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0-15539
  •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18年01月1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8年01月18日
  • 标  题:市中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17日在枣庄市市中区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王  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较好完成了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平稳向好。主要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41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亿元,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8.9%财税质量快速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增长4%,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万元GDP财政贡献率均居全市前列;财政支出30.7亿元,增长7.3%,政府债务率下降17.3%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6%,占比居全市第一。泰和水处理公司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在深圳创业板等待上市排名第5位;全区11家企业完成股份改制,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年度股改任务。市场活力充分释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新纳入国家统计口径四上企业65家,总数达到459家。完成个转企”616家,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7.74万户,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25.7%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实体经济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工业百项技改工程完成投资59亿元,增长15%力信能源、洪海光电等6个项目纳入新一轮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盘子。枣庄经济开发区完成3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编制,道路、管网等配套建设全面完成,清理置换僵尸企业19家,盘活土地370余亩;康力医疗与深圳海王集团成功合作,浙江正凯20万纱锭项目签约落地,启迪之星孵化器成为清华启迪在山东布局的第五个孵化基地。中泰、中翔、中安集团现有生产经营逐步稳定,区属国有企业加速振兴发展。59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88亿元,十电上大压小扩建、三维智能包装等26个项目竣工投产,海之杰纺织服装及彩印包装、泰和28万吨水处理剂、山东衫客电子商务等24个项目超进度建设。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3.5%,盛北物流园、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颐源医养服务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品一标分别发展到600家、27个,冠宇食用菌和旺达蔬菜标准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了一批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重点工程。投资18亿元,实施14条重点道路改扩建工程。103省道改线工程进展顺利,枣木高速东延工程有序推进十电运煤专线迁建、新台高速动工建设光明大道中修、206国道大修和胜利东路、胜利西路、崮山路改造全面完成;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兴大道建设工程竣工通车,青檀路公铁立交、青檀南路、青檀北路全线贯通,拉开了北部城区发展大框架,成为我区城市道路标志性风景线。在建棚改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新实施的6个棚改项目全部开工,太平街、十里泉二期、陈庄等棚改项目顺利上房,累计安置居民2500户。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全域整治,完成51个老旧小区和18条背街小巷改造,拆除违建24万平方米,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区复验。新建改造村级公路85.6公里,新增户户通村居111个,全面完成7170户旱厕改造任务,36个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城乡面貌更加整洁规范有序,在两次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区均名列第一。

