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3-00539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市中经验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3年12月0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12月04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 效力状态:有效

【新闻发布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12月1日,枣庄市市中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区档案馆一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市中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市中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



颜俊莲  市中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付  杰  市中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吕夫民  市中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刘宗凯  市中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

杜  强  市中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邵新宇  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发布会上,市中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颜俊莲绍了2023以来全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有关情况。

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法治保障领域各单位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着力优化法治供给,提升法治服务效能,在“政法护航 法润市中”工作品牌的基础上,凝聚合力、优化职能、创新机制,以更实举措、更优履职助力法治营商环境全方位升级,把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作为践行市委“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区委“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要求的有力抓手,为推动实现市中全面振兴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聚焦“重商”,构建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全区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扛牢扛实。区委政法委印发《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六大行动”、建立“六大机制”的目标要求,对原“政法护航 法润市中”工作品牌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优化调整,构建区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区直政法单位各司其职、有关部门全面参与的工作体系,聚焦执法、司法、审判、监管等重点领域,建立政法系统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联络人制度,明确定期会商、联合督查、线索移送、联动检查评估等协作清单,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二、聚焦“亲商”,提供精准高效法治服务。一是积极搭建惠企平台。依托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中心建设,由区法学会一体化建立涉企案件研究中心,整合区法院金融诉调对接中心、区检察院“服务非公企业联络室”、市中公安分局石榴籽服务中心、区司法局“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办公室”、区综治中心的涉企案件联调中心等多个中心,搭建互联互通的联系企业平台,组织区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及时了解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门诊式”法律服务。二是大力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织律师等法律从业者,深入民营企业了解其服务需求,针对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权益保护、风险防控等常见法律问题,为企业“把脉问诊”。目前,对全区176家规上企业全部落实帮包责任,累计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1000余次,排查法律风险60余条,输送法律建议209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65件,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实现了企业权益保护的跨越提升。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区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团队,区法院成立速裁团队,实行“专人专案专办”模式,统一负责审查办理刑事、民事、行政类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知识产权保护案件131件, 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以开展“执行铁拳”集中执行活动为抓手,严厉打击拒不执行行为。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16场次,执结案件873件,为企业申请人迅速执行到位案款总计3.9亿元,涉企业案件执行到位率连续4年稳步上升。

三、聚焦“安商”,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全稳定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全区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深度融入“党委主抓”的诉源治理新格局,依托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建立涉企纠纷联调中心,打造“行业条线治理+属地治理”模式,推动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办理开展涉企纠纷化解,发挥联调联动作用,协调职能部门、行业调解协会、镇街、村(社区),组织行业部门力量。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调解委员会,探索出“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分层递进”的金融纠纷多层化解新路径,畅通企业发展的金融“血脉”,成功调解金融消费纠纷案件505件,经验做法在全省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观摩调研活动中被重点推介。创新采取“公开审理+多元调解”“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模式,联合镇街矛盾化解力量,今年以来,诉前化解纠纷260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27.05%。二是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筑安-2023”平安市中严打整治行动,建立完善“警企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企业诉求“线上+线下”反映机制,精准掌握企业诉求。加强重大项目、重点园区及周边社会面常态化巡逻防控,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受理、及时立案,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涉企警情处置、侦查程序合规率均达到100%,已立案涉企案件破案率达70%。三是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精准推进繁简分流,着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司法服务,涉企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68.2%,小额程序适用率达25.7%,推动涉企案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21.9天。推进“智慧检务平台”建设,建立常态化检企沟通联系机制,探索开展企业合规检察监督,将合规建设从企业违法犯罪“事后”向“事前”推进,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以行政指导、告诫约谈、跟踪执法等梯次监管工具代替以往强制性行政处罚。执法中坚持教育指导为先,查处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刚性手段与柔性手段并用,鼓励和引导违法行为当事人改正轻微违法行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使开出的每一张“罚单”都能于法有理、于理有据,让柔性执法有“尺度”、服务企业有温度。2023年以来,共受理免于处罚案件39起,减轻处罚案件55起。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全区法治保障领域各单位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争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目标,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持续优化市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战略贡献最大力量。




