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规划计划】文化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工作总结
作者: 更新时间:2022-09-30 13:41

一年来,在集团领导的关怀下,我校始终秉承“爱与责任”的办学核心理念,树立“制度规范,文化引领,注重效益,崇尚精致,构建和谐”的管理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探索教育的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新模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快步发展,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 枣庄市健康学校”、“ 枣庄市书香校园示范校”、“ 枣庄市优秀少先队集体”、“ 市中区二星章优秀少先队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工作,打造党建品牌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实开始党建工作。一是加强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采取集中和自学等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积极开展“大调研、大改进、大提升”行动,在为群众办好事活动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上半年,组织党员同志在校园、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卫生扫除等工作100多人次。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严格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开学初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五比五看”活动,把学习教育融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三是严格发展党员工作,落实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肯干的“双培养”机制。5月份朱娜和曹苗苗两位预备党员按时转正,6月冯君师同志被接收为预备党员,目前3位入党申请人正处于考察培养中。四是积极进行“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我校支部组织编写了“党旗飘扬 大爱丝雨”品牌申报书,拍摄了党建专题片,于5月份上报市委组织部参加评选。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本学年我校开展了“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了“学楷模  争做教书育人的‘螺丝钉’”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师德楷模郝跃教授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成果,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使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深入人心。

为展示名师风采,本学年,开展了“明星教师、明星班主任”评比活动,汪艳、吴莉、孙晋伟、孙小燕、韩业菁、顾蕾、刘婷、贾梦8位老师获得“明星班主任”荣誉称号;赵越、苏为、苏红彦、赵翠翠、刘晓雨、刘妍妍、马怀丽、 张囡囡、石理娜、方平、谢晓艺、张小妹12名教师被评为“明星教师”,树立教师身边的榜样,弘扬了正能量。

三、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是积极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深入学习各科新课程理念。开学初,教导处制定教师教研教学计划。各任课教师每人一册《新课程标准》,除了集中学习外,教师经常自学。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分层培养方案,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争创意识。涌现出赵越、郭杨、朱娜等一批名优骨干教师。三是狠抓青年教师培养。根据学校的分层培养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活动。为43位年轻老师找师傅,师傅、骨干教师先上示范引领课,徒弟老师再上学习汇报课,使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培养落实到位,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薄弱教师的成长。本学年,张旋、朱娜、谢晓艺、张磊等十几位参加全区青年教师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均获得好成绩。张旋、贾梦、朱娜、刘晓雨、石理娜、冯艳教师参加全区联研共同体活动,执教基于标准学历案公开课,受到参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四是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进行汇报课、访谈交流,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组织教师参加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会、全市小学数学线上教学专题研讨会和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线上学习、山东省小学英语“新课标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讨和展示活动。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的精神组织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减轻教师负担、强化‘五项管理’”专项规定执行课程计划,执行作息时间,按照要求编制课程表,保证所有课程开齐、上足、教好,确保专课专用,课课扎实。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达到1小时,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与“阳光体育活动”。

2.精细常规管理。在加强原有学期纲要、单元方案、课时备课的撰写基础上,进行了基于标准学历案撰写和课堂教学培训。在分散教研活动中共同研讨基于标准的学历案如何撰写、每一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及融入哪些知识资源、渗透哪些育人点,还研讨如何分层布置作业、怎样帮扶弱学生等。制定了“弹性+”作业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常规检查制度,提高督查力度,加强质量监控,微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深入开展教科研。积极开展“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大教研”和分散教研,加强对我校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共有17项课题参与了“双减”专项校级小课题立项。通过组织骨干教师评审,均已顺利进入课题研究阶段。

五、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倡导“德育生活化,生活规范化”的育人模式,守住常规教育,定位于习惯养成,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

1.完善各项制度,抓好少先队基础建设。一是大队部定期召开队干会议,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会议和活动基本上都让队干自己组织、策划,从中锻炼队干的能力。每次大队组织的活动都能从“小”、“亮”、“新”、“活”、“细”、“实”出发,注重每一个过程和结果,并尽快对活动进行总结、宣传。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线,以活动促发展。先后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环保教育、感恩送温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劳动教育等活动。

