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市中区君山路小学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领导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工作计划,德育为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新发展。
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
(一)教学管理常规化。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教导处的质量监控是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常规的要求,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克服了“重结果,轻内容”,“重教学成绩,轻教法”的弊端。
(二)教研活动常态化
1.目前我校担任教研组长的18位教师都是经历了至少几个学期的磨练,因此,本学期教导处对教研组长的管理重在进行目标管理,即:将学科任务下放到各教研组,由组长协调完成,教导处只做必要的沟通与了解。从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各教研组基本能按照时间总结反馈教学任务,并能通过做美篇、小视频等展示各教研组特点,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长的特长,使教研组长的管理能力得到较快地提高。
2.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为了充分发挥好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教研组的积极性,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使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更具特色,本学期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我们大力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真正彰显了各教研组特色,落实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三)教师成长迅速化。教师能否跟上时代步伐,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我们从多方面提升教师能力,使每位教师都能迅速成长。
1.加强学习,助推成长。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学期初根据区教体局工作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学期课程纲要—学历案”目标链,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深入推动备、教、学、评一体化;分阶段、分专项实施达标,引领教师编制学历案,逐步掌握学历案编写关键技术,建构“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度学习实践课堂。
2.师徒结对,共同成长。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共进”的目标,本学期继续启动了“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学校高瞻远瞩,制定“一月入门,三月合格,一年成长,三年骨干,五年挑大梁“的目标。通过学期初拟定师徒结对子实施计划、师徒相互听课、撰写总结提升等活动,在师傅的培养和帮助下,加快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徒弟在努力学习师傅的师德水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以及教学艺术等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力争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活动的开展不仅给了老教师一次展示交流的机会,更让青年教师学有所获,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及时调研,有序工作。为使工作有序进行,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导处成员经常利用周二、周四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几位教导处主任经常坐下来汇报本周工作,并交流下周的打算,使每周工作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一线老师的教学情况,经常深入一线,与他们谈心,了解老师们的所需,尽自己微薄之力解决老师的困难,使每位老师都能安心工作。
(四)打造教师成长平台,全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得力措施,拓宽教师成长平台,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一是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落实分层培养方案,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争创意识。
二是抓实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结合当前的新课堂达标活动进行主题培训,让教师立足于课堂、成长在课堂,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迈进;通过对远程研修、新版课程标准、省市级优秀课例展评等专家视频资料的学习,让教师从中感悟和不断吸取教改和教学前沿的新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完善、优化教代会对教师业务的多元评价,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一年来,先后举行了新课堂达标立标示范课、新课堂达标学标课、练标课公开课展示、师生规范书写大赛、新课堂达标教学基本功之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比赛、语数英知识竞赛、2023年度“枣•悦读”校园读书活动、大阅读活动之“教师读书心得”评选、君山路小学—齐村教育联区联研共同体教研活动、体育教师技能测试比赛、青年教师诵读比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周以及青年教师诵读比赛等活动。在全区中小学优秀单元学历案设计征集遴选活动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引领下积极准备,高质量完成了优秀单元学历案设计,共计86人次在全区获奖,经过学校推荐、区级展评等程序,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体育等六个学科骨干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引领下积极准备,高质量完成了优秀单元学历案设计,共计33人次在全市获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中张家平、田成霞荣获市级优课,居敏老师荣获2022年省级优课;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3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全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我校王雪芳和李娜两位教师参赛,并荣获市级教学能手;在首届“筑梦课堂——跟着课本读经典”优秀课例展评活动中,我校孙振娇老师、田成霞老师以及于广浩主任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四是构建多元化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包含了教师的方方面面,既重视了过程性评价、又体现了结果性评价,形成了富有本校特色、全面、精细、高效的科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学籍工作严格化。加强学籍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严管电子新学籍,做到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管理更加规范化,认真做好控辍工作,实现零辍学,及时做好各班学生名册的登记和上报工作,健全学生转学手续,做到来去清楚。
1.做好学校课程表等上报工作。
2.完成小学学籍信息核对工作。
3.完成残疾学生跟踪调查工作。
(六)师训工作。一是完成了教师资格注册工作。二是完成了1551工程第二期培养人选选拔推荐工作。三是完成了市中区经典诵读活动。四是做好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全区领先100%完成学习任务。
