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1-00641
  •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成文时间:2013年01月1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3年01月17日
  • 标  题: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116日在枣庄市市中区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围绕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市中的奋斗目标,坚持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不动摇,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5亿元,增长2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4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亿元,增长19%

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4.556.239.3产业立区深入实施。建立区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帮扶机制,培植壮大六大新型工业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406亿元。大力实施“1511”工程,66家企业纳入重点扶持,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到253家,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5%加快贵州康金、新春、左鸠戛煤矿建设,基本完成江苏李堂煤矿压煤村庄搬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百项技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6亿元,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总数达到33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帝豪牌商标实现了我区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服务业强区扎实推进。编制完成服务业发展十年总体规划。伦达·鲁南水城即将开城运营,百子庙景区民俗文化园建成开园,仙坛山温泉小镇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鲁南信息产业园投入运营,盛北商贸城、贵诚物流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暨第六届针织文化衫交易会、第三届户外广告技术和产品交易会、第五届二手车博览会等节会活动。全年接待二日游客源地游客4394092家企业完成二三产业分离。服务业投资预计完成8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增长30%;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29家,总数达到227家。农业发展活力日益显现。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万亩,农民土地合作社发展到54家,实现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1180万元。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0个,新建果菜标准化基地4.2万亩,农业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78%税郭西王庄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部关停水泥立窑生产线,淘汰水泥及焦炭落后产能225万吨。狠抓大气、水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关闭露天储煤场103处,全面完成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申请国家投资9000万元的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九龙湾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80个过亿元城市转型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9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3.2%大项目带动成效显著中联水泥骨料生产基地、商混生产线和年产100万吨粉磨站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力拓重工、山推工程机械制造等49个项目超额完成时序进度。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成果丰硕,全年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75个,实际到位外来资金66.7亿元,增长7.8%;利用境外资金2502万美元。预计全区进出口总额完成2.86亿美元,增长12.8%,其中出口2.7亿美元,增长20.6%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胜利。6家市属工业企业依法破产终结、近5000名职工的权益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3.35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初步完成,正在进行城市战略性研究;职工宿舍等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房屋征收并开工建设,总投资3.1亿元的4条道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其中振兴南路、汇泉路已竣工通车;成立山东民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统筹进行资本运作、土地收储、融资和开发建设,工作重点由改革改制为主阶段转入规划建设为主阶段。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建设实现重要突破。总投资48亿元的万泰退城进园、中泰科创孵化园、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等15个新上项目布点建设,总投资5亿元、通车里程20公里的5条道路正在加快推进。中泰精细化工产业园被省商务厅批准为枣庄经济开发区的区外园,总投资概算87亿元的13个产业链项目,已有30万吨离子膜烧碱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ADC发泡剂等2个项目即将竣工,泰和化工产业园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发展瓶颈制约有效破解。调整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刚性建设预留地6000余亩、弹性建设预留地1.2万余亩,新增配套2.5平方公里商务区,增加服务业项目建设预留地3000余亩;累计报批农转用和征收土地6240亩,为城市发展留足了空间充分发挥助保贷金融产品和区企业扶持发展基金、1亿元的担保公司、2000万元的企业还贷周转金等作用,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5.55亿元、还贷周转1.15亿元,缓解企业融资还贷压力,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6家企业进入齐鲁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搭建了新的融资平台。加快实施市中转型英才5213计划双千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引进泰山学者”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86人、高级管理人才105人。进一步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城建管理体制调整和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下划改革有序推进。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持续加大城乡建设投入,启动实施192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7亿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累计投资5.2亿元,完成206国道、东外环、枣台线、光明路等8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22条,包装改造城区道路建筑立面56万平方米。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投资5.7亿元,新增造林面积2.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市南工业区、太平街、三角花园西南片区、后陈湖等6个项目基本完成征收并开工建设,陈庄、杨河、十里泉二期等10个项目回迁安置区正在加快建设。381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主体工程已竣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总投资13.2亿元的西沙河治理工程文化路以南基本完成,以北完成拆迁,正在紧张施工。西昌南路、北马路、解放北路、君山路、石岭路、枣峄线BRT、抱犊崮旅游大道(市中段)、枣临铁路等工程建成通车。市中新区衡山北路、龙头西路、建华西路、龙城路完成铺油。投资1亿元,完成50余万平方米热源置换工程和供热管网改造、4500余户居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3.5万户居民天然气置换。投资2.1亿元,完成明泉输变电、光明站配出工程建设,新改建配电线路62条、居民用电一户一表改造1.72万户,实施29个村村村强网工程,我区被命名为全省居民用电优质服务示范区。26个村、2.1万人喝上了安全水。齐福、安顺、蟠龙河、鲁王桥、东王庄等新型农村社区即将上房。

