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规划计划】市中区实验中学2023年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1-16 16:3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抢抓机遇,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工作思路,以成人成才并重,成人先于成才为工作原则,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以明礼、诚信、求是、竞先为工作主线,坚持培养健全人格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同时,为不断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我校从加强德育校本研修,强壮德育队伍;重视校园文化导引,整合德育资源;注重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完善德育渠道等几方面着手,注重体验,追求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德育课堂为主渠道,以系列化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障。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由简单的纪律约束型德育向引导发展型德育转变;由教师单向灌输型德育向师生双向活动型德育转变;由单一模式德育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德育向社会开放式德育转变。

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心理强大,信念坚定,理想远大,终身学习,刚毅顽强,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做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1.行为养成教育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2.爱国主义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大力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感恩励志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期,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国家观、世界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

4.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于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5.法制教育

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自我保防和犯罪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引导中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6.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爆、防骗、防盗、防病和防攻击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心理健康、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防溺水”安全意识;教育学生要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参与有害身心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教育。通过各类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三、具体工作

(一)规范德育条块工作

1.规范升旗。开学前制定学期升旗安排表,明确升旗的主题、责任人、参加年级和处室人员,审核,做好人员的通知和人员的检查工作,要落实主持人及整队人员,要联系学部负责人落实国旗下演讲,安排学生会执勤学生检查,学期结束要对国旗下的演讲汇总成册。

2.规范课间操。制定上操队列、队形详细的标准、修订课间操检查办法,召开学部主任、班主任、体育老师、德育处人员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及要求,召开体育委员会议,坚持对跑操情况每天检查并通报,开展跑操评比专项检查与评比,评选结果记入班级量化。

3.规范学生会执勤。不断完善学生会执勤制度,制定学期执勤安排表,依托学部每周召开一次执勤交接会议,纠正执勤的不公正现象,推进执勤检查结果及时公布。

4.规范教学楼巡查。调整全员执勤“先锋岗”巡查安排表、落实不同时段、地段、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制度、不时抽查巡查人员的到位情况,适时召开教学楼巡查人员会议,总结教学楼巡查情况,通报落实情况。

5.规范卫生打扫。明确食堂、物业、班级、学部、科室的卫生区划分区域及打扫时间、打扫标准,分头负责,坚持每天两次检查卫生打扫情况,坚持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全校卫生大扫除,定期召开不同形式卫生工作会议,实行周量化制度。

6.规范食堂就餐管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文明的就餐秩序,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静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做一个知书达理学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本学期从①就餐路队;②学生会执勤;③行政值班+学部值班+班主任值班;④文明就餐教育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学生就餐行为,使每个学生做到“按时就餐,有序就餐,安静就餐,节约就餐,卫生就餐”,逐步养成文明就餐习惯。

7.规范车辆管理。落实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分类管理、包干管理,学部教师和学生自行车、电动车放到指定的区域归学部负责,由执勤学生检查,纳入班级量化,其余地方的车辆由德育处、安管办等处室会同保安检查,发现违规车辆予以扣除或通报有关部门,同时对于十六岁以下骑电动车现象坚决制止。

8.规范仪容仪表检查。制定学期仪容仪表检查安排表,确立不同季节的仪容仪表检查重点,落实学生在校穿校服规定,实行班主任包班、学部主任包部、学校集中检查的制度,坚持班级每周一次检查,学部二周一次检查,学校每月一次检查,确保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

(二)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1. 最大限度地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研究班主任工作科学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标准,检查班主任周例会制、三必到制度的落实情况,经常与班主任交流,及时通报条块工作的落实情况,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和各种形式交流会,同时本学期继续开展班主任青蓝工程活动,以各种方式与途径帮助班主任专业成长,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

2. 发挥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上学期,家委会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本学期争取最大化发挥家委会作用,不定时召开各级家委会会议、每学期组织两次家长会、探求通过家长助修、家长讲堂、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发挥家长的作用。

3.主题班会规范化。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规范,要深入落实学校德育活动及主题班会制度,把学校活动与主题班会相融合,举办主题班会观摩与交流活动,组建学校主题班会资源库、做到主题计划超前、主题鲜明、年级实效性强。筛选适合本年级主题黑板报系列、每周升旗系列材料,其他活动形式围绕年级的德育主题,符合年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形成年级活动的系列性、层次性。

4.重视学生的点面管理。本学期我们会以各种形式研究如何落实《学生一日行为常规》、《违纪学生处理规定》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让个个学生知晓,人人遵守校纪,同时适时播放励志教育专题片,加强对重点学生的监控和谈心、交流,发现苗头及时采取跟进措施。确立学期学生重点行为的治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一段一查、一段一究;对典型的严重违纪事件要深刻分析严重违纪的原因,严肃处理。

5.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利用时间节点、节日开展各项活动,抓住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蕴藏着宝贵道德教育的资源,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七一”等重要节庆纪念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弘扬传统文化。

6.关注每天执勤检查通报、教学楼巡查通报 ,能从检查通报中发现工作中的空白点、薄弱点,亡羊补牢。

(三)规范学科德育教学,加大学科教学渗透工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智慧三者统一起来,看作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德育目标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做好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1.树立全面德育观。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教育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完善的审美能力、端庄的仪表态度、文明的言谈举止、和善的处事待人、规范的日常行为、正确的学习动机、顽强的意志品质、严谨的法制观念、高尚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培养。

2.树立全体德育观。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所有的学校工作者都应认识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育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

3.营造德育氛围。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各种服务性工作等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构建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管理模式,并通过规章来对每个教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德育工作考核,使之真正树立并实践“德育就是我的事情”的理念。

(四)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各类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班会、团课、比赛、研学为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队日、团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1.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各项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使用好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市拥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抱犊崮115师纪念园、枣庄烈士陵园等。我们会充分利用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以研究性学习或班团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解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3.组织好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

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活动。充分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可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4.发挥好中国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的教育功能。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多渠道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传统美德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纳入初中教育全过程。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三者整体协同,深度融合,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爱社会的公益劳动、爱家庭的家务劳动。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评价主体,体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创新性劳动为评价内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效为评价指标,将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六)适时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人格

与综合实践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和调查活动、走进大自然活动、参观访问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形式。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交警队、交通局、消防队等开展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环保局、污水处理厂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儿童、残疾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博物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文物展览、书画展览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2.组织志愿者活动。

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校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各校园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礼貌建立、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研究活动。透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职责感。与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如:社区文明宣传、小区交通协管、义务劳动、宣传垃圾分类、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活动。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适合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工作。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

通过开展以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参观人文景观,能够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能够走进敬老院帮忙孤寡老人,能够抓住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潜力,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能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能进一步健全学生人格。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