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3-00818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市中经验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三位一体’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 效力状态:有效

【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三位一体’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12月26日,枣庄市市中区“‘三位一体’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新闻发布会在区档案馆第三会议室召开。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科学技术局、西王庄镇、矿区街道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


王继承 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邢   然 市中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传首   西王庄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孙媛媛   矿区街道党工委委员


赵   伟 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和就业促进科科长


邵   红 市中区科学技术局工作人员





发布会上,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继承介绍了2023市中区人才集聚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中区人社局聚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加强引育创新,优化服务生态,强化产才融合、搭台赋能,着力打造最具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市中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开辟引才“快车道”。一是紧盯产业链条精准引才。精准摸排“6+3”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需求,绘制产业人才“热力图”,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聚变,今年以来,依托水处理剂、锂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引进高层次人才168人,其中博士25人,海外留学人员29人。二是紧盯高校毕业生集中揽才。主动对接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山东化工学院等市内高校,设立高校引才工作站5个,定期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开展毕业生招引活动,组织120余家企业开展校园招聘5场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932余个;组织泰和、康力、正凯等137余家企业参加枣庄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直通车14场次。三是紧盯招引平台加速聚才。打造线上线下招聘平台,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4场次,728家企业参加,提供招聘岗位1.7万余个;借助曙光一线等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岗5场次;组织943家企业注册使用“枣工快递”招聘小程序,发布用工需求2020人;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4人。

打好留才“组合拳”。一是开通全流程绿色通道。在全区28个服务窗口开辟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设有人才服务专员59人,提供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障、户口迁移、社保转移等服务事项17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去年以来,共为20余名高层次人才办理子女入学、户口迁移、医疗保障等服务。二是提供即申即享补贴服务。以人才新政十条为抓手,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申领流程,探索推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提升人才获得感、归属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共为875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885.05万元;为68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购房补贴587万元。三是加大激励表彰力度。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国家、省、市、区评选表彰活动,激励人才成长成才,让人才在事业上有成就感、获得感。全区已推荐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齐鲁首席技师3人、省技术技能能手2人、市首席技师18人、区首席技师16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

搭建育才“大舞台”。一是强化实践锻炼载体。加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申报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省级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2处,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处。探索青年干部人才实践锻炼机制,先后选派19名新入职事业人员到镇街挂职锻炼,加速青年人才成长。二是打通技能晋升通道。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共备案自主评价企业34家,开展评价技能人才5187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3712人。坚持“以赛代训、以赛代评”,先后组织或承办了美容美发、烹饪、卤味、电商直播等技能人才大赛,培养选拔技能人才228人。三是优化职称评审流程。推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评审举荐制,新增中级以上职称37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276人;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共有112人通过高技能人才职称贯通成功获评技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下一步,市中区人社局将大力实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把市中区打造成最具吸引力凝聚力的区域人才高地,强力推动人才赋能工业倍增计划。一是集聚青年人才。紧紧围绕“三大行动计划”,定期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强力推进“三年万名大学生引进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高校直通车,设立高校引才工作站,开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年累计引进大学生4000人。二是提升招引环境。构建“1+X”人才政策体系,发放省、市级高层次人才惠才卡,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技能人才大赛,加大人才补贴发放范围和力度,打造优质人才就业创业软环境,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三是聚焦成果转化。紧盯产业、企业人才技术“需求端”和科研机构人才技术“供给端”,促进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地企合作常态化对接、交流、服务机制,打造“校、地、企”三位一体科技创新生态圈。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为抓手,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人才赋能工业倍增发展跑出“加速度”。




答记者问

市中区在加强技能人才培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还有什么打算?


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和就业促进科科长赵伟:近年来,市中区人社局坚持立足人社部门职能,按照“提升能力、以用为本、融合推动、梯队建设”的思路,深入实施技能人才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精心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壮大技能人才规模,营造技能成才氛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0000人大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4800多人,建成齐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一、聚焦素质提升,构建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一是强化定向培养。区人社局与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市内高校签订人才培育和引进协议;组织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枣庄劳动技工学校等技工学校与泰和科技、鑫泰水处理、鲁源电器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共同培育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二是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双师带徒、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让技术工人不离开岗位一线,就能提高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目前,共有泰和科技、月子中心、枣庄大酒店等6家企业培训新型学徒240人。三是抓实岗位技能培养。大力实施岗位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2400人次,发放技能培训补贴446人、66.9万元。