人民生活同步改善。全区民生财政支出1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分别增长14%15.3%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92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0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390人,我区被确定为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示范县。城乡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全部提高到国家规定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三个全覆盖。统一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1%。设立企业冠名慈善基金112个,总额度达到1.7亿元,居全市之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认真兑现对群众的承诺,总投资17亿元的城市供水辅助工程、农村道路修建、太阳能利用、沼气工程等十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狠抓信访维稳措施落实,一批疑难案件得到较好化解。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追究、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领导干部检查三项制度,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投资5260万元,新建改造校舍面3.28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幼儿园11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基层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图书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市级第四批非遗目录。大力开展以治脏治乱、文化惠民、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文明行动,我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区。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有所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突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3‰。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征兵任务全面完成。人事编制、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对台事务、国税、地税、审计、统计、物价、地震、气象、史志、档案、残疾人、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强化目标管理,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建立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督查调度和挂牌督办制度,实行跟踪问责问效,推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工作有效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58件。认真办好区长公开电话和区长信箱,发挥幸福新市中361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的作用,累计办理群众来信来电5460件。坚持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持了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三区建设,坚持实干不争论,苦干不懈怠,兴夜寐干事业,凝心聚力抓落实,写了转型发展、建设幸福新市中的新篇章。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体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倾注着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方方面面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支持的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广大政法干警和驻区中央、省属企业、市直部门和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区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大项目和大企业集团数量较少,支撑带动作用不强,企业改革改制任务艰巨。城乡建设管理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功能还不够完善,城镇化质量不高。民生建设方面,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就业再就业压力加大,许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发展环境方面,政府服务效能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3年政府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市中区作为枣庄中心城区东部核心区、全市商业中心区、城市转型示范区,在城市转型、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城市管理体制调整、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必将获得上级政策、资金、规划、土地等方面的重点扶持。只要我们抢抓机遇,用心把握,科学谋划,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纵深推进三大战役的部署要求,坚持区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突出培育新优势,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开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新市中。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工作目标为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工作目标为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总投资62亿元、205个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突出产城互动、城乡一体,提高城镇化质量,精心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

