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21-00678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成文时间:2021年10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8月26日
- 标 题:2020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7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7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2020)字第21号 (B)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176号委员提案的
答 复
孙馥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监管,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绿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监管。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争取上级资金301万元,用于齐村镇、税郭镇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齐村镇1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同时,因村制宜推广氧化塘、微动力小型生物一体化等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日处理能力达到5000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监管,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工作的通知》(市中环委字〔2020〕9号),要求各有关部门和镇街加强所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和运维管理,建立运维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有效运转;并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对排查出来的污水处理站电源损坏、氧化塘水生植物缺失等问题,及时督促运营维护单位进行整改,定期调度整改情况,确保污水治理设施真正发挥其应有效果,改善农村环境。
二、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绿色农业。一是化肥减量使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在巩固和深化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加大园艺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水肥一体化,在附加值较高、用肥量较大的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上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形成不同果树、蔬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2019年全区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0000亩。二是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强化病虫监测预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绿色防控产品替代化学防治药剂,亩农药使用量减少8%以上。在病虫害发生重点区域,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今年我区组织全区7个植保合作组织,出动无人机49架,飞手92人,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并按照“谁喷洒谁回收”的原则对农药包装物进行100%回收,累计防治面积4万余亩。
三、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先后制定出台了《市中区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市中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市中区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方案》等文件,借助各级财政扶持资金,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建。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加快推广生态养殖生产模式,累计开展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指导服务2000余人次、820余场次,进一步提高了畜禽粪污利用率,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目前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8%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论”深入人心,初步建立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资源化利用格局。
四、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1次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对涉石企业、秸秆禁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洗煤厂、废品收购等领域进行巡查和综合治理。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占比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广泛组织发动村民参与,全面清理整治村内垃圾乱扔、杂草乱堆、杂物乱放、污水乱流问题,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盲区。全区111个行政村全部纳入环卫市场化运作体系,实行“一杆到底”管理。今年以来,全区累计修缮路面3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8.4万吨,增绿、补绿40万余株,美丽乡村建设总数达到70个,创建率达90.9%。
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