五场大考赢得主动。坚持社会稳定压倒一切,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攻坚,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两抢一盗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7%,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目标,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四到位两空前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深入实施大快严集中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治理,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集中整治超载超限,排查整治安全隐患8600余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坚守生态环保红线,57件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立查立改,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127家,关停石子加工点69处,拆除城区燃煤锅炉35台。全面落实河长制,取缔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39个、专业户219家,完成汇泉污水处理厂技改、税郭污水处理厂建设,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295.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7个,659人全部实现脱贫。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底线,统筹调度各类资金资本3.4亿元,支持企业防范风险;枣城置业公司进入破产重整执行阶段,平稳化解了债权人矛盾;稳妥推进佳程橡胶公司破产重整,有效遏制了企业担保圈互保风险的蔓延。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全区累计民生支出20.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6.2%,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区妇幼保健院新院等15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84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42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路小学东校、红旗小学西校建成启用,区实验中学顺利交接使用;化解教育大班额新建、改建学校52所,新增学位4.25万个,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人口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市九运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枣庄冰雪运动中心项目落地市中。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0家,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及提高幅度均居全市第一。推进食安市中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区地方粮食储备库主体工程完工。区档案馆开工建设。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对台事务、广播电视、人防、物价、老龄、史志、防震减灾等事业全面发展。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推进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到政府各项工作中。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注重依法科学决策,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区、镇街两级全覆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126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建立项目联审会议、全程代办等制度,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网上办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庸懒散拖专项整治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持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查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行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成绩来自砥砺奋进,发展源于合力攻坚。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倾注着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广大政法干警和中央、省、市属单位,向在我区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传统产业升级亟待突破,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强力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氛围不浓,新上项目整体规模偏小、结构单一,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相对较少;城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环保任务繁重,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压力仍然较大;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担当精神、执行力度有待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区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全力加快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美丽市中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持续推进三大攻坚战,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向提质增效转变、基础设施向城乡融合倾斜、城乡环境向生态宜居提升,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改善、民生保障等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全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市中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保持稳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和9%左右,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引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支点落到项目上,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全力抓招商上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集中资源要素,整合各方力量,开展精准务实招商。依托现有优势骨干企业,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水处理等新兴产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成立专业和产业招商组,广泛对接央企、外企、国内外500强企业,着力在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完善招商机制,强化招商服务,严格招商考核,建立定项目、定计划、定单位、定人员、定奖惩五定责任制,坚持信息首报认定制和招商项目不共享、不分摊,落实招商队伍、经费、考核保障,年内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过亿元项目20个。狠抓项目落地建设,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55个区级重点项目,继续落实领导帮包责任制,盯紧靠上,持续跟进,推动项目按时投产达效。依托山东兄弟、秦工国际等重点企业,加快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巩固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等传统出口优势,扩大新材料、精密仪器等新兴出口份额,保持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百项技改工程,全力加快纺织服装、煤炭、建材、橡胶轮胎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加快中泰、中翔集团外办煤矿改革改制,推动云南小发路、贵州康金等煤矿尽快投产达效,新上非煤产业项目,盘活闲置资产,走上健康运营轨道。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依托杰诺生物酶、三维智能、东大工程机械等骨干企业,加大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支持,促进两化融合,着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等示范企业。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加快泰和水处理深圳创业板上市,鑫泰水处理、公信安全科技新三板挂牌,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加强园区建设。统筹枣庄经济开发区、市南工业区和各镇街特色园区融合发展,推动核心区、城市转型示范园、市南工业区实现多规合一,争取32平方公里控规批复。创新园区人财事权、落地分配等体制机制,赋予园区更充分的管理权限。坚持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长江六路和供热管网、电力线路迁改等工程,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清理置换空壳僵尸企业10家,盘活土地200亩,为项目落地拓展空间。聚焦园区产业定位,抓好项目策划包装,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大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凯纺织产业园、水处理剂循环经济产业园、洪海光电产业园、双创中心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整体实力。

突出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强动力、增活力,深化供给侧、投融资、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剩余14家市属工业企业遗留问题解决,稳妥推进万泰改革改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加强启迪之星孵化器与本地企业、产业的项目对接,加快泰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统筹推进杰诺生物酶生物智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5家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争创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省级名牌4件。充分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和各类创新平台的吸附作用,坚持刚性引进、柔性引进人才相结合,积极引进两院院士、泰山学者以及外省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着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引育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为城服务,靠城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

加快发展城郊型精致农业培植壮大冠宇科技、旺达农业、兄弟食品等龙头企业,支持绿生源果品、孟庄茶乡小镇等精品园区扩大规模、做亮品牌,加强水肥一体化、蔬菜保健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抓好前良樱桃、杜庄水蜜桃、峨山口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精品园区和标准化基地13家。实施乡村旅游+”,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酒店,提升仙坛山温泉小镇、龟山等景区建设运营水平,支持九顶莲花山创建国家3A级景区,规划建设光明绿波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体验型业态,争创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科学编制镇村规划,明确城镇功能定位,抓好税郭镇纺织集群发展,推动省级重点示范镇晋位升级;厚植永安镇生态旅游优势,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实施三年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每年选择50个左右自然村,集中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坚持全域行动、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分类实施,每个镇今年集中打造一个片区,串珠成线、整体连片,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新突破。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推进五化七改工程,积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农村旱厕3381户,做到应改尽改,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高标准改造提升县乡公路25公里、村级公路34公里,村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户户通,争创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区。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镇驻地、村容村貌和路域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实施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现代文明新风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八个精准,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抓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措施落实。探索实施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健康扶贫、孝善养老等政策,让贫困群众得到最需要的实惠。坚持输血造血同步推进,扩大富民农户贷、生产贷规模,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动态调整和督查考核机制,加强扶贫资金资产审计监管,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三、聚焦生态宜居,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整体连片开发,完善功能配套,聚集人气商机,切实把城市建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快老城改造步伐,统筹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三角花园东南片区、涝坡、建材市场等连片棚改,加快市南工业区职工宿舍、沙河子三期等续建项目建设,努力让城市面貌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强化重大交通设施支撑,抓好枣木高速东延、新台高速、十电运煤专线迁建、103省道改线、振兴北路公铁立交、青檀路公铁立交续建等工程建设,夯实城市长远发展基础。打通振兴北路,新建泰山北路、华山南路、谷山路、兴华路等城区道路,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路网。实施37个老旧小区22条背街小巷改造,推进城市雨污分流和易涝点改造,完善供水、燃气、供热、电力等基础设施,启动盛运环保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和承载能力。巩固提升两城同创成果,持续抓好市容市貌、五小行业、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农贸市场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违建筑,防止脏乱差问题反弹。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数字化、精细化长效管理,积极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运行机制。

