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在集团关心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理念,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以科学民主管理为保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师德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两大中心工作,努力抓好立德树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三大主题工程,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以特色发展激发办学活力,以办学质量赢得家长认可,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具体说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牢固树立“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扎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做好“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等党建常规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微党课、微心愿、微体会、微承诺、微问题“五微行动”,以真挚的关心、爱护激发教师为学校发展用心倾力的人生动力。党总支要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针对党员干部中表里不一,不做表率的人员,要深刻剖析原因,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有斗争精神,这种斗争不是为斗争,而是为面对危机敢不敢迎难而上,大是大非面前敢不敢亮剑,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斗争。如今年暑假的外出学习,多数党员干部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真学、真改、见实效。要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大力提升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学校发展的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远见卓识的领导班子
暑假期间,调整了中层干部,责任更明确。班子成员加强学习,开阔眼界,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创造力,要有担当意识,表率意识,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在错误言行面前敢于抵制、斗争;要深入教学一线,密切联系群众,要善于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提高计划执行能力;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关爱教师;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以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以作风建设凝聚师生,以责任担当赢得信任。
三、强化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开展“四史”教育。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党史学习为主线,落实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重点节点,把开展“四史”教育纳入日常学习教育之中。教师节之际,组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学习教育先进人物等;国庆节期间,组织开展学习新中国史活动等。利用升旗仪式,组织学生讲“四史”故事,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鉴,进一步检视和校准坐标,做到永葆坚定信念,永葆奋斗精神,永葆为民情怀。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师德水平。贯彻执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教师十条禁令》,深入践行“爱与责任”核心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师德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开展“爱与责任”论坛演讲活动。在学校管理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开展 “四个一”活动,即“制订一份人生规划,讲述一个教育故事,开展一次聊书会,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按照《山东省规范办学十五条》、《教师行为管理细则》的精神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五项管理”,切实减轻教师、学生负担。
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实施教学行为时时跟踪监督检查、教学常规“一月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过程,凸显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二是落实常规检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针对老师们的备课、作业等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整改,对薄弱环节“反复查,查反复”,确保各科教师将教学常规执行到位。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做到听后必评,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开展课堂巡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三落实“双减”目标,回归教育本源。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教师负担,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做到“减负不减质”,学校一方面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建立管控制度,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减负工作提供新动力。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评价体系,强化师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回归教育本源。
四是落实“五项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五个强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一是强化学生作业的源头管理,形成布置作业的区域规范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做到“五强化”,即:强化备课作业设计,备课过程中设计的练习内容,做到书本作业不出课堂,完成当堂目标;强化作业研究,开发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设计,让作业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强化作业审批,对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报经教导处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确保作业适量,结构合理,难度适宜;强化教师做作业,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提前做一遍,并写出参考答案,对不合适的题目进行适当删改;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强化作业落实。学校要求每天第三节课为作业指导课,各科教师都可以去指导学生做作业。特别是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要确保校内完成书面作业。二是强化学生睡眠的综合管理,加强学生午休监控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三是强化学生的手机进校园管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是强化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程序管理,严格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学校图书室服务教育教学能力。五是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过程管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深入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提高学生体育和健康素养。
五是落实“四项服务”,让教育更暖心。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解决家长和社会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四项服务”。一是积极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保障学生每天下午在校2小时的课后服务,坚持文化辅导与艺体课程相结合,既能让学生在校完成当天作业,又能为学生提供特长培训。让学生和家长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课,使学生兴趣爱好在课后服务中得到充分“滋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继续实施“食安校园”工程,让更多的学生集中在学校用餐,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礼仪餐厅、文明餐厅、无声餐厅,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争做文明行动的实践者。三是提供假期公共资源开放服务。 在节假日期间,开放图书室、体育场供学生使用,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为学生就近学习、运动提供便利。
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教师培训。继续实施“青蓝工程”、“三格工程”培养机制,以名师工作室为导师的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继续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组织教师通过集中教研与分散教研,进一步深化课程纲要的研制、单元课程方案的撰写和课时教学的设计,以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课堂评价“一体化”。优化“教-学-评一致性”板块化、结构式、小循环课堂模式,实现上课时“心中有目标、评价有标准、引学有方法、课堂有效果”的教学目的。
三是加强教学行为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加大作业的监控力度,抓住备课、上课、作业三大环节,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四弱”帮扶计划,扎扎实实开展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薄弱学生的帮扶工作,通过定期抽查、跟进检查、专项检查、巡课检查等多种方式的检查,强化教学行为监控。坚持质量调研,准确把握学科质量态势。根据各学科教学进度组织单元测试,从横向、纵向分析各班各科教学成绩的走向和发展态势,以便更好地做好对各班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对于薄弱班级、学科,采取追踪制度,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师生成长。修改完善师生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评价变教师单项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变偏向成绩评价为综合评价,分类评价,并通过学生多元评价手册,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教学业绩评价、教学常规评价、教师成长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根据教师发展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申考勤制度,病假以学期计算,事假当月兑现工资等,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多措并举,全面抓好校园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专门成立安管办公室,充分发挥安管办公室的作用,对舆情管控、信访、上访等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细化管理、坚持在常规管理中落实安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在工作重点中突出安全,努力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演练常态化、安全职责全员化”,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我校师生员工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校园安全屏障,确保我校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平安、稳定、和谐。
二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做好疫情防控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险隐患,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建立健全“预判、预警、预防、预演”机制,优化各种方案预案,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日不防。”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总务处要始终本着“全心全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校舍维修、后勤常规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此外,加强智慧化校园建设,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为化解大班额创造良好条件,满足辖区居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八、做好办公室工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办公室要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工作目标为中心,继续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促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做好考勤、会务、迎检等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确保学校整体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积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