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0750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市中经验
  • 发布机构:自然资源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2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2月28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 效力状态:有效

【新闻发布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2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市中自然资源局及相关中心、科室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


刘  邦   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展振鲁  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生态修复中心主任  

褚晓明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执法支队市中大队大队长  

倪   滕  市中区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发布会上,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生态修复中心主任展振鲁介绍了2023年以来全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助力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扛牢耕地保护责任,牢固树立耕地保护底线、红线意识,凝聚思想共识,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守耕地数量红线与质量双提升,促进耕地资源依法、有序利用,耕地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正在全区广泛形成。 

一、凝聚耕地保护思想共识,全方位多领域强化宣传引导

市中区一直将耕地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通过“政府+部门+乡镇+群众”的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全区耕地保护的最大合力。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制,将耕地保护责任逐级压实压紧,用“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最严格的监督执纪问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目标底线,督促各镇街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耕地保护的现实意义,切实强化耕地保护红线意识。

通过政府官网、新媒体等手段加强对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2023年,共计在城区悬挂耕地保护宣传标语90余幅、设置宣传台12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放宣传扇子500余个。开展下乡入村宣传活动,发放耕地保护宣传单页、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宣传车在镇域内循环播放致农民群众一封信,借助村集体广播循环播放耕地保护知识,结合实际在重点村(居)明显位置粉刷有关耕地保护标语64幅,将耕地保护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组织镇街党政分管领导、自然资源系统人员、村居负责人、田长等负有耕地保护职责的人员264人次,进行耕地保护知识考试,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必要性、紧迫性深植于心,凝聚思想共识,铸牢耕地保护意识。

二、守好耕地保护的“压舱石”,坚守耕地数量红线与质量双提升

(一)积极有序稳妥组织耕地流出整改。市中区切实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等违背农民意愿强制复耕。经过去年的努力,全区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显示,市中区高质量稳定耕地保有量170882亩,超过2022年全区高质量稳定耕地1783亩,超过市中区耕地保护目标3280亩。

(二)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一是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约束项指标,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至名归,做到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全区共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46001亩。二是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市中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原址整改恢复为耕地,对于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属于生长期等特殊客观情况,采取异地补划多划同等数量质量的长期稳定耕地,较好地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根据最新的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显示,市中区圆满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三)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一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实现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和产能双平衡。二是依法实行耕地进出平衡,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2023年全区共入库土地整治项目13个568亩,占补平衡库储备补充耕地指标成功转为“正值”,消除了“一票否决”的风险。同时耕地进出平衡方案通过市级审核,在省自然资源厅进出平衡系统完成了备案。

三、守牢耕地保护“高压线”,促进耕地资源依法、有序利用。

(一)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制定自然资源执法巡查方案和计划,采取日间和夜间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全区执法巡查工作,重点加大对各类农业园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的巡查密度和频次,推动监管方式向“发现于初始,解决于萌芽”转变。对擅自占用耕地、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等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实现案件的“早发现、早移送、早介入”。

(二)深入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对2023年度上级下发的土地卫片执法图斑按照“月清”要求组织开展内外业核查和上报,对核实发现的违法问题通过立案查处、报告函告、移交移送等多种措施分类处置,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实施重点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即知即改,通过补办用地手续和拆除复耕全力消除违法状态,全区2023年度土地卫片执法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低于5%,在全市居于较低水平。

(三)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以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问题为目的,加强“人防”和“技防”的密切联系,对违法占用耕地的钢结构、工矿厂房等非住宅类房屋形成问题台账,对未整改的问题详细分析、深入实地督导违法当事人解决问题,确保问题按期彻底整改到位。织密耕地保护网,全区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问题持续下降。

四、厘清土地要素“家底”,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探索日常变更调查新模式。为缓解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将日常变更调查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进行有效衔接,省自然资源厅于2023年5月至11月开展全域性半年变更试点工作,经过区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2023年6月21日市中区被确定为山东省2023年度全域性半年变更调查试点县。通过精心谋划、稳步实施,克服人员少、经费不足、无经验借鉴等困难,调查成果已于2023年11月30日通过省、国家级审核。

(二)扎实推进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2023年10月,市中区全面启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图斑变更9595个,面积10.12万亩。市中区2023年变更调查“一上”成果已通过省级核查,并报送至国家级核查。

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反映了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状况,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设施农用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农村建房、退耕还林和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有效支撑市中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答记者问



01
为什么要把耕地保护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在全区加以实施?