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整合城区传统业态,推动红星美凯龙项目落地,抓好通汇物流项目建设招商,提升盛北商贸城、联丰建材市场基础设施配套,促进装饰建材、五金机电、小商品、农副产品等行业搬迁聚集,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和仓储物流业,加快城区北部专业市场群建设。扩大贵诚集团物流配送、网点建设规模,抓好1878民国风情街、中央广场、鲁南水城、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招商运营,推动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抢抓省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强万亿级产业机遇,培育壮大科技孵化、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提升金融集聚效应,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充分挖掘百年中兴文化、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资源,加快中兴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中兴公司文物群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打造民族工业和红色文化旅游新地标。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区档案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素质提升活动,继续实施四德工程,深入推进文明家庭、最美市中人评选活动,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砖瓦企业、秸秆禁烧等专项治理,加快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实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推进空气监测站点镇街全覆盖,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强化流域水环境治理。健全完善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和入河排污口治理,规范涉水行业排污行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控养区、适养区布局规划,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河库水质安全。推进齐村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东西沙河生态修复及水体治理工程,加快汇泉、惠营污水处理厂扩建和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保障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加强采矿塌陷地、废弃矿坑治理,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行为。开展农用地和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做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沃土良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好城区、乡村、山体、道路等绿化,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区。

四、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手抓普惠民生的大工程,一手抓便民利民的小事情,让全区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巩固区域性教育强区地位。加快区实验中学、聚艺谷中小学、红旗小学西校区二期、区职业中专建设,实施西王庄镇东王庄小学、税郭镇王堂小学等6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支持江山实验学校等民办教育发展,扩增普惠性幼教资源总量,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稳步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推进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推进健康市中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共体建设,开展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难题。强化枣矿集团枣庄医院与北大医疗战略合作,实施新区现代综合医院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和健康促进示范区。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做好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覆盖面,争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加快枣庄冰雪运动中心和区体校建设,积极备战省运会和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以全民就业创业为重点,建好各类创业载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参保扩面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社会保障新标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让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打造为民服务特色品牌。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全面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推动打非治违常态化,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平安市中建设,加快实施雪亮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行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突出依法处置和事要解决,切实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扎实做好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统筹发展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倾力办好惠民实事。用更多的精力关注民生,用更多的财力保障民生,扎实办好青檀路灯光亮化、游园绿地提升、光明广场二期建设等10件惠民实事,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全程督办、兑现承诺,真正把每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殷切期盼,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提高站位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推进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能力建设,练就过硬本领,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依法行政重规范。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监察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真抓实干提效能。落实区委领导干部帮包责任制要求,实行政府系统一名区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联系帮包一项重点工作、一个重大项目,细化任务指标,层层压实责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干事激情,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对表对标,争创一流;对部署的工作,马上就办,盯紧跟住,一抓到底,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廉洁自律守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政府性债务、国有资产资本、公共资源交易等管理,确保规范运作、风险可控。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全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市中建设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