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在区教育工委、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区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着力加强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干群关系和谐,教师爱岗敬业,学生习惯明显转变,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一、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全面引领学校发展
1.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
(1)精选学习内容。认真学习上级党组织下发的文件,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实现对学习成果的转化。
(2)坚持学习制度。在学习安排上,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坚持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学习。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议,分析总结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2.加强民主集中制,完善民主议事制度
(1)坚持例会制度。将周一确定为学校支委会议时间,安排好本周党建工作,总结上周工作,分析发现不足,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
(2)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实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3)公开制度经常化。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组织工作透明度,通过会议、专栏等形式公开学校工作,保障每一位党员的参与权、监督权。
3.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建管理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议,解决思想和工作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内评议”等相关制度要求,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
(3)做好党员发展和收费工作。今年4月和7月,两名中共预备党员转正。每个党员6个月来按时交纳党费,做到足额缴纳,不错不漏。
4.紧抓师德建设 强化育人意识
(1)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枣庄市“坚定理想信念 涵养高尚师德”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100余份,撰写心得体会130篇。
(2)结合师德活动,深化教育成果。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周强和枣庄雷锋式好老师高拓先进事迹。制定《立新小学东校区(回民小学)“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师德专题教育活动方案,并依据方案进行有步骤的学习活动。根据区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市中最美教师”和市中教书育人楷模选树活动的通知》安排,推荐我校钟琳老师参与区级最美教师评选。
(3)结合警示教育,提高师德水平。一是全体教师重温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认识;二是对照教育部“第十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检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存在相关师德违规、失范行为;三是主动整改,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德育工作为引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抓实班主任培训,提升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本学期,组织召开了四次“新心相遇 携手同行”班主任沙龙活动,王亚萍、杨艳芳、齐媛媛等老师从家校沟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等方面给了老师做了分享。
(2)邀请优秀班主任分享经验。立新小学张琳老师为老师们做了《用爱用智 用心用情 高效管理 匠心育人》为主题的班务工作分享,聚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一日常规的训练、学习习惯的养成、学困生的转化、和家长的沟通技巧等方面,分享经验。
(3)组织开展我的育人故事——班主任技能大赛。赵丹老师等11位青年班主任参加比赛,用亲身经历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分享了各自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动人故事,增强了老师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2.抓细德育活动,培育和雅少年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依托主题队会(课)、“开学第一课”等载体,组织开展了“你好,红领巾”队前教育系列活动、“学习党的二十大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分批入队仪式、“红领巾闪耀新时代”一星章表彰活动、“学习二十大 党恩润我心”主题活动、“红领巾爱学习”、“学雷锋 树新风”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2)抓好主题实践教育。一是抓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清明节组织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端午节开展了“青青端午粽 灼灼爱国心”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升旗、主题班会、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习俗的熏陶,厚植爱国情怀。二是加强劳动实践教育。组织开展了5+X养成教育劳动技能大赛,组织“童心护绿 共植希望”植树节活动。三是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 争做和雅好少年”活动。本学期共表彰了46名学雷锋小标兵,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做了6期学雷锋事迹宣传,班会课做了10期“弯腰小明星”事迹宣传。四是加强法制教育。邀请法治副校长解放北路派出所副所长任衍华、法制辅导员李淳,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法治讲座;6月下旬,两位警官来校对六年级毕业生进行了安全警示教育。
3.规范少先队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归属感
(1)持续推进“队前教育”教育。组织开展了“你好,红领巾”一年级队前教育系列活动。帮助一年级的预备队员系统、直观地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培养他们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做好入队的准备。
(2)规范有序举行入队仪式和主题队课。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2022级第一批新队员入队仪式;3月17日举行了“红领巾闪耀新时代”一星章表彰活动,组织观看全国少工委公众号“红领巾爱学习”版块的党史历程特辑,学习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
(3)丰富活动内容,提高队员素养。组织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党恩润我心”、“树绿色理想 建绿色校园”、“浓情三月感恩母亲”等主题黑板班、手抄报比赛,“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节水小达人”宣讲等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队员的素养。
4.注重心理健康,守好心理阵地
(1)关注全体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利用问卷星软件,对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提出了心理调适建议。制作了美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指导手册》、《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心理健康知识之教师篇》,帮助、指导教师调整心态,并用科学的方法教育、指导学生。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张德秀老师,为全体教师做《教师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策略》专题讲座。
(2)关注女童心理健康教育。齐媛媛老师和解放北路派出所的李淳警官,为四、五年级的女生做《关爱女生 呵护成长》报告,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3)开展五月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一是组织“绽放心中的花”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二是开展《调控情绪 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活动。三是让心理小游戏走进课堂。五、六年级各班学生在体育老师的配合引导下,人人参与了一次“穿越山洞”“同舟共济”的团体心理游戏活动。
5.重视家校共育,共创美好未来
(1)做好家校沟通。通过常态化家访,做好家校交流。用好家长接待室,热情接待家长,听取家长意见。组织召开了学校家委会主任专题会议,针对教辅征订、一年级校服家校合育、安全管理等重大的事情进行沟通和交流。
