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2-00127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工作推进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2年01月2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1月29日
  • 标  题:“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 效力状态:有效

“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1月27日下午,市中区“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区档案馆第三会议室召开。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会议情况,解读工作报告,并回答了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区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殷昭生介绍到,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成功选举出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市中区出席枣庄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通过了区十三届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

会议期间,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251名区人大代表,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截至1月26日下午5时,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73件。其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方面20件,道路交通方面20件,文教体卫方面13件,工业经济方面6件,科技创新方面5件,营商环境方面3件,乡村振兴方面2件,旅游和服务业发展方面2件,其他方面2件。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组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15件候选惠民实事中票选出2022年市中区十件惠民实事项目(工程)。十件惠民实事项目(工程)分别是: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二、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三、供水水质提标改造工程;四、城市供热管网建设改造工程;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六、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七、城市公园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八、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九、文化惠民工程;十、光明路中学建设工程。

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区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华北介绍到,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选出了一个担当实干的“好班子”,各位主席、秘书长、常委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这其中既有长期工作在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也有投身商海贡献社会的企业精英,既有政治坚定的中共党员,也有携手前行的党外人士。会议期间,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累计提交提案273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22件,委员提案251件,其中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59件,占21.61%。关于城市建设方面的62件,占22.71%。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30件,占10.99%。关于民生福祉方面的48件,占17.58%。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43件,占15.75%。关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31件,占11.36%。这些提案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徐敏介绍到,区长韩耀辉在市中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深入分析找准了当前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新一届政府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了2022年政府重点工作。《报告》紧扣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未来五年“紧紧围绕‘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这一中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设定了“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人均GDP增长33.8%,城市人口达到48.8万人,成为鲁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建设中走在前、当标杆”的五年目标,谋划了“市中要成为全市转型速度最快、发展质效最高的城市之一,要成为全市公共服务最优、民生保障最好的城市之一,要成为全市活力最强、品质最佳的城市之一,要成为全市生态最文明、环境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要成为全市最和谐稳定、安全感最足的城市之一”的发展任务。

枣庄市第四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根据“两会”部署,2022年我区重点项目共安排92个,总投资42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3.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151.9亿元,同时,安排城市基础设施项目5个,总投资17.6亿元;社会民生项目9个,总投资37亿元;乡村振兴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19亿元。

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区委、区政府既定目标,区发改局将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一是全力抓开工。全区92个重点项目第一季度开复工项目预计69个,占比75%,达到历年最高水平。目前,已开工17个,开工率为18.5%,共完成投资1.5亿元。

二是建立重点项目数据库。委托第三方公司建立重点项目数据库,根据92家重点项目,每月预报入库。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项目在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全过程生命周期中,开通绿色通道,贴身服务。

三是对重点难点项目实行提级管理。制定区级领导帮包责任制,加强督导调度,对重点难点项目每周进行实地督促检查,针对问题,即时启动提级管理,上报区委、区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予以解决。

四是积极为企业引才荐才。近期广泛征集重点项目的需求,会同区人社局、人才办等相关单位公开发布相关招聘信息,为企业引进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提高企业和项目运作水平。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坤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区财政局为保障全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有减有增,完善收入管理。首先是与税务部门加强配合,全面落实中央的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其次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动态监管,切实打击偷漏税款、恶意避税等行为,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作用,防止税费流失。做到该减免的收入一定减免,该征收的决不遗漏,真正营造公平、公正的税费征收环境。

(二)有力有为,争取上级政策。不遗余力抓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申请工作,在完善项目相关手续基础上,争取更多债券资金支持我区项目建设。利用好中央、省市的各项政策红利,积极作为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我区各项重点支出项目。

(三)有压有保,优化支出结构。压,就是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保,就是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三保”底线,将有限的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社保、农业等民生项目,为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和谐市中提供稳定的财力支撑。

孙坤祥还介绍到,搭建金融平台是我区“树立平台思维,实施金融赋能”的一项具体工作,是建设品质活力城市的需要。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整体部署,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发挥好财政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全力推进我区金融平台建设。通过金融平台建设,实现金融赋能,将市中区打造成为鲁南地区金融洼地、产业高地、资金富地,从而实现资源的加速聚集,调动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及项目招引,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和闭环机制。

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区工信局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做好以下四件事:

一、全力培育龙头企业。一是深入实施产业链主导企业培育行动。支持泰和水处理、正凯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做强做大企业规模,今年重点培育泰和水处理营业收入率先突破50亿;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盯紧营业收入过亿元的37家企业的经济运行,全方位落实42家“小升规”培育库企业扶持政策,促其尽快升规纳统,加速形成工业企业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今后五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家,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亿元的任务目标。

二、全力做强产业优势。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16条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攻克一批制约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链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重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推进泰和水处理HEDP和涉氯上下游项目建设,深度推进水处理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膨胀正凯新材料企业规模,积极运作正凯年产60万吨涤纶短丝等项目落地;发挥中建材等大企业集团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中建材光芯科技、中建材科创院,全力构建中建材(枣庄)新材料产业园。

三、强力推动园区发展。全面依托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等四个“园外园”和鲁南大健康产业园等四个“区中园”,引项目、育产业、聚集群。盯紧主导产业头部企业精准发力,加快推进26个谋划类项目沟通洽谈落地。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有效机制,重点推进21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正凯数字化智慧纺纱产业园、中建材光子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尽快开工。高标准规划建设“兽药谷”,全力争取设立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区域检测中心。

四、全面推动惠企服务。深入践行“无事不扰、蹲身服务”的理念,精准施策,抓好分类指导,重点关注100家倍增企业发展状况,强化为企服务。用现代先进技术嫁接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支持泰和、正凯、康力、赛诺康等新兴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加快构建具有市中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经济提升突破工程取得扎实、积极、显著的成效

王晓伟还介绍到,区工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人代会的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全力谋划技改项目。区工信局立足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产业链条、企业效能“四个提升”,谋划了总投资98.6亿元的100个技改项目。重点推动正凯新材料智能工厂第三期技改项目、泰和HEDP技改项目和涉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项目、康力医疗年产100万件新型正压式防护服等总投资63.6亿元的35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技改项目建设。

二、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实施制造业高端发展攻坚战略,抓住正凯建设数字化智能产业园项目的机遇,全面推广正凯新材料工业互联网智能技改成功案例,目前正凯新材料先后和君乐宝思克奇食品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山东晟达菲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完成后,将有力推动全区的“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目标的实现。

三、推动技改奖补落地。努力做好技改基金、政策奖补、模式推广三篇文章,树牢有解思维、平台思维、市场思维,扎实推进金融赋能,搭建破解技改资金缺口的融资平台,近期开展“技改贷”试点工作。目前市中区技改基金的运作模式参照市级技改基金运作模式,区工信局承担技改基金的主要职责,在区财政局配合下依托财汇集团完善技改基金管理和运作方式,引领基金在技改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