高起点规划建设现代城镇体系。委托知名设计院所,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区域规划,提升规划水平,多留精品,少留遗憾。搞好城乡规划布局。修订完成城市控制性详规和税郭镇、齐村镇、孟庄镇、西王庄乡4个乡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小城镇发展详规三个全覆盖。做好城市水系、绿地、交通、管网、商业网点等专业规划编制,高标准完成市中新区、光明路、华山路、齐村五岔路口城市设计和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控制性详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水系生态恢复与保护专项规划、环卫专业规划等编制工作。强化规划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部门在规划执法中的职责,提升规划执行力,切实维护规划的刚性和权威性。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乡镇驻地建设管理和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好供热、供水、供气和医疗卫生、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分别建设一处游园广场、一所中心幼儿园、一座垃圾中转站,同时加快实施乡镇驻地污水管网配套,完成2150个垃圾收集池建设,上半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2014年上半年所有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各乡镇在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结合城镇定位,突出特色发展,加快小城市规划建设。税郭发挥市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的带动作用,以纺织产业园为产业支撑,进一步提高城镇规模档次。按照一条样板路、一个乡镇驻地大社区、一处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中转站四个一的要求,加快推进安崖路、西南村社区、税郭污水处理厂、压缩垃圾转运站建设;西王庄乡以盐化工为产业支撑,积极为中泰精细化工产业园提供三产、生活居住等配套服务;孟庄镇以食品加工为产业支撑,同时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齐村镇以商贸物流业和专业市场为产业支撑,加快建设服务业强镇;永安乡以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做美新型农村社区。稳步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向乡镇驻地集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和吸引力,年底全面完成税郭镇、孟庄镇、西王庄乡3个乡镇、13个村庄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同时,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5个,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6.2亿元,启动33条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合理布局市中新区、老城区、枣庄经济开发区、市南工业区交通网络。投资2.9亿元,实施省道348线改建、税郭营子段道路改造、公铁立交等16项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改造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识、信号灯、路灯、护栏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排水设施和道路桥涵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投资3.4亿元,启动5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的南郊热电厂换热首站建设,加快13.1公里的一级管网、70万平方米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三年内基本实现城区供热全覆盖。投资3081万元,实施市中新区和市南工业区供水管网配套等工程,铺设供水管道22.1公里,改造更新老旧管网5.3公里,完成3000户居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投资3387万元,完善老城区燃气管网,新铺设燃气管线36.6公里,实施市南工业区5.4万立方气柜改造。加强与国有控股、国有大企业合作,加快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供热等公益性企事业单位改革,盘活城市资产,增强公益事业单位发展活力

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按照把握节奏、点线结合、建成精品的总体思路,坚持造城造市相结合,引入城市经济理念,注重商业业态的规划和培育,努力扩大商业面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市南工业区、站北、五七总厂等棚改项目房屋征收和建设,积极推进后陈湖、太平街、三角花园西南片区等16个项目回迁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道南里、青檀小区、牛村、邵庄等4个项目回迁上房。对三角花园东南片区、前陈湖、大官庄等项目,搞好项目测算,制定招商方案,以增量补存量,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力争到2014年全面完成棚改任务,让城市面貌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理念和标准,加快实施抱犊崮旅游大道(市中段)、枣曹线、解放南路、君山西路、仙台路、西昌南路等7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君山路、青檀路2条城区道路及城市出入口建筑立面包装改造。实施城区增绿工程,坚持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建园增绿,对居民小区、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进行绿化补植,新建改造建华、檀光等10处街头游园,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加强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管理,集中治理城区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加大占道书报亭清理力度,让城乡管理更加规范、交通更加便捷、环境更加优美。

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对接,全面完成下划单位人员、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能。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促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和精细化。坚持管理重心下移、责任下移,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协同推进机制、问题发现解决机制、立体评比考核机制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城市管理主体作用,打造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属地管理、责权明确的城管工作新格局。

(二)全力加快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快发展要有大项目,大发展要有好项目的理念,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为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招一个项目就是招一个产业的理,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三百工程(百日竞赛、百日攻坚、百日冲刺)和项目入园竞赛年活动,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重点围绕六大新型工业产业集群,推进定点、定产业、定企业、定产品招商,精心组织赴日韩、香港、深圳、杭州、上海等招商活动。各乡镇、街道和各区直招商组分别向枣庄经济开发区引进1个过亿元项目,今年全区完成招商引资45亿元、利用外资2750万美元。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加大对海之杰、洪海集团、佳程橡胶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壮大出口骨干企业。鼓励新远大、远东农科等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投资建厂。深入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质量体系认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经济外向度。