二、聚焦产业发展,构建多维度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是不断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按照省、市人社部门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市中区备案自主评价企业33家,今年以来共开展评价技能人才4320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3800人。二是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互贯通评价,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今年以来,通过高技能人才职称贯通,共有112人成功获评技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三是坚持以赛代训。坚持“以赛代训、以赛代评”,广泛参与主办或协办各类技能大赛,大力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或承办了美容美发、烹饪、卤味、电商直播等技能人才大赛,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400余人。

三、聚焦权益保障,构建全链条技能人才服务体系。一是加大评选表彰力度。积极推荐市中区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省、市、区高技能人才表彰评选活动,选拔和激励优秀技能人才成长,推荐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市技术技能能手3人、省市区首席技师31人。二是促进评价与使用相结合。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合理安排使用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技能人才使用相衔接。三是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实行技能人才津贴聘任制,根据工种、技能等级确定补贴标准,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参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协议薪酬制、股权激励等多种激励分配方式,实现技能与待遇“双提升”,据统计已获评高级工的职工月增资5—10%。

下一步,市中区人社局将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全面优化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举措,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全力于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带动引领作用强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转型突围、工业倍增”、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请问在做好金融要素保障人才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市中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然:市中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树立平台思维、实施金融赋能为引领,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全力做好金融要素保障,为人才及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综合服务。

一是加强上市培育服务,让人才企业“稳得住”。推动人才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切实以充沛的金融活水激发出更强劲的人才活力。帮助胖虎科技、康力医疗、三维海容等上市后备企业开具相关合规证明10余项,帮助企业扫清上市障碍。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人才板”“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享受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和上市培育服务。今年以来共举办全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等各类专题培训14场次,不断加大股权融资、股改培训、上市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与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相继邀请中泰证券、联储证券、红塔证券等券商团队到市中区新远大装备、正凯新材料、中建材光芯科技等企业现场指导上市准备工作。

二是加强信贷支持服务,让人才企业“融得到”。扎实做好“人才贷”业务推广办理工作,设置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印制“人才贷”明白纸,做好人才政策解读。制定并实施了《市中区“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积极与辖区各备案银行对接,第一时间将市中区自主培育高层次人才名单推送到各银行,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企业及人才的信贷政策和资源倾斜,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累计为红三叶钢构、鑫泰水处理等企业发放“人才贷”8笔,共计2970万元。持续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人才企业支持力度,持续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碳排放贷”等各类信贷产品,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三是搭建强企赋能平台,让金融供给“续得上”。今年以来,累计举办金融赋能双十镇发展暨金融管家工作推进会议、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中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枣联枣好”走基层政企座谈会、市中区金融助企暖企政金企座谈会等一系列政金企对接活动,现场完成重点项目、企业授信47.81亿元。持续提升金融辅导服务质效,辖区8支区级金融辅导队按照“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要求,对应辅导辖区226家企业,共解决融资需求7.48亿元。充分动员广大金融从业者参加齐鲁金融之星选拔,持续做好金融人才服务团工作,承接好省内外金融机构选派的专业人才来枣挂职工作。坚持优中选优原则,从辖内涉农银行中选派13名优秀管理人员到各镇街脱产挂职金融副镇长,充分发挥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逐步形成了金融之星示范引领、金融辅导人才聚焦重点、金融挂职人才攻坚突破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联合启迪创投、省发展投资集团、疆亘资本等机构,常态化开展路演活动,有效推介重点项目和科技型企业,邀请上海证券报、乾道集团、嘉世资本等外部优质机构考察市中区重点项目,对接股权融资,搭建人才项目与金融资本信息互通、需求对接的有效平台。

 下一步,市中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将继续用心用情服务好高层次人才和人才企业,以政金企对接活动为桥梁,以新金融产品及模式运用为手段,以服务企业家资本市场运作为载体,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为人才企业纾困解难,更好地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坚实的金融要素保障,跑出金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随着市中区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端人才。请问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成效如何?


