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5-00433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西王庄镇
  • 成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标  题:市中区西王庄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西王庄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西王庄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加力提速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现就全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凝聚法治政府建设强大合力。一是坚持顶层推动部署。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并将法治工作纳入2024年镇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及时讨论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党政办公会先后开展学法26次,开展专项法治培训8次。二是坚持完善工作机制。镇级层面,重新研究调整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积极配备完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村级层面,优化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行“挂牌”“线上+线下”服务,方便群众随时获取服务,截至目前共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三是坚持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规范度和公信力。今年以来共召开镇党委会议35次,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5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93个。

(二)坚持法治思想,持续激发法治政府专业素养活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依托镇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和王鼎明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全体干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持续抓好法制教育。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法治专题学习活动15期,切实筑牢干部的法治思想根基。二是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监督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按照部门提交、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行政一把手签发的原则,完善规范性文件评估和定期清理公布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备案和归档工作,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备案,确保报备率、及时率、规范性均实现100%,公开各类信息200余条。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扎实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鼓励动员全镇机关干部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学法考试,注重法治人才队伍培养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全镇考取政执法政在编行人员共20名,为全镇依法行政提供了人力支撑。

(三)聚焦中心任务,常态提升法治政府执法为民能力。一是持续完善纠纷化解机制。成立全领域诉调案件纠纷处理中心,构建基层法庭“快处理”、派出所“快警务”、司法所“快调解”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的基层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先后组织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召开联席会议11次,共享社会治理重要信息70余条,有效化解各类纠纷1000余起,纠纷受理率达到100%,为辖区和谐稳定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二是持续落实法治普法责任。完善调整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利用“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维权日、6月禁毒宣传月、12月宪法日等重要纪念日、节日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利用宣传栏、展板、宣传页、入村社区宣讲等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使法律教育渗透到每个家庭,做到让广大干群人人知法、懂法、护法、守法,年内开展专题宣讲21余次,悬挂横幅及电子屏宣传500余条,印发法律法规宣传单页6000余份。三是持续创新为民服务举措。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理念,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打造“悉心办”特色政务服务品牌,实现审批业务即时办,为民服务一站办,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帮代办事项1052余件,上门办理事项70余件。同时,扎实做好“枣解决枣满意”平台与12345热线投诉办理,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实现响应率100%、解决率100%、满意率100%,确保全镇安定有序、长治久安。

二、困难问题

全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普法宣传形式内容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村和职能部门面对法治宣传任务,只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学习一下简单法律知识,宣传形式单一,普法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激发群众学习兴趣,达不到普法效果。二是基层法治治理体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开展,镇级治理逐步实现了法治化运行,但仍存在个别村级负责人法治意识淡薄,不善于学法守法用法,习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凭经验办事。再如,在村级事务讨论中,部分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村民除非涉及自身利益,对村级公共事务并不关心。

三、下步措施

一是要在优化学法普法成效上“下实功”。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不定期通过以案释法、知识竞赛、党日活动等方式普及法律小常识,用好村级法治文化长廊,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依托阵地,结合“送戏下乡”等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法治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二是要在提升法治治理能力上“出实招”。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法治理念,注重通过法治实践,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持续加强镇村“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群众投诉、举报违法行为制度和途径,坚持法律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切实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要在提高综合执法水平上“见实效”。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违规执法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切实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同时,按照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要求,对执法人员一律实行执法资格考试和执法技能轮训,鼓励一专多能,努力培养复合型行政综合执法人才,聚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