(七)教科研工作。一是组织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二是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完成了一项区级课题结题,两项市级课题结题。
(八)课后服务工作。月初做好学生上课人数统计工作,并根据各班级学生人数设置教学点。月中做好监管课后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好课后服务收费报名的调研工作;月末做好教师课后服务上课节数统计工作。
二、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强师德,铸师魂”,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1.学校精心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聆听专题讲座,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内容。通过此次专项培训,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按照区教体局思政股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警示教育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师德宣讲活动、以学术不端等为主题的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师德大讲堂暨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
(二)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校园。本学期分别邀请了法治副校长赵士存警官和区检察院林峻锋主任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了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加强了队员的自我教育,更加明确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营造学习宪法、弘扬宪法、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推动宪法意识的树立,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学校德育处积极开展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活动中,学校通过宪法主题升旗仪式,宪法主题班队会,宪法宣讲、绘制手抄报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造文明、友善、和谐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
(三)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1.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全体教师做到全员家访,重点是特殊群体学生,尽量入户家访,与父母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给特殊学生群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每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经常开展与特殊群体学生座谈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状况,学校安排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做“成长导师”。
(四)精准扶贫,规范资助。
1.学校接到上级通知后,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规范做好三认定两公示制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
2.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学生帮扶,入户核查,精准确认。我校两位学生属合建档立卡标准,学生全部免除课后服务费、作业本费、教辅费、校服费,并安排结对帮扶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做到学习、生活贴心服务。
三、坚持底线思维,强抓安全,创建平安健康校园
(一)建立安全领导机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安全领导机构,开学前后,学校和全体教职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各科室和各班级的“一岗双责”安全责任管理考核制度,形成了以“校长—分管副校长—部门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学生”为主线的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治安保卫、信息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等各种安全组织,调整充实安全管理队伍,补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绕安全重点实施安全教育。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等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微信群等,与家长加强联系,提高家长监护意识;法治副校长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教育。
(二)落实规范动作,完善安全设施。制订各种安全工作预案,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安全演练。利用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进行全校各班级开学安全教育。内容包括防交通事故、防校园伤害、防火灾事故、防校园欺凌、防暴恐等安全教育活动。坚持在放假和开学前以及重大节假日前,定期进行校内安全检查,排除隐患。门卫管理、节假日值班、校领导带班均有完整的工作记录。完善安全设施,提升监控水平。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对校园进行全覆盖,监控室、门卫、安管办、学校领导办公室均可以随时监控,检查维护全校消防栓、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标志、个灭火器,保安配备有对讲机、警棍、钢叉、防割手套等必要的装备,切实提高自卫和防范能力。保持“安全出口”标志常亮、畅通,校内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非本校人员进出校门都要严格审核、登记。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根据学校地段特点,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值日领导、教师、保安、学生、家长等在校门口维持秩序。与交警、巡警、城管等部门联合治理,肃清校门周围违规摊点、乱停车辆,保证路线畅通。建有高效的应急队伍,各种预案中责任到人,措施得力。
(三)严格遵照区教体局安管办“安全65条”,确保校园及师生安全。本学年共开展了“预防踩踏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安全疏散演练”,为全体学生购置校方责任险,做好有力保障。严格落实校园安全65条工作法。按市中区教体局65条安全检查办法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立健全规则制度,制定各项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好学生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防欺凌教育等。
(四)扎实推进安全常态化工作,实行封闭化安全管理制度。把好人防、物防、技防三大安全生产线,安全管理实施“一岗双责”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化安全管理,结合新安全生产法: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校园安全领导小组,实行日检查、周汇总、月上报的安全模式。班级按照“1530”安全教育新模式,努力做到让安全耳熟于心。
(五)做好学生在校午餐工作。每月进行学生午餐报名统计及编排就餐班级、编排看餐教师执勤。并且将看餐数据报给总务处。协调餐饮公司处理对帐问题和家长、班主任反映的问题等。
学校将紧扣教学重点工作,将在质量提升、特色办学、内涵创新上下功夫,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强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