市中区科学技术局工作人员邵红: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市中区科技局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积极的政策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根据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着力引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今年,推荐申报海外高层次人才4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4个;推荐齐鲁创业大赛参赛项目1个,推荐枣庄创业大赛参赛项目2个。推荐省级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申报4人,入选1人;推荐申报2022年枣庄英才4人,入选3人;推荐2023年枣庄英才2人,申报书已提交市局。引进外国专家14人,其中A类3人。聘任6位科技副总,招聘吸纳10名科研助理。

二是持续打造人才引育新高地。把握创新平台建设趋势,积极指导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人才作用发挥。2023年,启迪之星(枣庄)认定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市级奖励资金500万元,作为科技成果量产前置的“孵化中试基地”,落地优质人才项目19个、招引高端人才23名。枣庄云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成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泉为新能源、魔意科技等5家企业获批枣庄市重点实验室。

三是持续优化人才环境生态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部门服务和承办专员,专人专职提供服务保障,用“三心”服务(诚心引才、精心育才、真心待才),激发人才活水“新引擎”。开展上门惠企服务和送人才政策进企业等活动,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对于重点人才工程申报,全程跟踪、全力以赴。发放枣庄英才奖补资金24万元,发布人才揭榜挂帅项目3项,榜单金额600万元。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前三季度省厅已公示市中区30家次企业成功申请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贷款金额达1.5839亿元。

下一步,市中区科技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人才工作,以更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更精心的人才服务、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集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为市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西王庄镇是如何通过招才引智,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西王庄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杨传首:近年来,西王庄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统筹做好高端人才“引、留、用”结合文章,推动西王庄镇产才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产业“引”,让人才愿来盼来。探索建立“平台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机制,推行“产业+人才”“项目+人才”引才模式,围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扩展需求,通过兼职服务、技术合作的形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枣庄英才2人,2023年引进本科生237人、硕士22人、博士5人,海外留学博士2人,形成人才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优化保障“留”,让人才安身安心。建立单位主要负责人、帮包科级干部、工作人员三级联系人才机制。积极向企业、人才宣传“枣庄市毕业生就业补贴”、市中人才政策“双十条”等最新政策,帮助泰和科技、康力医疗、润泉生物等企业兑现落实重点人才工程、创新平台等奖补资金,发放企业家人才绿卡5张,支持人才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智库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方面加大项目研发和创新力度,支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

三、加大实践“用”,让人才干好干成。以“用才”为根本,全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高端化工领域,支持泰和科技高标准提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效,提高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学历人才集聚能力,集聚3名国家级人才、2名省级人才、2名青年博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完成的水处理剂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支持鑫泰水处理发挥省环境修复材料研发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优势,引进复旦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高端人才团队,分别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枣庄英才,成功转化落地一批环境修复材料科研成果。在环保材料领域,积极推动润泉生物科技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接,加快儒商大会签约的年产100万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推进。在乡村振兴特色农业领域,扶持旺达农业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4人,加快农业脱毒草莓苗技术研发,打造产业化基地,快速壮大了企业规模,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请介绍一下矿区街道在推进青年人才招引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


矿区街道党工委委员孙媛媛:青年人才强,国家发展强。矿区街道主动靠前,积极作为,通过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各环节,为青年人才“铺路搭台架梯”,推动人才的发展与辖区企业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聚焦“全视角”引才,做大人才“总量”。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党管青年”原则,围绕产业发展“靶向引才”,将引育国家级人才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齐抓并举,将招引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等同于50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建立科级干部“包企业(项目)、包人才、包服务”,助力在谈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投产、投产企业快发展的“三包三助”联动帮包服务机制,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当好服务项目的“店小二”,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二是聚焦“全链条”育才,盘活人才“存量”。通过搭建平台,引导辖区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街道、社区齐抓共管,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摸排工作,建立“周碰头、周调度、周通报”人才工作机制,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的入乡返乡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形成人才“一张网”的工作格局。针对街道矿用高端装备、特色文旅品牌打造等不同产业、项目需求,在优化招聘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等方面,将各项政策落细落实做到位。

三是聚焦“全方位”用才,激发人才“能量”。强化街道统筹管理,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加强人才能力、专长、需求调查,建立完善人才匹配数据库,把相应人才放在最适应的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抽调5名科级干部成立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实行科级干部帮办代办,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实地走访企业9家,强化青年人才政策宣传,第一时间将区“双十条”人才新政进行广泛推介,组织开展面向全市层面的人才交流会、送政策活动,在重大节日开展企业人才慰问。

四是聚焦“全身心”留才,拴住人才“流量”。组建青年人才服务小组,由党工委委员牵头对接青年人才和服务企业,每两周调度一次服务青年人才和企业情况,对企业和青年人才反映的诉求认真回应,及时解决。凝聚合力,切实解决青年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青年人才更多长久且稳定的支持和帮助。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人才获得感,让人才扎根本土,全身心投入矿区建设。

下一步,矿区街道将继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关怀帮助,尽快、更好发挥青年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营造爱才惜才浓厚氛围,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稳定机制,不断扩大青年人才队伍,做好引进青年人才帮带培养,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