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0-00119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6月1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0年06月17日
  • 标  题:2020年度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尊敬的庞东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注和参与,现将提案中的建议答复如下:

市中区辖区内,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6处,市保单位21处,区保单位53,其中红色革命文物6处。近年来,在市文物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文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全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任副组长,公安、规划、国土、文旅、财政等部门及各镇(街)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建立了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解决当前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或工程施工前,必须先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防止破坏文物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我区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了对各镇(街)的目标考核,作为各级各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日常巡查,开展联合执法,保证文物安全。一是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区文化和旅游局与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区文化和旅游局与看护员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二是扎实开展日常巡查,做好文物安全生产工作。所有文保单位进行季度巡查制度。根据属地管理制度,各镇(街)文化站长对辖区内文保单位实施一季度一巡查;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城区内的配备1名看护员,野外文保单位,一处一个看护员。看护员对各自看护的文保单位实施一周两次巡查;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对全区文保单位实施一季度一巡查,每到一个文物保护点,查看现场,查看巡查记录表。每季度回收一次巡查记录表备案存档。三是合理运用枣庄市文物巡查平台。去年下半年,区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市文物局的工作安排部署,与七兵堂安保公司签订合同,购买文物巡查服务,7个工作日内,对所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巡查一遍,并实时将文物巡查照片和发现的问题上传到平台。四是加强联合执法。联合区公安分局成立田野文物安全联防小组,针对田野文物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活动,至今未发现被盗、失窃案件。配合市消防支队、市文物局对我区文保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配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我区文物古玩市场进行摸底检查。

三、积极争取资金、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和遵照修缮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每年我们都制定修缮计划上报市文物局,争取省、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招标有资质的专业团队来编制修缮方案,修缮保护文物。规范化的管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资料。从设计方案到施工修缮到监理到审计,全程参与,全程严要求,全程监督。每个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工程竣工时,邀请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及时指出问题,抓紧落实整改,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保证文物修缮的质量。2015年至今,共修缮省保7处,市保4处。目前,我们正计划申请国家级专项资金,对国保中兴煤矿公司旧址进行修缮保护,修缮计划申请书已提交到市文物局。

四、及时定级升级,成功申报国保。一是2015年,我们按照定级文保单位升级程序逐级申报,中兴文物群中的9处市保捆绑归入到第三批省保-华德中兴煤矿公司,更名为中兴煤矿公司旧址。2处区保升级为市保。二是2019年,省保中兴煤矿公司旧址历经5年筹备,成功申报为第八批国保,打破了市中区国保零的局面。

五、加大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红色资源利用。一是我区有红色革命文保单位铁道游击队旧址、国际洋行旧址、中兴煤矿公司旧址、苏鲁豫皖边区特委联络站旧址、枣庄烈士陵园、安城烈士陵园。2015年至今,我们积极申请省级专项资金,对国际洋行旧址部分建筑、苏鲁豫皖边区特委联络站旧址、中兴煤矿公司旧址部分单体建筑进行了修缮保护。二是今年5月,我们积极配合省文物规划设计院,对革命文保单位进行现场查勘,资料收集整理,为下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革命文物资源打好基础。

六、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文物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注重宣传法律法规。集合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在广场、村(社区)、学校宣传《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二是提升文保人员业务素质。组织文物工作人员参加全省、市文物部门组织的执法能力培训班、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及时调整全区文物看护员。举办全区文物看护员培训班。不断提高文保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