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5-00427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文化路街道
- 成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标 题:市中区文化路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文化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基础“深根固柢”。一是扛牢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督办、重点环节亲自把关,全年召开法治工作专题会议2次,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完善队伍建设。结合街道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领导小组,将党工委书记、党工委副书记、街道科级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部纳入领导小组中,形成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党工委副书记协同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聘请法律顾问2名,配备法治工作人员2名,进一步壮大法治建设专业队伍。三是深化监督考核。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要点及综合考核中,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严格落实年终述法制度,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强化为民服务,书写法治效能“暖心答卷”。一是“解”问题诉求。把群众诉求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有人办理、依法推进,聚焦群众与物业矛盾集中、问题反馈集中等情况,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扩面”“提质”,更换5个服务质效不高小区物业公司;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车安全管理乱象,积极协调物业公司,建设电动车充电桩200个、车棚20座,增设停车位210余个,有效缓解居民电动车充电难、停放难的问题。二是“化”矛盾纠纷。依法处理纠纷,有效化解矛盾,依托“两枣”平台和“12345”热线,扎口办理群众诉求;擦亮“文心”一站式矛盾调解品牌,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96.8%;扎实开展全覆盖式社情民意大走访等活动,走访居民25000余户、走访规下企业2900余家,收集问题290余条,解决280余条。三是“提”服务质效。提升法治服务效能,彰显法治温度,全市首个局街共建政务服务示范点建成以来,梳理延伸至政务服务驿站事项清单43项,选派2名专职人员常态化入驻,累计为周边商户办理各类证件3000余件;组织开展“榴枣归乡”系列招聘活动24场次,新增就业1213人,设立社区微业服务站4处,开展技能培训10余期,带动失业再就业277人。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浓厚法治氛围“风清气正”。一是推进法治进机关。将普法宣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场景,结合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3次,结合“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学习7次,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解读法治专题讲座1次,2024年街道工作人员参加网上学法考试,参考率达100%。二是推进法治进校园。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法治进课堂、禁毒宣传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活动9场次,进一步筑牢青少年遵纪守法思想防线。三是推进法治进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口袋公园、文化长廊等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实现12个社区全覆盖;结合周六志愿服务活动设置法律宣传咨询展台、展板等,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解读服务;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等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物品等5000余份,印制法治宣传海报、喷画500余张,制作宣传短片3个,使法治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增强。部分人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仅停留在“学了”层面,按部就班学习多,针对性、系统化学习少,存在“用时再学”的思想,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是能力运用有待提升。少数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轻法治重经验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是普法载体有待丰富。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拉横幅、发放宣传册等传统的“灌输式”宣传,鲜活性和现实针对性不强,没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抓学习、强理论,树牢法治根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中,结合“28日主题党日”、晨会等活动,组织机关、社区工作人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学深悟透、学用结合,着力提升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及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抓宣传、强教育,营造法治氛围。因地制宜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推进“法”“景”融合,依托辖区广场、游园等公共资源,打造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文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营造“抬头见法”“处处有法”的浓厚氛围;充分运用专题汇演、法治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形成人人学法、事事讲法、处处用法的良好风气。
三是抓规范、强素养,提升服务质效。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完善执法程序和行为,强化法制审核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街道法律顾问统筹调用机制,积极引入顾问律师,针对法律适用、程序规定、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交流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执法作风优良的队伍,推进群众诉求高质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