千方百计抓好过亿元大项目建设。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加强项目策划、筛选、包装,规范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倾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盘子和四新一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科技和海洋产业)计划。今年围绕总投资6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9亿元的100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实行帮包责任制,一个重点项目、一套工作班子,真包实靠,强力推进。总投资6亿元的盐化工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的佳程橡胶再生胶粉生产、总投资2亿元的洪海广告LED生产线等25个大项目,千方百计赶超进度,确保年底投产达效。对总投资16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3.8亿元的太阳能电池背板膜、总投资2亿元的山推树脂砂生产线、总投资1.1亿元的年产1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程材料等38个大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加快建设进度。对总投资49亿元的2×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总投资15亿元的正凯纺纱50万纱锭、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45万吨水处理剂及精细化学品、总投资5亿元的中泰科创孵化园等37个大项目,靠上搞好服务,尽快开工建设。

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充分利用单项选址、增减挂钩、保障性住房、土地置换等条件政策,争取更多用地指标纳入省重点盘子和政策扶持,确保大项目、好项目及时落地。认真做好供地工作,盘活已批土地资源。加大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不被问责限批。继续开展城乡用地和建设秩序整治活动,坚决遏制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等行为,全力争创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1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积极启动民间资本,通过BTBOTTOT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解决资金需求。

(三)全力推动工业转型振兴。强化产业立区理念,按照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原则,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工业振兴计划,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继续完善领导帮扶工作机制,落实规划、政策、指导和保障等帮扶责任,大力推进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盐化工、新型建材六大产业纵向拉长、横向拓宽。新材料产业,依托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年产8万吨CPP高端流延膜、年产3万吨高级聚丙烯木塑复合板等项目建设,推进光伏、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中心建设,打造百亿新材料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发挥力拓重工、天源矿山机械、龙岳机床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数控机床和机械加工基地。食品医药产业,推动冠宇食用菌生产基地、联丰食品迁建、高档医用护理床制造、依诺肝素钠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孟庄民营科技园食品加工产业规模。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万泰退城进园项目建设,重点培植正凯、海之杰、华派等20家骨干企业,带动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税郭纺织服装产业园提档升级。盐化工产业,依托中泰精细化工产业园,加快10万吨三氯氧磷、5万吨糠醇、泰和45万吨水处理剂及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建设,今年底全部投产。新型建材产业,依托总投资10亿元的中联新型建材产业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强化大企业集团建设。加快实施“1511”工程,对列入帮扶的69家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措施,全力打造核心企业。充分发挥中泰集团、中翔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确保今年新春、左鸠戛煤矿投入生产。大力推进百项技改工程,以天源气动矿用液压支柱、天一实业生产线扩建等项目为依托,狠抓技改投入,促进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争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件。鼓励泰和水处理公司等科技型企业上市。强化对市属下划企业的帮扶支持,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制定企业人才引进计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全力加快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建设。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把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作为全区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财源建设的重要基地,继续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总投资5亿元的长江六路、燕山路北段等5条道路今年竣工通车,启动总投资3.2亿元的大众路、东海路、衡山路等9条道路新建和延伸工程,打造十纵十横道路交通网络。按照一心(科创孵化中心)·五园(新材料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新信息产业园、新技术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的功能和产业定位,搞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布局,加快总投资48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远东农科环保包装二期、洪海广告LED生产线等15个新上项目建设步伐。坚持依法征地,严格新入区项目用地报、批、供手续。加大违法用地清理执法力度,加快项目清理整合,健全项目有序退出机制。积极做好项目供地工作,稳妥推进开发区内村庄整合,实现园区配套服务设施要素聚集和优化配置。加快16平方公里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加快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按照改制、棚改、发展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市肉联厂破产,力争上半年完成职工权益清偿任务。加快职工宿舍、十里泉二期棚改回迁安置区建设。推进总投资2.7亿元的青檀南路、清泉路、十里泉路、新规划南北路等5条道路建设,配套完善供排水等各类管线设施,打造二纵三横的交通路网。加强市南工业区发展战略研究,突出产业服务、旅游休闲、市民生活等功能定位,围绕文化创意、十里泉文化公园、公共基础设施、健康产业等项目,做好策划包装和产业招商,努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点,创意集聚、文商繁荣的城市副中心,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和市民生活的新活力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突出抓好环城森林公园、城市绿化、湿地保护、通道绿化、村镇绿化、农田林网、荒山绿化等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资源总量。今年新增造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启动青檀小区、湖西景苑等5个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建设。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把新上项目入口关,严控污染物和能耗增量。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用能监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迎淮核查验收为契机,加强重点企业现场监管和治污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开展中水回用,改造提升惠营和汇泉污水处理厂,扎实推进税郭、孟庄污水处理厂和永安、西王庄、税郭、孟庄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启动郭里集支流、西泇河等治理工程,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枣庄中联、南郊热电等企业脱硫脱硝工程,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和秸秆禁烧。今年二氧化硫、COD、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分别较去年削减3%3%6%2%