2.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定期举行班主任专题培训,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本学年刘妍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区级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荣获一等奖。又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市中区参加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3.增强家委会建设,形成德育强大合力。一是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让家校真正携手。本学年的“万师访万家”活动以“全面宣传教育相关政策、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全力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全身心做好学生关心关爱工作”为中心内容,采取“入户访、来校访、线上访”等多种形式。老师们积极制定家访计划,将学生按照家庭住址及家长需求进行分类,利用周末逐一完成家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家访,全面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家访结束后,老师们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及时向学校反馈,同时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映,并及时加强教育引导。二是拓展实践活动,共育社会良才。2022年寒假共有53个班级家委会自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分别以“童心迎冬奥,健康向未来”、“红领巾心向党”、“我们的节日”、“童眼看枣庄”红色研学、“生态环保”主题教育等主题通过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及线下拓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得到感悟、得到锻炼,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积极进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是专门设立了“家长接待室”。成立领导小组、分工在家长接待室值班接待来访家长。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本学年在家长接待室中,值班干部已接待来访家长120多人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约见达500多人次。领导干部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帮助家长心理疏导、解决问题;班主任老师与家长真诚沟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双翼”。四是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学校以缔造“完美教室”为载体,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努力将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推向新高度。6月30日,我校举行了“完美”教室期末展评暨班主任述职,班主任们分别从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组织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七个方面对完美教室进行总结汇报,从学生的常规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回顾总结班级工作,积累经验,反思不足。

六、全面实施“食安校园”工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大力实施“食安校园”工程,制定《食安校园工程规范管理实施方案》,以“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和“食育教育”为三大基准点,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从食堂到课堂的全程管控模式,创造了“食安校园”新模式,彰显了其独有的特色:一是全程管控模式保障了食品安全,二是科学配餐实现了营养均衡,三是食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律、节约、礼仪、服务的优良品质,四是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家长午间接送孩子回家就餐和校外就餐难的问题,五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挤的状况,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七、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学校充分利用枣庄市和谐教学法联盟校平台,开展送课、做专题报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品牌优势,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先后派出20余位教师到北庄、西王庄、马兰镇等联谊学区送教。今年12月份,台儿庄区马兰镇中心小学、山亭区水泉镇各地教师来校参观学习,我校骨干教师展示了课堂教学及专题报告,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对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八、落实落细“课后服务”, 丰富学生校园课后生活

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实行“巩固拓展课程+个性化课程”的模式,领导干部全面参与,分楼、分层、分学科帮包责任到人,全校积极参与,丰富了学生校园课后生活。每天任课教师点名统计、值班领导认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个人。每节课任课教师还要有活动记录,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具体。既强化校内教育,又促进学生学习,使我校课后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九、强化措施,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

1.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制度,以方案、制度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校门管理、严格校外人员出入管理、严格人员外出审批管理。进行核酸检测抽测,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确保师生健康,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本学年共进行全员核酸检测50余次,10%、20%抽测70余次。

2.多措并举抓实安全工作,营造和谐安全校园氛围。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管理,严把入门关,严禁闲散人员进入校园。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完善三级安全督查员检查制度,规范安全督查员队伍建设。落实安全培训,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做好重点人群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积极落实整改。加强校门管理,筑起学校安全防护墙。安全疏散演练常态化、制度化。现已开展消防、防踩踏、防震、防灾减灾等4次安全疏散演练。二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主题班会、“1530”安全警示教育等落实好交通、消防、防溺水、校园欺凌等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大力提升学校形象

全面落实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意见,积极认真地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宣传水平。开学初,对全体教师进行新闻写作知识培训,提高了教师新闻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写作能力;二是拓展渠道,及时宣传学校的各项活动及典型经验。三是抓住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并及时宣传报道。开学以来,老师们撰写爱耳日、读书节 、中国航天日、防灾减灾日、“同心庆‘七一’ 喜迎二十大”等的近200篇新闻稿件在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山东少先队》、《枣庄发布》、《枣庄日报》、《枣庄晚报》、学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体发表。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