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邦: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必须时刻牢记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耕地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耕地保护作为一个政治任务是由其重大意义决定的。

一是耕地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关键。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地域性、整体性、有限性特征,耕地遭污染和破坏,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因此,通过严格耕地保护,保证对耕地的永续利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耕地保护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稳固粮食生产,在保障人民生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安全如果出现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作为耕地的“田”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耕地保护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为前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02

目前山东省各地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请问市中区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绩?


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生态修复中心主任展振鲁:针对目前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的情况,市中区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召开区长、各镇街党政负责人专题会议,切实增强各镇街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科学制定计划,分解年度任务。根据各镇街新增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已立项实施未入库土地整治项目情况,确定了全区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五年计划。三是强化技术保障,加强组织协调,专人跟进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第一时间协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镇街政府、省、市自然资源部门,确保项目完成报备入库。

自去年3月国家占补平衡系统开库以来,市中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截至目前市中区累计入库土地整治项目18个,产生占补平衡指标817亩,同时正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0个,预计可产生占补平衡指标716亩。


03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请问针对这一工作任务如何落实?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执法支队市中大队大队长褚晓明:为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行为犯罪和非法取土,区自然资源局运用耕地保护的红线,以卫片和现场执法为梭,织密耕地保护执法网。一是加大执法巡查力度。落实巡查责任分工,制定《2024年市中区自然资源执法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巡查计划,组织执法人员和自然资源所开展执法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占用农用地行为。二是严肃立案查处。对上级下发的各类图斑、局各职能股室在日常监管发现内部移送、执法巡查、信访等多种途径发现的疑似违法行为,经调查取证确属违法的,及时立案查处,确保违法案件及时查处到位。三是强化部门联动。落实共同监管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部门联动,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耕地保护不仅要靠执法,更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向全区人民呼吁:

1.建房要“先批后建”,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要求,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凡违反“八不准”要求的将依法从严、从快处理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2.严禁擅自改变耕地用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耕地“非农化”行为“六严禁”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的将依法依规拆除或没收。

3.进一步转变用地观念,牢固树立先批后建的理念,凡占用土地进行建设,即便是建设用地也必须先办理用地手续。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让我们同心协力,保护好耕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04

目前市中区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已经开始,大家对此项工作还比较陌生,请问此项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调查成果如何运用?


市中区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倪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一个覆盖全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综合性调查工作。为保持第三次国土调查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现势性,进一步夯实国土调查成果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底数、底版和底图的工作基础,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次考核的数据准备,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基础上,区自然资源局开展了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制作调查底图。以2023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以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023年度遥感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家、省级及以下,年度内监测发现的各类国土利用变化信息,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二是开展实地调查举证。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为原则,查清工作底图上每一块变化图斑的地类、面积、属性、权属等实际情况;对需要举证的图斑,逐一实地拍照举证,上传至省级平台。三是开展权属状况调查。依据辖区调整资料、用地管理信息、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不动产登记成果、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等,形成国土权属状况更新成果。

经过初步调查,截至2023年底,全区土地总面积373.87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239.7平方公里,占比64.11%;建设用地面积119.73平方公里,占比32.02%;未利用地面积14.44平方公里,占比3.87%。通过统计和分析,掌握了2023年度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状况,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设施农用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农村建房、临时用地、批而未用土地、退耕还林、光伏用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区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强成果共享应用,将调查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执法、耕地保护、土地征收、林地管理等工作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为市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