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是市中区委、区政府于2017年创办,由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枣庄市光明大道BRT换乘中心南侧,学校占地面积约158亩,总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有8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42人;有教职工261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2人,党员教师6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齐鲁名师1人,市、区级教学能手63人,市、区级骨干教师81人,有17名教师被聘为市级兼职教研员;获得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50余人。建校6年多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荣获山东省文明校园、枣庄市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单位、枣庄市先进集体、枣庄市突出贡献集体,枣庄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23年2月,教体局任命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培养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李艳同志担任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学校以引领教师成长、激发学生内驱力为突破口,以“每天让进步发生,让进步看得见”为教育主张,实现教育观念、管理方式、育人环境和办学效果的全面提升。通过“三合三用三谋”行动策略,努力探索守正创新、精致融合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全环境育人。
一、合心、合拍、合力,点燃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学校以“和合竞进”党建同心圆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示范和辐射作用。党员干部吃苦在前、奉献在先,引领全体教师乐于奉献,积极进取,在工作岗位上“展党员风采,做扛旗表率”。
(一)“聚合人心”管理,让学校成为奋斗的力量。
学校明确提出实验中学管理干部的工作姿态:成为奋斗的力量。凝聚管理团队的榜样力量,引领全校教师的奋斗方向。学校把安全为天、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作为学校管理的三驾马车;以优化生本课堂、用好学历案、激活单元组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三驾马车;坚持践行“以上率下”一线工作法,优化条块管理结构,使管理更通畅,执行更彻底,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的动力和活力,让奋斗成为实验中学的主旋律。
(二)“合拍”共进,让师生成为自驱奋斗者。结合校训“和合竞进”,李艳校长提出了每天“让进步发生,让进步看得见”的教育主张,努力做有温情的实中教育。在学生培养上,借用“星光工程”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开设各类社团,借助社会、家长、学校资源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在教师培养上,修订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通过进阶式评价,树立老师们“为未来而教”的理念。
(三)“合力”奋斗,让学校管理团队向心而行。
优化管理架构,激发管理层级活力。继续优化干部团队、年级管理团队、班主任团队、备课组管理团队、班级教研团队的五大“单元组”的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效能。让处室一抓到底,德育、教学统筹更有力,执行更彻底。使“实中人”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朝着打造“有人情、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怀”的优质学校目标而努力。
二、用心、用情、用力,催化教学评一体化改革
(一)“用心”领悟,紧跟教学改革步伐。
学校为切实落实枣庄市教育局新课堂达标精神,教学上坚持“三段五环节生本课堂”基本范式,以“新课堂理念”为指导,深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用心思考,用心学习,用心研究,构建了“一体双翼六行动”育人模式。“一体”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实中”实践。“两翼”即:以学历案和单元组竞学为两翼助力教育教学,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课堂管理。 “六行动”即学校提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实中方案”六大行动:推进基于标准技术路线行动;推进基于标准课程方案行动;构建基于标准课堂范式行动;变革教师专业生活方式行动;变革课堂组织管理方式行动;推进实中教研模式创新行动。
(二)“用情”浇灌,助力师生素养提升
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站在“学生立场”,以“学历案”学生作为学习图谱,让学生学习的历程在评价任务指标的监控之下进行,便于于教师寻找教学的证据,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学习真实发生;激活“单元组”,在参与中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含量。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类“新课堂达标”培训活动,按照《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全员晒课研讨活动方案》,安排各个层次的“教学评一体”公开课,其中包括“干部风采展示课”“名优教师示范课”“党员先锋引领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等。课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组织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进行分析评价,以期达到“诊疗”的效果。教师从育人观、课程观、教学专业化、职业认同、学校认同感大幅度提升。4年来,区级教学新秀27人,区级骨干教师39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
(三)“用力”推进,做好服务教学各项保障。
学校全力开展校园信息化建设,所有教学班均配备智慧黑板和教学一体机,所有任课教师均配备办公用笔记本;建设校园网络,做到了光纤到楼,教学班实现班班通,办公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学校设立推进学历案教学研究及使用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培训考察、赛课活动、课题研究、学科教研、及经验交流、资料编印、表彰奖励等,确保推进学历案教学与研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谋事,谋略,谋局,助推人人成长事事落实
(一)谋长远,用活动助推人人成长
1.凝练教育理念,形成价值共同体。深化挖掘“办学理念”“育人理念” “管理理念”“教学理念”“一训三风”等在内的文化内核,凝练办学的愿景,推进学校文化内核传承和解读,使广大师生由认同理念到实际行动,再由实际行动到内化品格。
2.聚焦学生成长,实施璀璨星光工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整合德育和教学中涉及学生的管理的措施和方案,实施榜样孵化、榜样遴选、榜样推介、榜样管理与榜样践行等环节的系统工程,作为学生榜样教育核心模式,阶梯式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体验成功。
3.抓实德育常规,用活动育人。学校实施“四入、四正、四自”的自我教育。四入:入校即雅、入楼即静、入班即学、入学即专;四正:正形象、正言行、正交往、正学习;四自:学习自主、行为自觉、生活自立、安全自护。学校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实施分层推进。开展多样化活动,利用法治宣讲、运动会、班歌嘹亮、班级誓词、演讲比赛等,育人于活动中。
(二)谋全局,全力提升社会、家长满意度
1.强化安全管理,实施平安校园工程。学校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策略,加强校园巡逻、隐患排查、各类紧急疏散演练、重点学生排查、重点学生暖心教育等。目前完成大排查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2项;完成各类演练3次,重点学生入户家访全覆盖,重点学生谈心谈话全覆盖,干部暖心教育每人完成5人次。
2.加强协同育人,推进家校社共建。每学期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2次,常态化开展“大家访”活动,完成家访率93%。在七年级各班级特色开展家长大课堂,每学期邀请家长入班讲课50余节次。学校家长学校被推荐为省级优秀家长学校。学校家委会建设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案例。加强协同育人能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协同育人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
3.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主动联系群众。学校利用公众号向家长推送家长意见征集表,学生管理、师德师风、食堂管理热线电话和邮箱,主动向社会公布,主动作为,发现问题主动解决和整改。学校利用校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体育场开放等活动,主动联系和接待家长反馈问题,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思路、特色活动等,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联系电话: 0632-3060687
学校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光明大道S580
主管部门: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