师的终身从教奠定基础;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学校发展目标

1.坚持民主与科学,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校的各种优势,挖掘教师的智力潜能,使教师管理人本化、学生管理个性化、日常管理精细化,实现“低耗时、高效率、轻负担、重质量”的管理目标。

2.秉承“爱与责任”的核心理念,做“融爱于心,践责于行”的优秀践行者,坚持特色立校的办学策略,使品牌更响亮,特色更鲜明。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为“学在市中”品牌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宽研究领域,大力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落地,实施大单元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4.坚持“名师强校”工程,培树和造就更多的省、市级名师、特级教师,打造全员育人团队建设新模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坚持“德育生活化,生活规范化”,拓宽育人渠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弘扬“丝雨”精神,创新德育品牌。

6. 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正值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易感受到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不少青少年时常出现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甚至发生违法犯罪,严重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用好心理咨询室,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范畴。

7.优化办学思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 即,全面深化“爱与责任”,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全面落实各项常规,做到常规做实,特色做靓;全面促进教师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学校间的交流合作,打造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设施,优化办学条件,实现校园信息化,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五、学校发展措施

1.学校管理

(1)遵照“担当、务实、团结、创新、奉献”的工作要求,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走科学、民主发展之路,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及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做到刚柔相济,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

(2)开展“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专题研究” 展示活动,提升干部课程领导力。进一步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对课程的领导力、执行力,在教师中真正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我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教师队伍建设

(1)以“铸基础教育精品,创素质基于典范”的美好愿景为依托,创新校本研训制度和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具有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2)全面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建设工程,深化“名师强校工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发挥枣庄市教育联盟学校平台,开展师徒结对、同课异构、读书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多元发展平台,提高教师素质,借助市中区“1551”工程培养各级名师、名校长,以名师促进名校建设。

(3)加大科研管理指导力度,积极开展“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大教研”、以学科为单位举行的分散教研,创新课题管理办法,出台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奖励制度,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在课题研究中提升自我的内涵品味。

(4)结集出版课题成果专著和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专著,助推教师成名成家。

3.课程教学与研究

(1)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积极实施“爱责”课程,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历案教学,不断探索教育的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新模式。

(2)提高学校课程实施水平,实施大单元教学改革,人人成为课程开发的实施者和建设者,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好过程性质量检测与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以教学设计评比为抓手,实施“学期课程纲要、单元方案、课时设计”展评,通过团队协作,实现群体的智慧共享,通过主动发展,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爱责课程”,在大力推行新教育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4)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力求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都研究,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4.德育工作

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规范、有序、开放、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形成育人特色。

(1)优化环境,搭建平台。

一是继续推行“德育生活化、生活规范化”的育人模式,加强少先队工作,上好班会课,缔造“完美教室”,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是以课后服务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张扬个性、才华展示提供平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等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营造充满童趣的校园文化环境。

(2)整合资源,拓宽渠道。

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养,提高班主任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加强与各科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发挥团队管理的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

二是以少先队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促使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三是以家长委员会为依托,挖掘教育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3)深化内涵,形成特色。

一是继续深化“丝雨”行动、“春风”行动,创新育人载体,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升华,形成特色。

二是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完善德育校本研究机制,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

5.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校园信息化改造和更新工程,建设教学资源库,丰富资源库内容。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熟练使用seewo教学资源系统,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水平。

(2)加快内部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各功能室布局,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逐年分批更新课桌凳,建设高标准的荣誉室、科技探究室等功能室,实现超前设施一流的目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6.构建教育共同体,实现联合办学

(1)加强合作与交流,在与青岛郑州路小学缔结友好学校的基础上,加强与周边教育教学优质学校联系,拓宽合作交流渠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2)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走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强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学校逐步形成理念优势、师资优势、管理优势,环境优势、设施优势、品牌优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全区人民。

7.加大宣传及推荐

学校充分发挥枣庄日报、枣庄晚报、大众网、鲁网、市中融媒体、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作用,借助各级交流展示的平台,及时将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8.凝聚正能量,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倡导弘扬“我不付出,谁来收获”的奉献精神、“青春有我、奋斗最美”的拼搏精神、“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的团队精神,激发全体干部教师的积极性。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实施发展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种道法

副组长:侯贺平   朱美丽  董  青  魏晓鸣

成  员:全体中层以上干部

以规划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校长为实施规划第一责任人,侧重把握战略规划;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相关处室对规划中诸如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具体工作进行实施,形成管理与实施的组织网络。

(二)理念保障

注重舆论宣传,增强发展意识。弘扬“爱与责任”核心理念,将校训“融爱于心,践责于行”变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抓好校风“和乐相融 立责致远”、教风“学博细琢璞 行雅潜润心”、学风“乐享童蒙趣 良习若天成”的落实,营造良好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全体教师学习讨论规划内容,充分把握学校规划的基本精神,理解规划实施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创设实施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

(三)资源保障

1.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的建设,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走上更加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为教师有效使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2.经费保障。通过多方努力,力争得到上级财力的大力支持,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增添设施设备,保证学校规划的顺利执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师资保障。建立科学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实施“三格工程”、“青蓝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健康发展,为规划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4.社会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家长、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学校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使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评估保障

学校各处室要依据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学校每年度对规划的实施成效及时进行总结,对没有落实到的内容,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加以整改。同时,学校将组织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议,监督规划的实施并能及时调整、修订规划。

(五)安全保障

通过强化责任,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对影响安全和稳定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防范控制、主动化解,确保万无一失。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