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3254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10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10月22日
- 标 题: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1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形象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19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形象的建议)
民盟市委会:
您们提出的提案《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形象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文旅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5条,其中涉及我单位5条,已采纳落实条5条,落实率100%。
市中区为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形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针对“加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塑造城市独特气质”的建议
(一)提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市中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以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
2019年以来,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枣庄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以及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相关要求,统筹推进文化遗产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实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最大程度保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一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以1 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2019年—2023年,我区成功争取国家级文物保护工程7项:其中3项已拨付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计资金956万元,分别为:华德中兴煤矿公司电务处修缮工程、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东西配楼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中兴煤矿公司旧址-南大井保护修缮工程;2项已立项,中兴煤矿公司旧址——矿师楼保护修缮工程、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中共枣庄矿区支部旧址)展示工程;1项正在编制方案,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东大井修缮工程;1项方案已批复,苏鲁豫皖边区特工委旧址修缮工程。二是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坚持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加强中兴文化研究阐释,将百年中兴文化、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高标准推进中兴民族工业文化遗产公园项目,叫响“百年中兴”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目前,中兴民族工业文化遗产公园项目整体策划和概念性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中区非遗项目种类众多,包含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遍布我区的11个镇街。目前,市中区共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项、市级55项、区级149项。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15人、区级8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6所、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区级非遗传习所23所、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7个。省级非遗工坊1家、市级13家、区级30家。省级“民间游艺之乡”1项(齐村镇),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1项(齐村镇)。
二、针对“强化政策引导,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盘活景区。2024年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统筹做好特色文旅康养产业链项目招引、建设推进、要素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目前,特色文旅康养产业链在谈拟签约项目2个、重点在谈项目3个,新签约过亿元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1个,开展赴外招商9次,区内接待30余次,梳理有效招商线索20条。积极对接中南设计院、天空之橙、江西盖仙山旅游公司、菏泽正佳置业有限公司,重点推进龟山EOD项目、中兴阁改造提升项目、牛郎山野生动物园项目、仙坛山风景区酒庄项目,盘活龟山风景区、薄板泉生态小镇、仙坛山温泉小镇。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023年市中区特色文旅康养产业营业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加2.55亿元,增幅25.3%;目前市中区规上文化企业共28家,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7.78 亿元,同比增长15.8%。鼓励升规纳统,对新增“小升规”的文旅企业,向市申报一次性奖励5万元(不重复奖励)。
(三)做深数字文旅。一甲动漫公司制作的动画片《丝路》在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陆续播出,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动画片类全国收视率位居全国第一。《科圣墨子》于2022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已通过公示,10分钟宣传片已完成,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拟2025年12月底完成。积极对接湖南长沙的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洽谈沉浸式球部影院项目,探索运用AR、VR等技术开拓文旅消费新场景。
(四)推动“文旅+研学教育”融合发展。通过精心组织筹备,市中区已经建成省级研学基地2个,市级研学基地3个,区级研学基地3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学旅行基础设施网络。统筹推动研学基地、中小学校和旅行社联合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结合地域文化、历史传统、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学主题和实践活动。在2023年度,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和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研学活动,成功组织开展了82次中小学生主题实践活动,9.43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行。2024年,持续推动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主题实践活动83次,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人数达到5.83万人次。
三、针对“推动城景一体产城融合,提升城市业态品质”的建议
(一)提升旅游景区软硬件设施。全力推进薄板泉生态小镇建设,提升屏山景区、鲁南水城枣庄老街、蒂夷茗茶园等重点景区服务设施配套。
