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指示精神,加强我校体育教学工作, 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体育教学情况
1.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学校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相关课程,开设有足球、篮球、健美操等特色体育社团。
2.认真落实各项体育活动,积极组织校内比赛。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校规定在每天的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并列进课表纳入到课程管理。 大课间分为体能操和韵律操,上下午分别在教学楼走廊或操场。参加了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立新教育集团的四校区篮球比赛,取得不错成绩,锻炼了学生。
3.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能初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学校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跳绳踢毽子比赛等,鼓励全员参与。组织开展校内班级足球联赛,积极推动足球运动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体育老师鼓励学生自带器材如篮球、跳绳、沙包,让他们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间练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4.课间操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们体育组教师都会在开学初的几个周对学生做操技术的改进学习,并利用广播操时间对学生做操习惯的培养和纠正。不管轮到谁值周体育教研组都要求教师声音洪亮、口令要标准、精神要饱满指挥做操。
要始终充满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针对做操情况及时小结。在组织课间操的过程中要指挥好学生做操前后的集队解散队,调控好节奏,针对学生解散时乱跑现象提出批评教育。确保学生大型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撤离。
二、师资配备
我校现有学生2203人,43个教学班,9名体育教师。我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全体育课,并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体育教师各自优势,开设篮球、 足球、田径、健美操等特色课程。
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
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体育教师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数据。每年保证上报率百分之百。
四、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要求。近年来在枣庄市教育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用于日常教学、体育训练和参赛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学校建有操场一个,其中跑道为塑胶跑道,一个露天篮球场。
五、主要问题与分析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体质抽测成绩较落后;
学生肥胖率略有上升、学生近视率上升。
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学生体育锻炼方式虽有6种之多,但锻炼效果不够好,落实不系统,不到位。(1.体育课 2.阳光大课间 3.课间活动 4.居家体育锻炼 5.兴趣社团 6.课余运动训练)
六、下一步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上好体育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编写回民小学体育课常规要求,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2.建立学生体质达标检测工作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学生体质达标检测,全员建立体质档案,实行体育教师岗位责任制,确保学生体质达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用心打磨大课间。继续开展组织“”眼保健操“体能操”“韵律操”大课间活动,丰富运动项目,继续规范大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大课间健身、愉悦、互动、和谐的功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快乐,收获到健康。为校园注入清新的气息,逐步形成“眼保健操+韵律舞蹈+体能操+特色项目”的模式,打造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4.科学开展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工作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量,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精讲多练,注意直观教学,重视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托“立新集团”这个平台,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联动全员提升,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达成“共享”“共荣”“共进”的目标。
6.适时启动体育活动2+1项目。采取“点”“线”“面”多维锻炼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利用现有传统优势项目,充分挖掘潜在体育资源,积极探索、推广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适合学校实际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掌握2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1项体育运动特长。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