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21-00672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成文时间:2021年10月2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8月26日
- 标 题:2020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0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各区(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0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各区(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建议)
(2020)字第14号 (B)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073号委员提案的
答 复
民盟枣庄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各区(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中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幸福新市中,打造“学在市中”品牌,全面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校发展特色化工程,全区教育基本实现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由“有学上”向“上好学”、由升学应试向素质拓展的转变,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一、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以来,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督与问责机制。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加快探索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打造观念超前、师资优良、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城乡均衡、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特色,教育综合指标走在全省县市区前列”的任务目标,努力打造“学在市中”特色品牌。编制了市中区2019-203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至规划期末2030年,市中区小学学位总量达到91698个,初中学位总量达到38004个,高中学位总量达到16200个,总增加学位45930个,规划新建中小学21所,迁建2所,改扩建14所,保留67所,中小学总数达到104所。
二、实施标准化工程建设,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
2015至2017年,我区累计投资10.6亿元,完成了文化路小学东校、建设路小学东校等51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2018年,投资1.37亿元,完成了勤为学校、渴口中学和中兴小学3所学校改扩建工程。2019年,投资6800万元,完成了东湖小学、实验中学、江山实验学校、鑫昌路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工程。今年,我区计划投资4.3亿元,实施人民路小学、东海路小学、中职院校建设以及红旗小学、立新小学、枣庄十六中北校区、实验中学等10余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8600个,消除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为进一步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提高我区教育质量,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推进立新小学与回民小学等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枣庄十五中东校区组建和西校区扩建,江山实验学校高中部建设,并主动与新东方、新学道等教育集团合作对接,争取引进1—2所国内知名品牌学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师资力量
我区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抓手和突破口,抓紧抓好。一是建立定期补充教师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公开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全区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全面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区、乡两级始终把落实教师待遇作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师工资发放保障机制,全区教师工资实现了统一标准、按月足额发放。三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实施师德、师能提高计划,突出抓好班主任、优秀教师、教育干部三支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百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培养的“三百工程”。切实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意识,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四是实施城乡教师帮扶结对工程。近年来,我区共有近两千名教师参与了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的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优质教育总量不断扩大。
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推动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健全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探索完善规范管理、示范管理和模范管理的“三范”管理模式,构建了对学校、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着重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扎实开展“名校带动”、“互学互促双提高”和城乡学校帮扶活动,组织城乡教师开展了为期1—2年的定岗支教,1万多名城乡学生结对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发展差距。三是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等教育,定期组织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特别是以“奉献爱心,传播文明”为主题的“丝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四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会”。
下步,我区将严格按照《枣庄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工作方案》要求,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
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