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市中区在深化法企联动、强化审执主业、拓宽多元解纷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市中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付杰:今年以来,市中区法院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主题,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开展“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通过深化法企联动、强化主责主业、拓宽多元解纷等方式,全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法企联动。出台《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进企业、解难题、转作风、促发展”大调研活动,走访包联44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问计问需,邀请物业、保险等行业的企业家座谈交流9次,助力民营企业堵塞管理漏洞。聚焦民营企业涉诉风险,编制《企业常见法律风险与防控指引》,开辟“法官说典”栏目并发布典型案例,实现“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转变。坚持为企业发展营创安全金融环境,化解金融纠纷1731件,工作经验在全省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观摩调研活动中被重点推介。守护民营企业创新成果,与行政机关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调撤率达96%以上。

(二)强化审执主业。妥善审理商事案件4772件,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发挥刑事打击预防作用,审理合同诈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35件。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以开展“执行铁拳”集中执行活动为抓手,严厉打击拒不执行行为。今年以来,已累计集中执行16场次,为企业申请人迅速执行到位案款总计4.82亿元,涉企业案件执行到位率连续4年稳步上升。坚持信用信息修复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通过“三微一网”发布了企业信用修复公告,并将公告限期内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企业移除了失信“黑名单”,帮助企业“重回赛道”。

(三)拓宽多元解纷。加强涉企纠纷前端化解,联合打造“法院+金融”“法院+物业”“法院+工会”等诉调对接模式。推行“一镇街一指导团队”机制,设立11个镇街诉前调解中心、5个行业调解委员会,选派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员工作,以“小团队”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大整合”。发挥速裁快审高效解纷效果,精准推进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设立专门速裁快审团队,推行要素式审判。

(四)加快改革突破。严把“分案”关,出台《关于调整案由归口审理的规定》,建立“定向+平衡”分案模式,以科学分案激发审判最大效能。抓牢“质效”关,加强释法说理、服判答疑工作,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10.83个百分点,全省基层法院排名上升130位次。持续优化审判质量,审判委员会研判重大复杂案件49件,评查发改案件28件,发改率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全省基层法院排名上升111位次。筑牢“评查”关,围绕“实质化解、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目标,出台《关于加强全过程审判监督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的实施意见(试行)》,审管办发布《审务通报》10期,制发《审判管理专报》7期,以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市中区在着力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指数、安全指数和满意指数方面有哪些好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市中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吕夫民:近年来,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化细化政策措施,自觉把检察工作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亲清护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着力营造安商惠企法治营商环境,成效良好。

(一)用情暖商,着力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指数”。一是畅通检企联系渠道。成立护航民营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40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隐患和法律需求广泛摸底调研。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邀请企业界人士举行“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专题普法、以案释法等活动,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创新服务举措。建立企业发展法治服务中心。税郭镇周边企业较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大量的民营企业,有较为成熟的产业规模。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税郭分中心(原派驻税郭检察室)建立“企业发展法治服务中心”,方便服务周边企业,辐射全区各国有、民营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四是完善普法宣传机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刊发多篇文章,培育企业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

(二)用力护商,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安全指数”。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犯罪行为,重点打击以盗窃、诈骗、职务侵占等方式侵害企业财产的犯罪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同时,统筹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涉案主体依法动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强制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次生风险发生。同时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监督企业规范整改,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三)用心安商,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满意指数”。一是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办案质效。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去年以来,共办理知识产权保护案件8件39人。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立服务民营企业“一站式绿色通道”,深化“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举措。二是办好每个案件促进行业规范。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撰写分析报告、“线上”送法“线下”座谈等形式促进行业整治,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强化外部联动凝聚护企合力。区检察院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与工商联在办理涉企案件中密切协作,形成护企合力;聘请涉企法律专家、经济界专业人士以及资深企业家成立服务咨询专家组,借助“外脑”拓展案件办理思路,实现跨部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创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中区在优化涉企服务、打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工作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中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刘宗凯:为持续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市中公安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群众满意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全力当好企业发展“保护神”。