(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开展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审工作,市中区永安镇薄板泉村等10个村庄评为2023年市中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节,推动“醉美龟山”摄影大赛暨“乐活市中”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办乡村文化大集、春季赏花节、踏春采摘、春游赶会等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孟庄镇大郭庄村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山阴村、西王庄镇付湾村被评为省第四批景区化村庄。大力培育我区民宿聚集区,现已形成仙坛山温泉小镇、永安薄板泉生态小镇、孟庄田园山水、齐村祈福采摘等民宿聚集片区。其中永安镇成功入选省级旅游民宿聚集区培育名单。宏帝古建砖瓦制技艺研学入选山东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
(三)打造文旅精品节庆活动。开展母亲节、七夕节、教师节畅游龟山; 东湖首届超燃五一音乐嘉年华、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枣庄分会场(市中)、枣庄市十七届辣子鸡美食节等活动。抓住春秋旅游黄金季,串联乡村草莓采摘、农旅融合体、森林康养、工业文化等,打造十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文旅产品提质升级。
四、针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城市格调品味”的建议
(一)盘活文旅资源,带动城市经济发展。2024年一季度,围绕“新春贺新年”“寻春踏春季”等主题,改造提升吉品街、中央广场等街区,策划推出市中区春节特色打卡地和春季特色旅游线路,聚焦东湖公园、吉品街、光明广场、三角花园等消费集聚区,举办鲁南水城年货大集•东湖新春游园会、花灯会、传统集市庙会、乡村好时节等各项大小活动共计36场次。五一假期,举办“甘肃天水麻辣烫走进枣庄”暨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十一大板块活动 ,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二)做大夜间文旅消费,打造文旅消费聚集区。培育发展“月光经济”,提高以光明广场、东湖公园、人民路、矿山公园等标志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品质升级,打造人民路大排档、吉品街、八大等一批市中特色大众化文化美食街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开展夜间游览服务,进一步提升无界集市、后备箱集市等系列夜间精品文旅产品。以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发挥1878民国风情街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申报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实施文旅助企惠民消费政策措施,落实财政补贴政策,持续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三)强化品牌创建。市中区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山东洪海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大观园文化市场、枣庄市一甲动漫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枣庄三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1878民国风情街;市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1个:鲁南水城枣庄老街。
(四)做强旅游商品购物消费。 组织参加惠民消费季的企业入驻“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消费者利用智慧文旅平台即可享受企业(产品)信息查询、门票线上预订、定制化游览路线等服务。舜和枣庄大酒店,A景区枣庄龟山风景区、乐达等4家影院入选2023年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发放参与企业名单。市中区旅游商品丰富多彩,一甲动漫周边产品、齐村砂陶、谢氏古琴、森氏吉他、蒂夷茗茶叶、里筲花椒、奇味辣猪蹄、西王庄千杯少酒等,获得消费者好评。
市中区为了有效推进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形象,在认真考虑了各位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能力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强化财政投资引导,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切实落实文旅产业惠企政策,重点支持带动能力和补短板的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金融服务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建立“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文旅产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培训,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一)建设全省乡村旅游目的地。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保护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精品工程,培育乡村旅游目的地,绘就新时代“鹊华秋色图”。以龟山、屏山、薄板泉、谭家河湿地公园、茶香小镇等景区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到2025年,建成2个旅游民宿集聚区、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景区化村庄,旅游服务更加优化。
(二)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标识体系建设。加强节假日高速公路和主要旅游道路交通组织、运输服务保障、旅游目的地拥堵预警信息发布。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支持济枣高铁、凤凰绿道提升等旅游道路建设,推进市内通往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道路建设,到2025年实现全区通往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道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完善景区周边旅游要素,强化餐饮、住宿、商超购物、娱乐场所软硬件建设,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化,加快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改造等。
三、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积极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企业,发挥中兴文旅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打造文旅全产业链平台,争取3年内培育50家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旅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持续扶持中小微企业,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开展“中小文旅企业服务月”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力支持民营文旅企业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开展旅游创客行动,加快发展创意型、策划型“潮经济”。
四、培育文旅新业态
(一)拓展文旅新场景。实施全要素场景革命,将剧本体验、影视研学、体育赛事等融入旅游场景,建设多元化、智慧化特色街区。拓展公共文化场馆功能,加大演艺剧目的提档升级。支持一甲动漫、曙光一线等重点企业培育开发一批动漫、电竞、云旅游、云展览、云直播等数字化体验产品。
(二)建设影视动漫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约、功能集中”的原则,发展精品原创,加强影视创意衍生产品开发。加快鲁南文创产业园落地建设,五年内每年招引20家文创企业入驻产业园,营业额达到1亿元,争创省级产业园区。支持一批动漫为代表的数字文创企业,开发原创漫画、数字藏品、影视漫画、网络动漫产品,推动创意研发、内容制作、发行展示、衍生品营销为链条的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五、加强全方位宣传推介
强化主流媒体精准推广,加强与国内知名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春夏秋冬游市中”系列宣传活动,开展20个网红打卡地、20名文旅达人、20个好客故事、20件文创产品等“四个20”行动。积极构建立体营销推广网络,鼓励文旅企业与网络媒体深化旅游合作,加强线上宣传,增强宣传效果。通过举办辣子鸡美食文化节、“福乐市中”贺年会、东湖啤酒音乐节等大型节会活动,鼓励线上、线下共同推广景区资源、特色文旅商品,叫响“百年中兴·枣城有戏”市中文旅品牌。
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