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21-00316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工作推进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成文时间:2021年06月1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6月14日
- 标 题:市中区食药安全形势新闻发布会举行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食药安全形势新闻发布会举行
6月11日,市中区食药安全形势新闻发布会在区档案馆第三会议室召开。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天峰介绍了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区以促进市场提档升级为目标,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管理水平,全区利民、果品农批市场和龙头、新华农贸市场均通过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验收。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方式从集中开展转变为日常监管常态化,目前全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已经完成629批次。严把“药品质量关”,对全区304家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覆盖检查。同时截止到5月底,共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360余家次,制作发放公示牌200个,张贴警示宣传画200余张。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目标,持续加大食品生产监管力度,对全区25家方便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责任约谈和风险警示,对全区104家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食品生产企业产品验证检验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验证检验的企业数63家,完成率88.73%;已完成验证检验223批次,验证检验合格223批次。全区范围内开展“三标”行动和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两台账”制度,确保出厂食品合格。上半年,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39家方便食品生产企业、13家饮料生产企业和6家八宝粥生产企业开展饮料、方便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餐饮质量安全问题,聚焦群众关注度高的幼儿园食堂、网红餐厅、知名连锁酒店,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加强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餐饮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工作,截至5月底,全区共检查餐饮单位2386家,监督抽检集中消毒餐饮具2批次,自消毒餐饮具51批次。以巩固疫情持续向好为目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整治23次,摸排冷库91家,大型商超6家,各类冷链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313家,对排查发现问题的市场主体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区已完成22轮应检尽检核酸检测工作,共检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038家次、检测从业人员36775人次。依托“山东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完成全区226家商超、11家食品生产企业、857家餐饮单位、1家贮存企业、6家物流企业的信息上传,建立起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督促冷链食品单位规范使用,确保相关企业“应登尽登”,信息“应录尽录”。对全区304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防控措施多频次、大规模、全覆盖检查。组织开展药店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共计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22轮、合计约19800人(次)核酸检测,确保药品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应检尽检。开展了新冠疫苗常态化监管,出动执法人员约816人(次),对市、区两家疾控中心及全区27个疫苗接种点,开展以周为单位的疫苗流通环节的储运及质量监督检查。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稽查执法力度,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合力。
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新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区市场监管局持之以恒地抓好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 、严把“药品质量关”、严把“应急响应关”。在严格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各项监测数据均得到妥善处置,未发生药品安全事故。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304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防控措施多频次、大规模、全覆盖检查;严格落实药店防控“哨点”职能。组织零售药店统计汇总四类药品日销售信息41592人(次),并将发热患者等信息及时通报镇街;组织开展药店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共计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22轮、合计约19800人(次);开展新冠疫苗常态化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对市、区两家疾控中心及全区27个疫苗接种点,出动执法人员约816人(次);加强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重点检查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对5家疫情防控定点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对全区20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随机抽查;组织开展了新冠病毒检测相关试剂的专项检查。对核酸定点检测医疗机构和市、区疾控中心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了相关检测试剂的厂家资质和产品资质以及存储和运输条件,均未发现资质不齐全的产品。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双报到和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围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用心用情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好事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牵头开展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行动;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助推我区经济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关爱、服务残疾人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军人军属等多项实践服务活动。
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闫相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一直是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枣庄市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为支撑,以专业化统配渠道为保障,打造安全、营养、健康的校餐供给环境,保证食材来源可追溯。目前,全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以上达到100%,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100%,食品安全季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下大力气强化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安全监管,完成了校园周边172家食品经营单位风险分级分类评定工作;建立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监管台账,确保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为确保高考期间广大师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高考前期,区市场监管局对枣庄三中、十六中北校考点学校食堂及承担监考老师就餐任务的酒店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高考保障培训,开展食品安全资料审查和现场食品安全检查。高考期间,对2个高考考点及承担监考老师就餐任务的酒店各派驻2名监管人员,全程驻点保障,对各餐次供餐食材、食品加工制作过程、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开展现场检查,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高考期间饮食安全。对于类似农药残留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完善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稳步推进食用农产品流通环节溯源制度。不断强化食品监督抽检和快检力度,积极构建起以区级机构为骨干、镇街机构为辅助、第三方机构为补充、企业为基础、快检广覆盖,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在全区1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集贸市场、大型商超建立食品快检室19个,提升了快速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