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1-00758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成文时间:2021年10月2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10月25日
  • 标  题:2021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24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要素资源支持开发区,打造产业集聚新引擎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24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要素资源支持开发区,打造产业集聚新引擎的建议)

2021)字第32                              B

关于市政协十届次会议第15249号委员提案的

       

刘琳琳、孙馥洋、张兵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要素资源支持开发区打造产业集聚新引擎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枣庄经济开发区位于枣薛经济带东端,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加工制造项目为支撑、产学研功能较完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市中区委、区政府把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按照省市要求,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回头看”,查找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推动开发区瘦身体,回归本源,突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主责主业。依托枣庄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中鹏投资、中展招商、中志企业管理服务3个全资子公司,通过企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模式,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化能力有效承接起开发区的开发运营职能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和独立核算机制,加大对开发区支持力度。举全区之力发展建设园区,推进各类要素资源向园区倾斜、重大工程向园区汇聚,将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强区主战场、产业兴区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坚持特色差异发展,统筹产业、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一区(枣庄经济开发区)、四园(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枣庄民营科技园、枣庄纺织工业园、齐村新型建材产业园)产业布局规划提升产业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科学编制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枣庄经济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定位清晰、共生互补、良性循环的“一区四园”发展格局。

二、加大项目清理置换力度,提升土地集约利用。坚持把项目清理置换工作作为园区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低效用地,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全面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来抓,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律途径,下大力气推进项目清理置换工作,加大闲置资产、土地盘活清理力度。结合全区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启动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摸清企业生产经营、土地厂房使用情况,建立企业档案,逐个梳理企业闲置资产产权、占地面积和闲置原因,对长期停产、资产查封、严重资不抵债的项目,理清债权债务和涉诉情况,依法引导进入执行、破产清算、重整程序,重点推进远东农科项目通过破产清算进行处置,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同时加强供地环节企业信息审查,对产能过剩项目一律不予办理供地手续,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大限度提升处置效率和效益。坚持把项目清理置换和“双招双引”有机结合,以项目清理置换带动“双招双引”,以“双招双引”促进项目清理置换,2021年以来,清理置换“僵尸”企业3家,盘活土地200余亩,其中铁枫家具置换为投资10亿元的魔意智能制造项目,健力实业置换为投资20亿元的未来易购产业园项目。

三、突出招大引强,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开展精细化招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深化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总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国兽药协会合作,依托“鲁南大健康产业园”“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等4个“区中园”,招大商、引大资,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产业重大支撑项目,积极争取省、市两级支持,为招引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落地政策,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推介招引,加快推进航空透明件、华飞光电、装配式新材料、清济生物干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设备等项目的洽谈落地,加快主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鑫泰水处理、天一实业等在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或进入“新三板”、主板上市。利用3年时间,培育正凯新材料、国科医工营业收入过10亿元,万邦赛诺康、中海微生物、鲁能力源电器营业收入过5亿元。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专精特新”企业。三是强化要素支撑。根据项目需求,积极推进土地供给、基金注资、设计报规工作,支撑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为企业和银行搭建桥梁,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为企业和银行融资工作出谋划策,共同助力企业发展。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承载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理念,结合重点项目建设需要,通过实施道路建设、主入口建设、景观提升、路面和管线修复等工程,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产业集聚的综合承载能力。借助城市西进战略实施,不断优化提升园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兴华西路、大众西路、管庄路等道路建设,推进长江四路、长江五路等道路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西部区域的热力、电力、供水、雨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统筹产业布局和配套基础,加快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大力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工业地产项目,为有效加快工业厂房建设,先后与山东中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三局、红三叶钢结构有限公司等联合进行用地手续办理、标准厂房建设,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中汇集团投资代建了“鲁南大健康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约20万平方米,促进园区土地集约、项目集聚。

市中区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