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枣庄市立新小学东校区(回民小学)安管办始终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不断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举措,筑牢校园“三防建设”;细抓安全教育;深排处置隐患;细化档案规整,齐心协力维护校园安全持续稳定。
一、筑牢“三防建设”,坚守生命安全底线。
重点抓好对新修订的《<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细则》的学习,树牢“安全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底线”意识,不断提升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校园安全建设实现“四个百分之一百”专职保安配备率达100%,做到24小时值岗,实施封闭化管理率达100%,校园配备一键报警与市中公安联网率达100%,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护学岗设置率达100%。
人人掌握安全方法技巧,切实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水平,制定安全培训“1+1+1+1”全覆盖。干部每周一个安全专题学习;利用间周例会,每月对教职工安全培训;每学期对保安进行不少于2次的安全培训;每周对学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间周一次安全主题班队会;每月一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全员参与安全护导全覆盖。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首遇制意识。校外由值勤领导教师,公安、保安、家长,校内由执勤教师、干部巡查安全小卫士、班级安全监督员组成的全方位“4+4”安全值勤体系,对其管辖范围的学生行为进行检查、监督,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在校安全。
二、细抓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校园安全公众号、美篇、视频号各种渠道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是充实我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和雅广播站、安全课、班会等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其次,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如校园广播(每周一班队会及安全小课堂、下课、放学的安全广播提示音)、黑板报、悬挂标语、制作各类安全展板、校园安全公众号、印发安全材料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截止6月底,安管办累计完成校园安全广播录制17期、安全展板制作9个、安全提示音录制8个、自校园安全公众号上线以来,累计制作220篇,阅读量过万、美篇制作166篇,阅读量突破17万、各类安全教育视频收集400余集,课间文明小游戏设计4期、各类安全提醒80余条。这些渗透潜移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排隐患,建立排查整治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排查常态机制“1+1+1”,做到“每日一排查,每周周总结,每月一上报。每日一排查力求做到“三查一整改”。“三查”指:校园常规安全检查;重点时期重点检查;假期集中安全检查。“一改”指:即查即改。
每天的“3个重点”检查,分别为上放学、大课间等重要时间节点;心理异常、难于管教等重点学生;厕所、楼梯间等重点区域。针对这三个重点,设置安全警示标示,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要有楼道负责人做好检查记录,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彻底整改和破解。针对特殊学生、防溺水重点人群的学生等,学校高度重视,进行立体式的一生一案的三级帮包材料57个,启用新的1530教育台账记录本。安管办长期跟踪、关心、帮扶与引导,持续发力,避免校园欺凌和非正常伤亡事件的发生。
四、细化档案,留实安全足迹。
半年来,陆续迎接了市教育局和区教体体局安全督导检查、街道社区、市场监管、卫健、消防、公安、应急办等多部门督导检查10多次。在上学期平安校园65条的基础上,整理安全督查档案材料70余个,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承诺书)纸质版和电子版10余封。不断细化更新各类安全材料,安全工作纸质材料越来越扎实。
五、校园安全工作的几条不足。
当然,低头前行,更要抬头看路,一个学期,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比如,安全管理还是不实,班主任缺少激励机制,安全工作落实和执行效果还有待于提升改进;安全教育有应付,忙于教学和安全管理,精力有时跟不上,上级安排的工作确实有时完成的一般,应付了事的心理总是在作怪;校园安全事件处置效率不高,效果一般等等。
总之,校园安全工作是底线。时时刻刻想安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有预见性,处理问题要有灵活性,安全管理要有快速性,只有累一点,苦一点,快一点,不断探索校园安全管理的新举措,以培养孩子们受益终身的安全行为习惯和敏感的安全意识为目标,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