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招生信息】实验小学2022年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作者: 更新时间:2022-09-10 16:01

实验小学

二〇二三年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为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义务教育领域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完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落实

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促进教育公平。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平稳做好2023年一年级招生工作。

二、严格执行各项招生政策

1.完善招生办法。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完善招生办法,细化招生措施,建立公示制度,健全应急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2.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和应急预案。7月上旬前,主动与公安部门沟通联系,全面摸清辖区内适龄儿童人数。按照上级部门严格控制大班额的要求,学校根据承载能力以及适龄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招生计划。统筹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经教育局审核后,向社会公布招生简章,接受社会监督。

3.严格控制新生班额。认真落实消除大班额问题建设规划,落实配套教育设施“四同步”政策。2023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一年级,严格按照小学不超过45人的标准班额招生。全面消除超大班额,积极化解其他年级大班额。

4.坚决落实免试入学。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我区适龄儿童状况及学龄人口变化、教育资源供给等情况,确定我校一年级入学年龄为年满6周岁(截止日期为2017年8月31日)。严格按照教体局划定的片区范围(东至解放路,南至市中区医院南墙向西至铁路桥洞,西至铁路,振兴北路,北至北马路)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对入学新生均衡编班、阳光分班。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入学2周内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三、优化招生工作流程

1.实行网上报名。利用好市教育局开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网上招生报名平台,采取线上报名为主和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报名,除特殊类型、家庭使用网络不方便的外,不要求家长进行线下报名、递交材料等。及时做好网上报名指导和线下材料提交审验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义务教育招生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入学招生“零证明”“零跑腿”。

2.提前公布招生方案。8月初制定完善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简章,经区教体局审核后,在招生报名前将本校招生计划、范围、条件、报名时间、咨询电话等在学校网站、校门口显著位置公示,并推送到网上招生平台,及时公布录取结果。

3.简化入学证明材料。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我区适龄儿童状况及学龄人口变化、教育资源供给等情况,确定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为年满6周岁(截止日期为招生当年的8月31日)。学校按照《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国家、省、市招生入学有关政策规定,对要求提供的入学证明材料进行逐项核查,列出材料清单。实行网上报名后,凡能通过大数据实现对接的,不再要求家长提供证明材料,严禁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

四、保障特殊群体入学

1.保障随迁子女入学。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合理确定入学条件。凡符合《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城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枣政办发〔2018〕20号)规定的学生,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入学手续,不得拒收;确因学校学位限制无法接收的,按照义务教育属地管理原则,申报给区教体局,由区教体局协调安排其他公办学校就读。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回原籍子女入学。

2.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随班就读的方式,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推荐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多种方式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对于入学安置有争议的,申请由区教体局牵头组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接受义务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认定,接受教体局提出的入学安置意见。按照“零拒绝”“全覆盖”“一人一案”的原则,确保所有具备接受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入学。主动对接扶贫办、民政等部门,准确掌握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和困境儿童、特困供养儿童、孤儿、无人监护等适龄儿童数据,采取电话沟通、上门服务等措施,及时做好入学安置工作。

五、依法履行控辍保学法定责任

1.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实行“一校一案” “一人一案”。做好入学通知、失学辍学书面报告、联控联保和劝返复学工作。协同残联、民政、扶贫办、公安、司法、大数据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信息核准,共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暂缓入学的,要求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区教体局提出书面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

2.建立控辍保学动态跟踪机制。发挥学籍管理平台作用,对申请延缓入学和经鉴定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儿童,学校要在学籍平台控辍保学系统中做出标记。学校会采取电话沟通、入户家访等方式,对失学儿童、辍学在籍生情况进行逐一核实,精准施策,失学辍学儿童的劝返情况纳入控辍保学动态管理。

3.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尽早做好秋季入学需求摸底调查工作,与公安部门比对户籍信息,确保秋季开学适龄儿童应入尽入。开学2周后,发现未入学的,及时督促监护人为其办理入学手续,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

六、规范学籍管理

1.按照新要求建学籍。新生建籍以身份证号为基础,无户籍新生无法建立学籍,学校要督促家长及时为无户籍儿童办理户籍。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及时准确采集学生信息,确保学籍信息与户籍信息一致。新生建籍要落实到班级,做到学校实有班级和学籍班级相一致,学校新生电子学籍的上传工作要在9月20日前完成。

2.规范残疾学生建籍。建立完善残疾学生入学学籍信息,按残疾类别、受教育方式在学籍系统中做出标记。所有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要纳入学籍管理。

3.实行一网通办。为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学籍业务实行一网通办。办理学籍业务时,家长将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提交给学校审核,符合政策规定同意办理的,学校负责人签字盖章,学籍管理员将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上传至学籍管理平台,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由学校按年度分类归档保存。

4.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学校学籍实行校长负责制,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严防学生信息泄露。学校要专柜存放学生纸质学籍业务材料。学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籍随人走,籍在人在。除因学生父母工作调动、军队转业外,毕业年级一般不准转学。

七、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一年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学习上级部门关于招生的相关文件精神,严密部署和指导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李长良  姚少远

副组长:黄桂冰  王艳  王翔  

  员:颜    冯相婷  丁娟  吕晓君  马灿灿  张小琛  王攀  张珊珊  唐文婷  李飞  何效永

2.选好招生工作人员。认真选拔招生工作人员,明确任务分工,各负其责。提前做好招生的准备工作,一是会议部署,提出要求,二是提前将需要的各项设施、材料准备妥当,并进行试报试审练习。

2023年628

附件一:  

实验小学

2021年一年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    贾宪章

副组长:黄桂冰      

  员:      冯相婷      

吕晓君  马灿灿  宗西娜  

张小琛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