(2)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引导家长观看家校共育大课堂;亲子共同观看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思政课;收看“花开市中”——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公益直播课;邀请十五中北校的王锋校长做了小升初衔接报告会,家长们表示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三、教育科研扎实开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
1.细化管理,再立新常规
(1)抓实常规检查,及时管控教学质量。本学期进行了2次作业抽查、1次备课抽查和2次全方位常规检查。各学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时进行反馈,老师们在不断的整改中提高质量。
(2)抓好学生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本学期开展课堂常规评比活动1次,从课前准备、候课、上课、读书、写字、小组交流等方面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再细化、再规范。各学科举行书写比赛1次,语文诵读展示活动1 次,董子牛、陆艳如两位同学在“2023年市中区小学师生规范书写”大赛中,荣获学生组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级评比,荣获二等奖。学校报送的《声律启蒙》诵读作品在市中区“2023年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升质量,打造“融错和美”新课堂
(1)落细常态课的评析诊断,向课堂要质量。教导处各位学科主任每周听课次数均能达到3节以上,听课后及时与上课教师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评析和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将教学质量落实到每节课中。
(2)做实课例研讨,打造“和美”课堂。学校先后举行了“教研组长示范课”、“新秀研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等课例研讨活动。李维、李环、李箫等教师参加区教坛新秀优质课均获一、二名;推荐6名教师参加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李厚荣、李箫老师均获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
3.深耕教研,打造“和谐共生”新队伍
(1)强化三级教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本学期各学科开展学科教研活动18次,举行了“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目标的叙写比赛”、“容错课堂经验分享”、“教学经验分享”等主题教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2)加强校际联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学研讨活动和专题教研活动。语文学科与税郭中心小学举行课例研讨活动,数学学科本学期共举行两次校区联研活动,邀请赵强、满海芳主任到校进行课例指导,杜文玉主任在立新教育集团联盟“春之约”英语教学联研活动中执教研讨课。组织各学科老师到本部、西校区参加听课研讨活动4次。王欣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区小学数学联研共同体课例研讨活动,并代表区小学数学团队送课到永安中心小学,得到广泛好评。
4.丰富做活校本课程,打造“和合新雅”课程
(1)开展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导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本学期开展各学科学生书写比赛、创新作业展示、学生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展示、趣味运动会、“缤纷画作、飞翔童年”美术作品展等活动。有30位同学在全区“新时代美德枣庄”公益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奖。通过活动的开展展示学生的风采,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依托社团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八极拳、扎染、跆拳道、拉丁舞、中国舞、声乐、绘画、京剧等18个精品社团,让学生在自选的社团活动中,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花漾童年,缤纷六一”社团文艺展演,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台丰盛的视听盛宴。
四、切实抓好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平安健康
1.筑牢“三防建设”,坚守生命安全底线。校园安全建设实现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做到24小时值岗,实施封闭化管理率达100%,校园配备一键报警与市中公安联网率达100%,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护学岗设置率达100%。人人掌握安全方法技巧,切实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水平,干部每周一个安全专题学习;利用间周例会,每月对教职工安全培训;每学期对保安进行不少于2次的安全培训;每周对学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间周一次安全主题班队会;每月一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全员参与安全护导全覆盖,组成的全方位“4+4”安全值勤体系,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在校安全。
2.细抓安全教育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安全公众号、美篇、视频号各种渠道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和雅广播站、安全课、班会等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截至6月底,安管办累计完成校园安全广播录制17期、安全展板制作9个、安全提示音录制8个、自校园安全公众号上线以来,累计制作220篇,阅读量过万、美篇制作166篇,阅读量突破17万、各类安全教育视频收集400余集,课间文明小游戏设计4期、各类安全提醒80余条。
3.深排隐患,建立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建立安全排查常态机制“1+1+1”,做到“每日一排查,每周周总结,每月一上报。针对特殊学生、防溺水重点人群,进行立体式的一生一案的三级帮包,形成帮包材料57个。启用新的1530教育台账记录本。
4.细化档案,留实安全足迹。在上学期平安校园65条的基础上,整理安全督查档案材料70余个,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承诺书)纸质版和电子版10余封。
五、以满意服务为宗旨,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1.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教育教学。一是做好设备及设施维修。本着“修旧利费,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原则,圆满的完成了学校上半年所有的维修任务,为学校节约开支近万元。二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总务处加班加点完成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并导入山东省教育资产平台,给学校节省了资金。三是填报了2022年回民小学财务决算报表、2023年学校预算绩效报告。四是学校建设方面稳步推进。高标准的操场已经建设完成,消防水池等设施已经完工,报告厅装修设备配置完工,1号教学楼完工交付校方。
2.做好人事、档案工作,服务广大教师。一是做好教职工的考勤登记管理工作。每天及时统计教师出勤情况,病假、事假每周及时公示。学期末根据周考勤公示,对全体教师的出勤情况进行量化。二是做好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及时有序地处理上级各种文件和网上文件的收发、传阅,学校各种请示与报告的分类呈送。做好办公室部分档案的规整,完成了师德考核、实绩考核、年度考核表的整理。三是做好职称聘任和评审工作。本年度有两位教师获评高级职称,一位教师获评中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有序推进。
全体师生辛勤耕耘,笑颜迎来硕果累累。一学期中,我校教师有50人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杜文玉老师在“全国英语教师口语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小学教师组省级二等奖;李箫箫、李厚荣、纪宏乐、李环、李维、孙静、高红霞等老师在全区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在“2023年市中区师生规范书写”大赛中,杨艳芳老师获特等奖,李莉莉老师获得一等奖;米青老师在全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李莉莉、凡贺、刘瑞、王利平、王永秀、马洪花、冯雪老师的作品在全区“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双拥主题文艺作品一二等奖;王亚萍老师在2023年“守护花儿”防范未成年人溺水(第一期)安全教育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奖。本学期,学生表现优异,有46人次获得区市级以上奖励,曹峻熙等5名同学荣获区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赵晟旭等8名同学荣获区级“优秀学生”称号;董子牛、陆艳如同学在“2023年枣庄市师生规范书写”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尚欣、神荟茜、田学军等30位同学在全区“新时代美德枣庄”公益作品征集中获奖。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在区教体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立新小学的倾情帮助下,在全体回民小学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