(四)全力繁荣发展服务业。坚持服务业强区,依托项目、企业、城区、园区四大载体,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

做活商贸流通。突出三角花园省级商务商贸区这个龙头,以鲁南信息产业园、三角花园西南和东南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为载体,搞好城市综合体、邻里中心、特色商业街等商业业态的规划建设,加快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保持老城持续繁荣。围绕新区服务设施功能配套,以伦达·鲁南水城为龙头,以华山路休闲美食街、西街酒吧等为载体,积极引入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综合商贸中心和餐饮特色街等建设。继续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生活需求。

做强专业市场。突出抓好总投资33亿元的枣庄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的大润发商务商贸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盛北商贸城、总投资20亿元的城区东部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搞好招商运营,加快提档升级,培育一批集散能力强、区域影响大的专业市场群。按照服务业十年发展规划,完成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城区各类低端市场,整合搬迁至城区东部、北部现代专业市场群,力争三年内形成大物流、大商贸、大发展的格局。

做精文化旅游。主动融入全市旅游发展大格局,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依托中兴公司现有遗址遗迹,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加快推进中兴国家地质矿山公园建设,打造百年中兴城市品牌。积极推动仙坛山温泉小镇、永安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争创4A5A级景区,着力提升龟山风景区规模档次,纳入全市环湖、绕山休闲绿道建设规划,提高市中旅游影响力。继续搞好枣庄二日游形象广告投放和宣传推介活动。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星级酒店、购物超市、娱乐休闲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强景区、酒店和导游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旅游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

