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2-00885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2年12月2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12月20日
- 标 题:2022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42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142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何涛、何兵、李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中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总要求,统筹开发利用乡村闲置公共资源,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强化政策引领,合理规划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我区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文化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服务等各类项目用地予以指标支持。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搜集融合各镇旅游发展规划,将规划设想融入村庄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中,为重点区域发展、核心项目建设提供土地要素保障,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开展农村闲散地摸底调查,因地制宜编制合理的实施方案,通过盘活利用,科学合理的保障乡村振兴各类需求。例如农村的残次园林地以及未利用地可以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增加占补平衡指标;村庄周边的闲散地,可以申报增减挂钩项目;村庄内部的闲散地,可用于发展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以及村庄文化中心、体育场所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二、建强头雁队伍,打造乡村发展的强力军。一是优人选。打破选人用人的地域限制、路径依赖,推动25名退役军人、39名致富能手和一大批农村优秀人才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二是抓实绩。每年确定村党组织工作目标,强化日常考核,做实述前考核,推行双述双评,完善村干部综合绩效考核办法。三是给予奖励。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与村干部经济待遇直接挂钩,不折不扣兑现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奖”“保持奖”,进一步完善“基本报酬+绩效奖励+集体经济奖励”的村干部报酬体系。四是引人才。将“回村任职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全区“人才新政”,为15名符合条件人员落实购房和生活补贴,吸引63名在外能人回村投资兴业,发展项目44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
三、突出安全责任,筑牢筑实文物安全底线。继续推行文物安全“三级管护”工作模式,加强文物安全巡查,聘任29名看护员,对各级文物进行巡护,今年以来,对全区85处各级文保点开展各级巡护共5000余人次;扎实开展文保单位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今年来,区文旅局对53处文博单位实地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检查,建立隐患台账,限期整改;进一步明确文保单位管理和使用者所承担文物安全的直接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公示牌公告公示工作,镇街换届后,已全部更新;开展石刻文物拓印管理的清查整治工作;邀请专家对辖区四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考察论证,以区政府名义新公布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兴公司旧址10处国保点立碑,对57处区级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测绘;多次与龙山路街道、区消防大队对接,对国际洋行旧址、中兴公司办公楼消防安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利用1个月的时间将隐患全部整改完毕。
四、突出质量把控,扎实开展文保工程修缮工作。邀请专家对去年施工的区级文保单位孟壤故城保护修缮项目进行验收;争取上级文保资金120万,对国保中兴电务处进行修缮保护,该工程已完工,区文旅局组织进行区级四方验评;争取上级资金380万,对国保单位中兴煤矿公司旧址—东西配楼进行修缮;与曲阜安怀堂设计公司签订合同,编制中兴煤矿公司旧址—南大井旧址进行保护修缮方案。
五、突出推介宣传,完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市中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公布市中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名单,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组织和指导11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社区)申报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加强中兴文化推介宣传,起草《关于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加强中兴文化保护传承、宣传推介工作的实施方案》;委托文创公司创作《百年中兴》漫画100幅,拍摄《夜袭洋行》动画片,献礼建党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开展“让文物走进你”暨“文物六进”活动,目前已开展28场;在文旅市中微信公众号,开设“如果文物会说话”专栏,目前已推送2期,被海报新闻、今日头条、幸福微市中等转发推送。
六、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扎实推进“四品三区两带一地”全域旅游布局,丰富旅游业态,在创建A级景区、星级酒店、精品民宿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群众提供风景如画的生活环境。大力抓好永安“山慢城”工作,将南部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北部城区工业文化优势有机结合。牛郎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全国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名单,系枣庄市唯一。薄板泉生态旅游小镇入选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仙坛山温泉小镇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枣庄市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等。
七、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为群众打造更多旅游休闲胜地,积极组织8家景区申报国家A级景区,目前,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屏山景区、永安镇薄板泉生态小镇、西王庄镇谭家河湿地公园已成功评为国家3A景区。孟庄镇下道沟村、西王庄镇西大楼村获评第二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投资300多万元,扎实推进鲁南水城·枣庄老街4A级景区整体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下步,我区将加强对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优惠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市中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