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德育活动过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突出强调生命教育。学校加强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目标的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并正确地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相应义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特制订学生管理制度如下:
一、学生入校须知
1.学生必须按时入校,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外出购买零食。
2.上课期间,传达室人员锁门静校,学生外出或进校需向传达人员说明情况。
3.为保证学校大门内外整洁,学生在校门口不得乱扔纸屑、果皮等。
4.学生在学校里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服从教师管理。
5.学生放学时,必须整队,由班主任监护离校。不准在学校里逗留玩耍。
二、校园管理制度
为加强校园规范化管理,让学生有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大家人人爱校护校,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1.学生步入校门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2.不准在校园或教学楼内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准以任何借口影响老师和同学们的办公与学习。
3.不准在校园或教学楼内乱丢纸屑、瓜皮等物,不准在楼内外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准随地吐痰,提倡人人见废纸就捡的好习惯。
4.不准在楼上向楼下投掷物品,值日生在楼下涮完拖把后将其扛在肩上或打闹着跑上楼上,严禁往墙上地跑污水。
5.不准在楼梯杆上爬上滑下或在花池上蹦来跳去,不准攀枝摘花,更不准在上面乱刻乱画。
6.要自觉爱护学校的各大景点,大型雕塑等不准用手抚摸,更不准在上面乱涂乱画。
7.上下楼梯右边走,出入楼门或校门不要拥挤,大同学要爱护小同学。
8.师生自行车要自觉有序地放入车棚内,楼内及操场上禁止停放自行车及一切杂物。9.要爱护学校的门窗玻璃、桌、凳等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10、各班要及时、认真地清扫卫生区,及时处理垃圾,保持校园清洁。
对破坏学校纪律,损坏学校公物的人或事,师生人人有权劝阻制止。以上规定,望师生相互监督执行。
三、小学生礼仪常规
一、升国旗仪式,列队整齐,脱帽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二、穿戴整洁、得体;坐正立直,行走姿势端正;举止文雅,谈吐庄重。
三、与人交往,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四、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起立并用双手。
五、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上课发言先举手;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时与老师、同学道别。
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外出和到家与父母打招呼;家中用餐请长辈先就座。
七、敬老爱幼,帮助病残。行走让路,购物让先,乘车让座,尊重、帮助老幼、妇孺、伤残者。
八、遵守公德。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游览风景名胜时,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乱丢乱吐。
九、遇见客人或外宾,热情大方;以礼相待,不亢不卑;维护国家荣誉,不失人格、国格。
十、参加集会,安静听讲;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声“谢谢”;观看演出和比赛,做文明观众,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四、小学生学习常规
(一)上学
1.每个学生都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少先队员要天天佩戴红领巾。
2.书包内课本与文具要在前一天晚上认真准备好;书包外要洁净。背、挎姿势要端正。
3.上学途中两人以上要自觉排队,靠右边行走,不得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4.不得吃着东西进校门。
5.见到老师要问好(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6.早上到校后,要做好上课的准备,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二)课前准备
7.做好思想准备。每节课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走进教室做好,尽快使心情平静下来。
8.做好物质准备。每节课前,要把当堂用的课本、笔记本、练习本及其他文具整齐的放在课桌的适当位置,等候老师上课。
(三)上课
9.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向老师问好,教师说“请坐”后再坐下。
10.上课迟到者要喊“报告”,经老师许可后,方能进教室。
11.上课时要坐正,两手放在课桌上,头抬起,面向老师;不随便说话,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看与课本教学无关的书籍,思想不开小差;读书时要两手拿书,两臂放在桌子上,眼离书一尺左右;写字时要手指离笔尖一寸,前胸离桌边一拳,两肩成一字形。
12.上课时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13.课堂发言要先举手,发言时要起立面向老师,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发言结束,经老师允许后才能坐下。举手三次,老师还没允许发言时,学生可主动站起,回答或阐述自己的问题。
14.教师讲解的内容要边听边思考。不懂的问题要自己动脑,独立思考,经过自己思考钻研仍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请教老师或同学,直到弄懂为止。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不懂装懂。
(四)课后作业与复习
15.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当堂的作业要当堂完成,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
16.做作业前要复习,遇到难题动脑筋想。作业书写要认真,字迹清楚正规,做完后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到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检查。
17.对作业本要爱惜,不乱画、乱撕,保持本子的整洁。
18.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复习学过的功课,自我检查一下,课堂学过的知识掌握没有?课后作业是否能够熟练的完成?哪些知识掌握得牢?哪些知识不太明白?复习过后,还要预习明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应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以便在第二天上课时弄懂。还应适当读写课外读物或根据内容动手做些有趣的实验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19.作业、单元过关和其他考试做错的题,应及时重做、订正。
(五)课间
20.下课后,先准备好下节可用的东西,再到室外活动。
21.课间要在自己的教室门前做适当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不得追逐打闹或做剧烈的活动。
22.上下楼要靠右边走,不拥挤打闹。
23.不要随便进老师办公室或其他教室。有事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去,未经许可不准乱翻老师的东西。
24.课间活动期间不得随便出校门。
(六)做广播体操
25.课间铃响后,要迅速到达指定地点站好队,做到快、静、齐。
26.做操时要按要领、节拍做,动作要准确。
27.做完操,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有秩序的离开操场。
(七)做眼保健操
28.要坚持按要求做眼保健操。要按准穴位、随节拍认真做。
29.平时要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读书、写字都要符合用眼卫生要求。
(八)实践活动
30.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努力为集体作贡献。
(九)集会
32.集合时,学生要到指定的地点自觉站好或坐好。
33.开会时要认真听讲,不说话、不打闹。对讲话者要尊重,并表示欢迎和感谢。中、高年级学生根据需要可做笔记。
34.集会结束时,应听从指挥,有秩序地退出会场。
(十)放学
35.中午或下午放学,要按指定位置站队,听从指挥,按顺序走出校门。
36.出校门后,按路队行走,不追逐打闹,走到离家较近的路岔口在离开队伍。
37.路队行走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抢行,注意来往车辆。在小巷要靠右边走。
(十一)回家
38.放学回到家,先与家长打招呼。做完作业后,再到室外做一些其他有益的活动。
(十二)休息
39.一般在晚上九点前上床休息,要保证每天不少于9至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五、“三好学生”评选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2.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主动为他人服务。
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及“规范二十条”,在同学们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学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功课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成绩突出。
5.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健康的体魄,体育成绩突出。
六、“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标准
1.符合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
2.热心为班级、同学服务,工作大胆泼辣,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
3.率先垂范,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班级有突出贡献。
评选办法:差额选举。班主任根据评选标准推选候选人,由学生投票确定名单。
评比结果:由班主任填写在“三好、优干”登记表及学籍卡片上,报德育处备案、发奖。
评选比率:班级人数的1/3,其中优干2名。
七、“学雷锋标兵”评比标准
为了深入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建设路小学“学雷锋标兵”评比标准办法。
(一)评比标准
1.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关心集体,关心他人遵章守纪,集体荣誉感强
2.能够以雷锋为榜样,自愿进行学雷锋活动,做到经常化、持久化,在学雷锋活动中表现突出。
3.助人为乐,能在学习、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并能带领其他人一起开展学雷锋活动。
4.学习刻苦,有钻研精神,学习成绩优秀。
5.有突出事例,并为全校学生树立榜样
(二)评比办法
采用班级推荐的方法,由学雷锋小组进行交流,小组组长及班主任同意后,每班报2名学校审核批准。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