今年以来市中公安分局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对辖区企业帮包联系更高效。创新实施了“掌上警务室”,开展“线上问需  云端走访”,配套建立了“指挥调度、窗口业务咨询、法律政策解释、宣传引导”四个专班,将服务保障工作延伸到网上、连接到掌上。二是政务服务更优化。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自助办”,将警务服务触角延伸到企业门口,开展“户籍+其他业务警种”服务,下派16项网办车驾管业务进驻派出所,在全区7家汽车4S店和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积极推动证明事项“免提交“。三是营商环境更安稳。全力服务重大项目,积极会同区检察院、区法院会签了《关于严厉打击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并以“筑安-2023”平安市中严打整治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干扰破坏重大项目建设和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犯罪。

取得成效为:一是“掌上警务室”已纳入各类微信群2857个,解决解答咨询求助及收集意见建议共13800余条。同步做好线下走访,共走访企业320余家次,征求意见建议100余条,为企业提出风险防范建议80余条。二是已办理车驾管业务6.2万余件。深入开展“红旗窗口”创建,组织全区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标准化政务服务培训。三是今年以来共破获涉企相关违法犯罪案件27件,抓获并刑拘违法犯罪嫌疑人46人,查扣涉案资金9000余万元,为市中区企业行稳致远发展,安全便捷生产贡献力量。

下一步,市中公安分局将全力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断提升辖区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原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为优化市中区法治营商环境,由市中区创新打造的“亲清e码”智慧监督平台和小程序即将上线,平台和小程序有哪些功能?能带来哪些便利?


市中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强:为解决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等问题,市中区以“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为出发点,抓住涉企执法备案“一码监督”这一小切口,由市中区司法局牵头,创新打造“亲清e码”智慧监督平台,进一步推进涉企执法理念、执法流程制度重塑性变革,全力构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新模式。

该平台通过搭建“一个数据库、两张运行网、五个子模块”的“1+2+5”系统架构,形成“实时录入、实时比对、线上审核、线下核查”的工作思路。“1”即一个数据库,将全区33个行政执法部门的1315名行政执法人员名单,23000余家企业信息和区司法局梳理出的涉及21个领域12个牵头责任部门89个检查事项的“综合查一次”清单生成基础数据库。“2”则是两个端口,分别为手机移动端和电脑数据端。“5”指5个模块,分别是指执法部门报备模块、司法局审查模块、执法人员模块、企业评议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执法部门提交执法检查计划后,平台将根据“综合查一次”检查事项清单进行合并,再由区司法局进行审核。审核后,执法部门接收计划进行检查,最后由企业进行执法评价。

前期,区司法局组织区应急局运用“亲清e码”监督平台和小程序针对“工业企业综合查一次事项”发起了联合执法检查,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参与。各执法单位在中国石化销售股份山东枣庄石油分公司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区司法局介绍了“亲清e码”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和上线使用目的,并与各执法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会后,各单位执法人员运用“亲清e码”小程序实地对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情况、危险化学品重点设备和场所安全生产情况、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安保情况、职业卫生情况以及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等情况开展了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的检查方式和涉企检查小程序的应用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下一步,市中区将充分借助数字科技手段把监督探头延伸到执法现场,通过全要素全过程的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努力构建亲清和谐的优质营商环境。




市中区是如何做到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和推进柔性执法的有机结合的?


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新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承担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着打击侵权假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任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履职尽责,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一方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体现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对行政相对人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免罚,体现执法的“温度”。

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上,区市场监管局每年都要出台《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和风险压力最大”重点民生领域,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制假售假、商业侵权、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民生计量、价格监管等各类经济违法行为,持续推进“铁拳”行动。通过攥成铁拳、办成铁案、打造铁军、铁肩担当、铁腕推进的方式,不断净化、规范市场秩序,守住市场监管安全底线,建立公开透明的法治化市场环境。截至2023年11月1日,办理各类案件250件,其中办理普通程序类行政处罚案件227件,简易程序案件22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

在维护市场营商环境中,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行实施柔性监管和包容审慎执法。对市场主体中不触碰安全底线,除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外,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和一般经营行为,积极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面推行行政告知、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约谈、行政告诫、行政纠错、行政调解、行政回访等柔性措施,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只纠不罚,鼓励和引导违法行为当事人预防并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截至目前,全局免于处罚案件39起,减轻处罚案件55起。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