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3230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10月2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10月21日
  • 标  题: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4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原枣庄三中东校区恢复高中办学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43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原枣庄三中东校区恢复高中办学的建议)

吕作文、徐莹、安全平、刘军、张切易、田静、杜秀涛、梁梦晓、潘璐、魏鑫、李志全、袁军峰、韩秀芳、金世蔚、盛敏、李瑛、李宏磊、文光玲、刘欣委员:

提出的提案《关于原枣庄三中东校区恢复高中办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市中区教育与体育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问题)4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解决)4条,落实率100%

原枣庄三中东校位于解放中路26号,始建于1956年,距今已有68年的建校历史。2015年因校舍建设时间长,教室、宿舍楼、实验楼多是危房,停止了高中招生。20167月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移交我区文化路教育集团办学,作为文化路小学东校区使用,现已成为市中区小学教育的一张名片。

一、针对“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早日列入议事日程,以尽快恢复原枣庄三中东校高中办学的建议

原枣庄三中占地面积47300平方米,折合71亩,其中有原教师宿舍、教育宾馆等用地,占用一部分。原有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等校舍,因年代久远均已拆除。新建的两座教学楼均按照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并增加了校内体育馆1座和幼儿园1处,均不适合高中办学使用;原枣庄三中在搬走时,没有留下任何高中教育教学设备,现有学校各功能室配备均按小学办学标准进行重新购置,恢复高中办学没有教育教学硬件基础。学校为满足无数枣庄人三中情感的需要,在校门内侧保留了枣庄市第三中学的校名。

二、针对提前谋划,妥善做好文化路小学东校的迁出事宜的建议

文化路小学东校区服务于东至东沙河、南至光明路、西至振兴路、北至文化路。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小学就读,在2016年秋季开学时第一年在校生人数就超过1000多人,目前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394人、49个教学班,办学规模适宜。近年来,学校通过与文化路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师资配置,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课堂达标等教学改革,实施师生多元化评价机制,践行着爱与责任”“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的教育理念,获得了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全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已位居全区同类前列,社会声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针对现有学校校舍土地等资产要整体移交给枣庄三中,并由枣庄三中恢复东校区高中办学的建议

现有学校各功能室配备均按小学办学标准进行重新购置,恢复高中办学没有教育教学硬件基础。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高中办学,组建高中教育集团,共享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不断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打造高中教育航母。枣庄九中已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特色高中称号,枣庄十六中地理学科和枣庄九中音乐学科成为全省高中学科基地和市级高中学科基地,高中办学质量走在了全市前列。目前,市中区高中招生计划7300个,达到初中毕业生人数的60%,能够很好满足民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其中枣庄十六中通过实验校区和清泉路校区的建设,招生能力达到2600人,教育教学增量实现弯道超车,走在了全市高中教育的前列,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极大满足了民众对高中优质学位的需求。

四、针对进一步推动枣庄三中优质教师人才引进的建议

近年来,学校通过与文化路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师资配置,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课堂达标等教学改革,实施师生多元化评价机制,践行着爱与责任”“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的教育理念,获得了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全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已位居全区同类前列,社会声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高度重视各位委员的建议,进一步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切实增加优质高中学位数量。认真听取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全区中小学布局,满足民众上好学的诉求,强势打造学在市中品牌,推动市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感谢您对市中区教育与体育工作的关注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区的教体事业发展。

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4929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