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从抓常规管理、抓教研教改入手,力求实效、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为途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学风,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断进步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尤其注重道德与法治、科学、艺术、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等学科的开展和开好。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结合学校制定的教师岗位考核细则,加强学习,使教师明确要求。加大平时的常规工作检查力度,包括:规范学历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订正、辅导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要加大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有教学设备、工具的检查力度。促进每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坚持天天清,周周清,段段清,月月清。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工作以多种形式进行,分为例行检查、突查,主要检查课堂教学,晨诵午读,教师的到岗到位,尽职尽责,检查后及时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手资料。总之要不遗余力地将教学常规工作抓得实在有效。在全体教师心中牢固树立教学常规的重要地位,认识基础是备课,重点是上课,落实是辅导。
3.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开展活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情境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突出深度学习,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
4.落实学科德育一体化。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把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学科教学,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德育与课程一体化。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落实思想教育。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加大新课改理论方面的学习,引导教师通过看报纸、教学刊物,浏览远程教育资源,观看优质课等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影响先进教学设施使用及作用的发挥,因此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将制定计划,定时、定任务地进行培训,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自修相结合,培训内容将侧重使用,使教师尽快地能做到边学边用,以使我校新购置的设备尽快发挥效用。
3.五课并行,强课提质,发挥名优教师带动作用。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借助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利用示范课、汇报课、青年教师优课、徒弟汇报课等各种形式,推动教师的发展。
4.拓宽教研渠道,助力教师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研活动,送课、送研、送资源、送讲座等,促进区域教育教研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长效联研机制,开展“三学”、“三研”、“三练”活动,强化校本教研。
5.成立校级教研团队。分学科,成立骨干教师为首的带动年轻教师的教研团队。
(三)加大教研教改工作力度,落实新课堂分项达标活动
1.落实新课堂达标活动。为更好的实施,制定了《新课堂达标活动方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历案培训,进行新课堂达标系列活动等。
2.开展学历案编写。同时结合《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的指导意见》,聚焦课堂效益提升,逐步形成在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致的教学格局。
3.分学科教研,开展看优秀课例、谈观点看法、集体备课、上示范课、优质赛课、徒弟汇报课、评课总结的课堂教学活动,求精不求多,力求实效,通过此种形式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4.组织年青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包括课题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资料的收集,成果的推广等。以此为基础,有条不紊地实施我校申报的校级、区市及以上立项课题,争取通过研究工作,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服务。
5.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以及课件制作、教具制作等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例,并积极投稿,对有作品发表和在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学校将在考核中加分,并给予奖励,同时在评优评先中学校将优先推荐。
6.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开发适合我校,易于操作、便于落实的校本课程,加强校本课程方面的理论学习,并借鉴观看其他小学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探索、确定本校的校本课程,做一定的尝试,争取在学期中期形成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方案,学期末初步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写大纲、教材,并制定实施方案,到下学期全面实施,为创建学校特色提供有力保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1.结合少先队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新安装的校园广播系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加大学生的习惯培养工作,结合班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各学科教学,通过晨诵午读、写字课、经典诵读、阅读考级、计算考级、英语考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此项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关键是要抓检查落实、抓效果,检查的效果要记入教师、班主任的考核。
(五)强化教师质量意识,完善评价体系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和业务能力,引导教师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业绩的观念。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能针对不同学生分类推进,精准指导,实行“一帮一”,将教师教学的质量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将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评优树先、职称晋级挂钩,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
依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不断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坚持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的进步程度,科学评价小学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坚持综合评价和特色评价相结合,促进学校他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六)加大对学生的辅导力度,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本期将制定学校的培优扶差方案,引导教师确定培优扶差对象,制定培优扶差计划,教导处将对教师的培优扶差工作进行不定时抽查和学期末成果评估,检查和评估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成绩。
(七)狠抓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质增效
教导处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六年级教师共同探讨,搞好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导处要多方协调,解决毕业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多想办法,多花功夫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力求使毕业班提质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八)推进课后服务活动,开展多彩活动
根据《红旗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本学期开设了街舞、阅读与写作、硬笔、软笔、创意美术、舞蹈、合唱、跆拳道、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智能钢琴、管乐、编程、国际象棋、花样跳绳、科技制作等二十个项目的舌橐活动,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计划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团主题活动,创新活动方式,提炼活动经验,推动社团活动的校本化和课程化。结合“体育、艺术2+1”,推动体育、艺术课程社团化。
(九)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档案的装订工作,要多学习,将档案分门别类,平时就注意收集,保存好档案资料,科学规范地做好档案的装订工作。
三、本学期工作安排:
二月:
1.完成课后服务项目设置、致家长一封信、学生报名、分班、教师安排等系列工作;
2.开学前准备工作:进行学历案编写培训;完成学历案二次修订;完成教学计划;
3.评选区语文、道法的学历案;
4.数学教师提前设计每日十题;
5.寒假作业展评;
6.教干推门听课;
7.各学科确定每周教研时间,分学科、分教研组研讨教材;
8.各学科进行示范课展示;
9.全体教师按级部上报课题,级部磨课,进行达标展示课;
10.参加区小学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梯队成员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检测;
11.参加区小学美术优质课;
12.举行第一次联研共同体活动;
13.进行全体教师的粉笔字培训活动;
14.计算、默写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并公示;
三月:
1. 优秀案例评选,进行优案磨课
2. 进行优秀作业展评
3.进行学生经典诵读活动;
4.参加区小学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一梯队同课异构;
5.准备第一次月考
6.加强学生的常规检查
7.各学科按时分科教研,校级干部推门听课
8.科学教师专业技能展评活动
9.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一梯队同课异构
10.组织参加全区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
11.学生硬笔书法比赛
12.青年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13.3-6年级学生手工制作比赛
14.进行第二次联研共同体活动。
四月
1.继续推门听课
2.继续开展各学科集体教研
3.参加中小学绘画作品展
4.组织参加小学生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
5. 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一梯队同课异构
6.开展名师工作室成员优秀课例观摩活动.
7.加强学生常规检查
8.迎接区督导检查
9.加强学困生辅导
10.第一次教师业务检查
11.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12.组织第二次月考
13.进行第三次联研活动
14.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二梯队模拟课堂教学
五月:
1.继续推门听课
2.期中质量分析,反思教学
3.教师教学常规专项检查(教案、作业)
4.学生口算竞赛
5.四、五年级学生思维竞赛
6.继续开展各学科集体教研
7.组织第三次月考
8.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一梯队同课异构
9.参加区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绘画课、手工课10.参加全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展示活动
11.选拔教师参加全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绘画、手工比赛
12.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三梯队模拟课堂教学
六月:
1.继续推门听课
2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第一梯队复习课
3.组织参加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成长课堂---梯队成员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检测
4.小学数学区域教研共同体学习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检测
5.组织教师参加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座谈
6.进行学生艺术素养检测
7.安排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8.各学科进行总复习,做好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
9.组织第四次月考
10.组织开展复习研讨课
11.组织期末检测
12.进行学校常规和管理工作的总结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