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25-01780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工作推进
- 发布机构:矿区街道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1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18日
- 标 题:矿区街道创新打造“三维”政务公开新模式 聚力提升基层服务质效
- 效力状态:有效
矿区街道创新打造“三维”政务公开新模式 聚力提升基层服务质效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解决服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问题,矿区街道立足辖区工矿企业集聚、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艰巨、老龄人口比重高等现实特点,以创新思维破题,打破传统政务公开的时空壁垒,系统构建了“立体化、场景化、适老化”三维政务公开新模式,实现了政策服务的精准触达与温情传递,显著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一、构建立体化公开矩阵,织就服务信息“一张网”
一方面,打造线上融媒矩阵,打造指尖上的“政策超市”充分整合“幸福微市中”微信公众号、“市中云报”APP、社区居民网格群等平台资源,构建集政策发布、信息查询、互动反馈于一体的政务公开矩阵。结合辖区装备制造企业多的特点,建立“惠企政策直通车”微信群,动态梳理发布税费减免、技改补贴、用工保障等政策原文及图解指南,全年累计推送政策解读信息320余条,实现惠企政策“指尖可查”。
另一方面,打造线下实体矩阵,构筑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在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3家重点企业服务站科学布局“政务公开角”,打破柜台隔阂,打造开放共享式信息空间。每个公开角均设立政策资料展架,放置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政策汇编及最新公告,提供政策咨询面对面服务。同步配置“民情收集箱”和“意见反馈簿”,形成政策信息“发布-获取-反馈”的闭环机制。全年累计服务居民政策查询逾8000人次,基础惠民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0%以上。
二、聚焦高频场景精准嵌入,实现政策服务“零距离”
一是提供企业全周期服务,送上创业“及时雨”。聚焦企业开办、经营许可、融资贷款等高关联场景,创新推出“企业政策工具包”。通过大数据比对新注册企业信息,定制化推送包含开办流程、行业许可清单、税收优惠速查表及本地产业扶持政策的电子礼包,已精准送达新设市场主体260余家。同步设立“助企联络员”制度,向29家重点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匹配与申报辅导。近年来已累计协助企业申报各类补贴资金逾2000万元。
二是公开民生工程进展,打造阳光下的“民心工程”。在老旧小区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创新设立“旧改议事厅”,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现场回应管线迁移、车位规划等焦点问题,并即时更新至小区公开栏。累计处理居民合理化建议58条,有效化解施工矛盾9起。
三是简化老年高频事项,图解指引“看得懂”。针对养老金认证、高龄津贴申领、医保报销等老人高频办事事项,摒弃冗长文字,精心设计“一图读懂”系列流程图。采用大号字体、步骤分解的形式,在社区宣传栏、楼道入口及老年活动中心广泛张贴,全年累计覆盖老年群体2000余人次。在街道服务大厅设置“适老服务示范窗”,配置放大镜、老花镜及人工填单指导,确保老人办事“一次就明白”。
三、推行温情适老化服务,跨越“数字鸿沟”暖银龄
一是组建银龄政务帮办团,把政策送到老人“炕头上”。联合“曙光帮教”志愿者协会、“聚力青年”等公益力量,组建30人的专业“银龄政务帮办团”。建立高龄、独居、残疾老人台账,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帮办员携带便携式终端,现场解读政策、协助使用手机认证、代办缴费业务,年均服务170余人次。
二是开设银龄智慧课堂,手把手点亮“数字生活”。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常态化“银龄课堂”,每月开设4课时。摒弃理论灌输模式,聚焦“智能生活实用技能”,围绕微信视频通话、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养老金线上认证、防范电信诈骗等核心需求,采用“10分钟讲解+30分钟实操+1对1辅导”的模式进行讲授。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课24场,培训老人400余人次。
三是设立长者服务岗,打造大厅里的“无碍关怀站”。在街道及社区服务大厅设立醒目的“长者服务岗”,由熟悉老年政策的骨干人员轮值。岗台配备急救药箱、大字版办事指南、轮椅、老花镜等。推出“老年优先”服务,对复杂业务提供“全程陪办导办”。同时优化表格填写,提供填空式模板及口头申报录入服务,确保长者“进门无忧、办事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