五)全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更好发展、农民更快富裕、农村更加繁荣。

全面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激励保障政策,鼓励引导各类工商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权抵押范围、规模经营主体、产业发展、三农资本注入向更深层次延伸。今年新增土地合作社20家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万亩,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以上。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化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推进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功能升级,建立完善村级三农服务超市,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技术培训、销售信息零距离服务。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年内完成1000余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400余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8万余宗宅基地使用权的发证工作。全面落实农业四补一保政策,让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围绕建设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培植壮大以肉鸭养殖加工为主的畜禽产业、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的果蔬产业、以休闲采摘体验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重点抓好冠宇农业二期、杨宁高科技农业、龙盛肉鸭熟食加工、杨宁饮料加工、金雨园林花卉等项目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注重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认证绿色农产品品牌14个,果菜标准化基地达到4.5万亩。加快实施永安中低产田改造、周村水库灌区节水配套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加快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以村容整治为重点,抓好垃圾集中处置、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建立村内日常卫生保洁机制,推进四旁绿化,营造洁净有序、绿树成荫、水流清畅的乡村环境。以基础建设为抓手,实施村内道路畅通、农村饮水安全、改厕改圈改厨等惠农工程,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服务。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开展面向农民、面向农村的各类培训,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职业农民,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六)全力加强财源建设。坚持把壮大区级财源作为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重点项目建设、六大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培育、1511工程、枣庄经济开发区(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建设、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服务业发展、棚户区改造等作为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财源,调整优化财源结构。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重点建设领域。依法加强税费征管,突出做好地方税收保障、城镇土地使用税清理等工作,全面挖掘政策增收和资源性收入增长潜力。深化区、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各级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财政监督力度。规范国资监管,搞好资产运营,促进保值增值。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科学安排财政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保稳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七)全力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发展为先、项目为重、环境至上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以环境大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优化服务环境。注重政策出台运用,坚持看长远、算大帐,外商只需投资建设,其他一切由我们来办,把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激励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上,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办快结。继续扩大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优化法制环境。严格规范各类执法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整治。继续完善入企检查备案等制度,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着力解决涉及企业的不规范执法行为。认真清理面向企业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力推行扎口收费,以铁的手腕打非治乱,为企业发展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优化人文环境。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民生幸福放在最高位置,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创业带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把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今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巩固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救济、五保供养等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2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分散居住和集中居住孤儿发放生活费每人每月分别不低于720元、1200元。实施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手术治疗和1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慈心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让弱势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引导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扶贫济困、就业社保、综治平安、便民利民等社区服务功能,创新基层管理机制,努力争创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深化平安市中设,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效防范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健全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集中解决一批重大疑难案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等制度,让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得到及时反映、有效解决。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狠抓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严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范预警和处置能力。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挖掘百年中兴、铁道游击队、齐鲁夹谷会盟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支持洪海广告、一甲动漫、森氏琴业、圣德青铜等文化企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聚集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申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8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学校规划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区、乡镇(街道)两级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标准化提升工程和名校1+1”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打造学在市中品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力备战市第八届运动会和全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狠抓违法生育控制和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网格化、无缝隙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推动外事侨务、对台事务、老龄、物价、史志、法制、邮政、通信、金融、保险、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一是河道治理和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加快西沙河8.8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完成九龙湾人工湿地及龙山公园建设,启动东沙河整治提升、齐村支流治理工程,着力打造城市靓丽的风景线。二是电网建设工程。投资2.47亿元,开工建设110千伏齐东输变电工程,对渴口、孟庄、周村等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建改造21条配电线路,完成17个标准化用电村村村强网工程。三是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投资9860万元,新建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的水厂1处、加压泵站4座,新铺设主管道27公里、支管道96公里,实现城乡供水全覆盖。四是校园标准化提升工程。投资6600万元,规划建设东湖实验学校一期工程,推进逸夫小学教学楼等重点校舍建设和学校体育场馆提升工程,新改建幼儿园7所。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各200套,完成150户农村五保、农村低保、残疾人户等危房改造。六是城区道路修建工程。继续实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整治,巩固提升整治成果,集中解决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脏乱差反弹问题;打通建设南路、人民东路。七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投资780万元,在各乡镇、光明路街道分别建设1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配备保洁队伍,落实日常保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八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投资1200万元,新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个、新增床位700张。九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整合34个政府职能部门、120审批事项进驻,上半年正式启用,建立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绿色通道十是便民早餐及居民厨房工程。培植发展放心快餐连锁店,新建便民快餐示范店”5家。十件惠民实事件件关乎民生,件件代表民意,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严格时限标准,确保落实到位。

努力建设务实、高效、清廉的人民政府

加快推进城市转型,政府工作必须有更大作为;满足群众幸福新期盼,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我们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更加过硬的本领科学理政。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努力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为定式所困,不为艰难所惧,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做好上级政策与市中实际结合的文章,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差异发展考核,进一步调动好、保护好各级科学发展的积极性。

以更加规范的行为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市中建设,加快实施六五普法五五依法治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的意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群众参与、听证公示等制度,保证各项决策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务实执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自觉增强群众观念,铺下身子,扎实苦干,多做打基础、谋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加强效能监察,坚决整治中梗阻庸懒散,真正做到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健全分解落实机制,明确目标要求、完成时限,加强绩效管理、行政问责,保证谋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真正把精力用在破难题、促发展上。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从严治政。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建设、重点项目的监察和审计,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务必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倡树廉洁新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从政,夙夜在公,勤勉尽责,以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一年一个新起点,我们又踏上新的征程;一年一页新篇章,我们正续写新的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作风,咬定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不懈怠,为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新市中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