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3218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10月2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10月21日
- 标 题: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41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切实做好“榴枣归乡”工作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41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切实做好“榴枣归乡”工作的建议)
王君玉、卢春颖委员:
您们提出的提案《关于切实做好“榴枣归乡”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市中区“榴枣归乡”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提出建议5条,其中涉及我单位4条,已采纳落实4条,落实率100%。
今年以来,市中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战略地位,将“榴枣归乡”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召开全区“榴枣归乡”工程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任务目标,以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为主线,持续推进政策再优化、平台再升级、模式再创新,打造更优人才发展生态。
一、针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扩大“榴枣归乡”工程社会影响”的建议
围绕“聚人口、增人力、引人才、提人气”目标,继续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直通车”“榴枣归乡”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创新开展“人才夜市”“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活动,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市中。积极探索建立留枣就业监测渠道,抢抓高校毕业生返枣、实习就业旺盛的引才关键窗口期,深入挖掘岗位余量,精准推送招聘信息,继续保持高效推进态势。年内力争集聚青年人才4100人,引进外国专家10人、海外留学生22人、博士18人以上,评选表彰区级“首席技师”“乡村之星”“十佳医师”“十佳护士”等专业技能人才40名。
二、针对“加强政策配套建设,切实强化“榴枣归乡”工程服务保障”的建议
聚力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政策“便享度”,充分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一是着力推动人才服务再提质,出台人才政策“新十条”、关心关爱高端人才十条举措等,为22名高端人才发放服务“绿卡”;迭代升级服务“绿色通道”,建立服务高频事项联办快办机制,新增人才服务专员26名,增设人才服务窗口15个,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着力推动人才关怀再升级,创新实施“功在桑梓”计划,设立高校引才工作站5处,开展高校直通车9场次,为352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457.4万元,为13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购房补贴56万元,“榴枣归乡 乐业市中”已成为广大青年人才的共识。三是着力推动人才生态再优化,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试点,布局建设3处、473套人才公寓以及青年会客厅、青年人才驿站等20余处,新建了一批咖啡馆、酒吧、时尚餐厅、城市书屋等休闲空间,实施“青心中兴·爱留市中”工程,举办3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努力让人才“一来无忧”“安居乐业”。
三、针对“锁定重点归乡人群,切实推动“榴枣归乡”工程落实落地”的建议
坚持兴产业、稳就业和优环境一体推进、同步发力,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沉得下、干得好。一是坚持兴产业聚人口。围绕“6+3+1”产业体系,重点攻坚国家级人才和博士后专项,共推荐15名申报人选,均已报送至国家部委;积极谋划全职引进顶尖人才,初步对接院士级别人选3人,1名来枣创业院士项目达成落地合作意向;推荐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人选8名,其中入选1名;推荐22名创业人才参加第六届“创业齐鲁 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其中1人获总决赛优胜人选。提前梳理谋划14项省级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已申报完成9项,成功协助公信安科认定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选市级创新平台9家。二是坚持稳就业增人力,加速推动泰盈科技、海之杰、正凯新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镇街布点建链、串点成链,大力开发灵活就业和辅助性就业岗位,全区新增社区就业网点18处,带动就业群众246人。三是坚持优环境留住人,聚焦老城区更新、城市新区提升、市南工业区突破“三区”同建,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商业街区正加快建设,光明广场、东湖公园、吉品街等夜间经济点燃了“人间烟火气”,策划举办了仙坛山温泉节、东湖啤酒节、枣庄市辣子鸡美食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吸引数十万名游客参与,市中区正逐步构建成为高品质人才栖息地。
四、针对“营造良好留人环境,切实厚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富饶沃土”的建议
常态化开展“送人才政策进企业”活动,用好2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大学生创业就业和购房补贴,统筹兑现人才项目、平台载体等奖补资金,确保人才新政“双十条”真落地、快见效。完成100套人才公寓建设,做好160套产权型人才公寓配售,持续提升人才公寓服务品质。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加强服务窗口和服务专员管理,开展服务质效评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落户、就医、子女就学、配偶随迁等服务。持续举办“青心中兴·爱留市中”青年交友联谊、“市中学子家乡行”、大学生暑期“返家乡”实习实践等活动,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优质生态。
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