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18-02674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18年12月2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8年12月21日
  • 标  题:2018年度市中区教育局关于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18年度市中区教育局关于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建议)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方案征求你们的意见,办理方案如下:      

1、区教育局一贯重视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于2017年制定下发了《市中区教育局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中教发〔2017〕9号),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出发点,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      

2、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各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不削减、挤占体育课时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严格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并积极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2)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健身兴趣、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为目标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年级间、学段间课程内容和运动项目相互衔接,同类兴趣相对聚集,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探索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同一学段多样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优势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等基础个人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普及性项目,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构建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课程“超市”,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或体育活动项目。      

(3)强化课外锻炼。学校把运动队训练、比赛、社团开展的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校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制定“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定期开展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学生冬季长跑、体育艺术2+1以及校外全民健身运动等群体性活动,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中小学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建议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机制。      

3、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1)开展课余训练。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社团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积极推进与市中区少年儿童竞技体校联合办学,加强体校学生的文化教学,改变过去由区体育局单独管理的纯业余训练形式的竞技体校为由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共同管理,依托普通中小学设立的义务教育阶段新型的教体结合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体育系统的体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进校园带运动队、指导体育社团活动。      

(2)完善竞赛体系。每年以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篮球赛和“区长杯”校园足球比赛为基础,不断拓展游泳、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赛事,积极完善具有地方特色与校园特色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发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校际间体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完善竞赛选拔机制,发现培养优秀的学生运动员输送到高一级学校,或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      

(3)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完善高中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鼓励区内三所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积极提升训练水平,为具有运动天赋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专业渠道。鼓励各中小学建立优势项目运动队,合理梯队坚持长期训练。鼓励学校参加教育、体育等部门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各学校运动员代表我区参加市级以上运动会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学校应适当奖励带训老师和参赛运动员。      

4、加强评价监测,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1)改革体育考试评价办法。完善初中、高中学生体育科目学业成就评价办法,区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好初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将学生体育课程修习、体质监测、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结果等纳入学业成就评价。      

 (2)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测。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制度。实行不定期听课制度,区教育局对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考核。各中小学校每年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按期完成数据上报工作,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区教育局将对学生体质情况进行验证性抽测,并将以上两项监测结果纳入到年底对学校工作考核。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计入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学校总分。      

(3)实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深入推进中小学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各学校上报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情况,重点报告学校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并向社会公开。      

(4)强化考核激励。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分管负责人及中层干部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对不能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政策、不能开齐学校体育课程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5、下一步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体育教师,全区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切实保证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的积极建议,并由衷的希望您为市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市中区教育局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