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3454
- 主题分类:部门、镇街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文化路街道
- 成文时间:2024年10月17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10月17日
- 标 题:【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文化路街道2024年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 效力状态:有效
【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文化路街道2024年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文化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总体目标,聚焦“落地见效”和“跨越赶超”两大重点,务实奋进、实干争先,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024上半年,GDP完成25.31亿元,增长7.7%,总量、增速均居全区第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万元,增长5.8%。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8.6%,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完成12.71亿元、增幅17.1%,新增“四上”企业21家,总数达96家。
一、聚焦项目招引,抓实落地见效
一是招商引资有序开展。赴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10余次,收集优质线索30余条。新签约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制剂、牙博士口腔医院等项目7个。跨境电商数字经济产业园(枣庄)总部基地、吉品·时光巷商业街区等5个在谈项目进展顺利,其中3c数码直播基地等2个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将于近期开工建设。积极争取、盘活中山医院、三中印刷厂、原教育宾馆等多处闲置资产,成功招引明楼新天地商业步行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连锁餐饮商超等楼宇经济项目落地,有效实现“生产存量”变“发展增量”。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50亿元的中国(枣庄)闲置品循环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运营,完成注册落地闲置经济企业15家,累计完成线上交易金额7.6亿元,出口完成300余万元;蓝色海岸、水沐澜亭休闲中心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运营;新未来直播基地已招募主播超100人,初步形成了直播产业集聚效应。紧紧抓住重点项目中期调整机会,调整上报水网配套工程、新建智能印刷生产车间等重点项目6个,且全部进展顺利;省市区重点项目数量由年初的4个上升至9个,其中一体化供水等5个项目已建成使用。
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和升规纳统工作,新增纳统项目8个;新增“四上”企业数量超过2023年全年新增数量;风视信息、盛泰酒店等21家企业完成小升规;目前街道有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枣庄龙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山东省2024年度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结合“两枣”平台、“12345”热线等,收集市场主体诉求意见300余条,全部高效办结。将“夜市经济”与“人才市场”巧妙结合,在吉品街组织开展星空夜市招聘会等活动5场,参与企业110余家,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有效助力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
二、聚焦城市品质,提“靓”宜居环境
一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稳步推进老城更新,中兴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进展顺利,投资500万元完成吉品二街提升改造,设置集中摊位近100处,打造特色美食广场和小饰品特色街区等网红打卡地,规范管理运营,提升环境秩序,吸引人气商机,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持续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扩面”“提质”,新更换3个群众不满意小区物业公司,开展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集中整治20余次,安装电动车充电桩200个、车棚20座,增设停车位210余个。
二是居住环境更加洁净。加强各小区和市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清理垃圾死角1200余处、清运垃圾800余车;洗刷路面油脂200余处,洗刷龙头市场、龙头路、建华市场、朝阳市场、吉品街内街等30余次。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和道路扬尘治理,出动机扫车980余辆次、雾炮车810余辆次、洒水车1240余辆次。开展违建“拔钉清点”,拆除违建车库、乱搭棚厦等40余处,拆违面积1800余平方米。抓实供暖设施“冬病夏治”,开展供热主管网检修、智慧供热系统改造、智慧平台建设等,整治老化、跑冒滴漏等问题11个。
三是文体生活更加丰富。打造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新建老旧小区健身场所7处,新安装健身器材89件,维修老旧健身器材14件,张贴文体活动场所指示牌和15分钟生活圈导引图120余处。围绕文化阵地扩容提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高标准打造爱国教育基地、城市书房等群众性文化阵地,文化路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山东省二级文化站。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组织开展2024“黄河大集”、广场文化节、“周六剧场”等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受益群众20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小戏小剧进小区”活动40余场次,推进文体活动小规模、多频次、全覆盖。
三、聚焦基层治理,服务保障民生
一是服务质效持续提升。通过督促开发商“建”、争取资金“改”、物业交接“换”等方式,新建龙凤社区3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扩建振华社区300平方米党建阵地、置换龙头社区6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功能布局、服务内容等,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续优化、完善群众诉求“受理—办理答复—审核—研判督办—回访”等流程,依托“两枣”平台和“12345”热线,扎口办理诉求,满意率达98.91%。扎实开展全覆盖式社情民意大走访、“联系服务企业遍访”“双进双提升”等活动,走访居民25000余户、走访规下企业2600余家。
二是民生保障持续完善。投资10万元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邀请省市专家开展义诊14次,服务群众900余人次;联合辖区医院开展义诊活动20余场次,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为辖区在管的7050名高血压患者、2860名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随访服务,累计为6500余人次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筛查。精细社会帮扶,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76余万元、临时救助6万余元、残疾人补贴120余万元;加强特困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建立探访关爱档案105户,走访特困老年人500人次;打造吉品街商圈“榴枣归乡”服务站,为339名创业者办理营业执照,为7名商户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为6名商户申请一次性创业担保贷款;成立社区“微就业”手工坊2处,开展面点制作、育婴、布艺手工等培训10余期,带动就业200余人。
三是一排底线持续守牢。夯实警民协同群防群治基础,结合警网融合专项行动,组织160余名社区党员和治安志愿者,组成12支治安巡防队伍,开展义务治安巡逻,今年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6%。擦亮“文心”一站式矛盾调解品牌,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96.8%;做好“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点位增点扩面,实现在线摄像头12个社区重要部位全覆盖。坚决守牢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意识形态、生态环保、食品药品等一排底线,社会大局保持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